清明時節靜心養生規律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曆書曰:“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4月5日為廿四節氣的“清明”,從每年4月4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清明傳統習俗 清明時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祭之以禮&rdq... 2012年12月0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老年人過夏天有「六注意」 中醫認為,夏季養生有四宜。養陽、養“長”、養心、養脾。對於老年人來說,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差,更容易患病。因此,老年人要想平安度夏,以下的“六注意”大家要堅持做到。 1.充分休息:老年人必須養成午睡的習慣,以保證每天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 2.避免著涼:夏季老年人避暑時注意對腰腹部進行保暖。 3.清潔皮膚:夏季要保持皮膚清潔,勤換衣物。 4.預防中暑:避免長時間在烈... 2012年12月07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謹防流行性腦膜炎等傳染病 立春過後,冬季結束,春季開始。但從氣象學而論,冬天還沒有過去,氣溫多變,加上人口流動頻繁,一些季節性傳染病,尤其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等呼吸道傳染病開始流行。 濟南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傳染病監督室的專家介紹,流行性腦膜炎是由腦膜炎奈瑟氏菌通過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常在冬春季節引起發病和流行,是國家法定乙類傳染病。這個病的一般表現症狀是: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 2012年12月07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2 ℃ 次 閱讀全文
早秋身體調養,中醫養生不可少 養生 秋季養生 健康 秋天 早秋時節調養一下身體是很有必要的。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消耗大,體內的營養物質相對缺乏,故有體重減輕、倦怠乏力、食慾降低等體虛症狀,因此入秋後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上,可推行“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 標籤:【不可】、【少】、【中醫養生】、【調養】、【身體】 2012年12月07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清明前後養生要做五件事 春分已過去,清明很快就要到來了。清明時節有怎樣的氣候特點,又該如何去養生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清明養生的關鍵點,讓大家能夠根據節氣的變化,適當的安排自己的養生計劃。 A.“發”物不可多吃 立春之後,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 2012年12月0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9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必吃的養生纖體水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已經一步步走近了。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這是一樁樂事,輕裝上陣了。可苦惱的是由於冬天是“儲備”的季節,結果不僅僅能量儲備了,身體也儲備了不少不必要的“累贅”。下面為您介紹幾種春日裡的幾種果子,是養身纖體的極品。 嶺南果王 中醫認為,木瓜性味微酸,歸肝、脾經,可通絡舒筋,治療肢體腫痛,解酒毒、消食化滯。其含木瓜還原糖、齊墩果酸、... 2012年12月06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養生如何預防「捂出來」的病 養生之道網:冬日的寒流,常常讓人縮手縮腳、瑟瑟發抖,很多人就想方設法取暖,除了暖氣、空調、煤爐等“硬件設施”外,被子、棉衣、口罩、圍巾、帽子等“軟件設施”也一齊上陣,如此大的陣容一方面讓寒冷“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往往也會驅寒過頭,反倒熱出病來。 注意“捂出來”的病 鏡頭一:蜷著身子,被子蒙頭,被子上蓋著毛毯、棉衣等物呼呼大睡。 鏡頭二:室... 2012年12月06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清明前後需警惕頸椎間盤突出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剛剛熱起來的天氣,又突然一下子冷下去了。而且適逢小假,不少人借此機會外出踏青遊玩。因此,在這個時節,小編提醒大家外出遊玩要慎防頸椎間盤突出。而頸椎間盤突出患者要多加衣,以免剛剛治好的頸椎間盤突出復發,或者誘發該病。 最近各地普遍氣溫較高,大家紛紛換上了單衣,但突然某天氣溫有驟降,而且降的幅度比較大。在這樣的氣溫變化下,容易出現感冒等疾病。而氣溫下降會... 2012年12月0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7大春季養生妙方 讓女人更健康 春回大地,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到處充滿著欣欣向榮的生機。但是,陽氣漸生的春季陰寒尚未退盡,尤其是早春時分,大部分時間氣溫仍然偏低。而且春天處於寒溫交替之際,氣候變化頻繁無常,或陽光明媚,和風送暖;或陰雨連綿,寒氣襲人。即便一日之中,晝夜溫差也起波瀾,晨晚涼、夜間寒、白晝暖。面對著乍寒乍暖、溫差懸殊的春季氣候,人們應該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葆養陽氣 中醫養生學認為“... 2012年12月05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7 ℃ 次 閱讀全文
夏末秋初話養生大法 隨著季節的轉換,很多人會出現一些身體的不適反應,而適宜的養生措施可增強體質,抵禦疾病。 心理宜清靜 中醫認為入秋之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容易產生悶熱不安和睏倦煩躁。所以,秋季養生要調攝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寧,心平氣和,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從而使人心情愉快。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切忌火爆脾氣,因躁能生熱,要防止心火內生,心靜自然涼。此... 2012年12月0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