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健按摩有哪些手法
養生導讀:都市人在生活工作上都有一定的壓力,一天工作下來,身體消耗大部分能量,也基本沒什麼鍛煉的時間,體質也逐漸減弱。按摩可以有效幫助人們舒緩壓力,減少疲勞,同時達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下面介紹幾種家庭保健按摩的手法。
1、推法
操作者用手指或掌、肘、膝等著於患者需要治療的部位,向前推進,有如將物件向前推動之勢。此法推而行之,可疏通經絡腠理,調和氣血,健脾和胃,祛淤行滯。適用於淤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四肢麻木、脾胃不和、肝陽上亢等症。
(1)拇指推法: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或偏峰著於患者肢體,向一定方向推行,著力均勻,輕重適宜。其餘四指微屈,起固定作用。此法可用於頭面、肩背、胸腹、掌面、四肢等部位。
(2)晃推法:操作者用拇指偏峰著於治療部位,其餘四指散開,以四指及手腕晃動之力,帶動拇指向前運動。此法可用於腹部及任脈循行部位。
(3)掌推法:操作者用掌根著於患者肢體上,緊貼肌膚推行,但要避免用力過猛,推破皮膚。一般施術3~5次。多用於腰背及四肢。在膀胱經和督脈循行部位上推之,可以治療高血壓病。
2、按法
以手指和手掌按在患者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穴位上,並施以一定的壓力,反覆操作。此法具有止痛消腫、疏散氣血的作用,故有“按而散之”之說。
(1)指按法:操作者以拇指、食指、中指的偏峰或指腹在患者穴位上按之,以患者產生酸脹感為度。可用於穴位按摩,主治多種疾患,亦適合於急救時採用。
(2)掌按法:操作者按住患者的局部,手心貼緊肌膚。多用於腰部、肩部、臀部及腹部的穴位,主治肌膚酸痛、麻木、脾胃不健、血絡失調等症。
3、摩法操
用手指或掌根貼於患者軀體的表面,反覆做盤旋動作。摩而和之,可調和氣血,理氣活絡,祛淤消腫,健脾和胃,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頗有良效。
(1)四指摩法:操作者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併攏,貼於患者的軀體上,大拇指不著肌表,四指做環形摩動,要求手腕靈活,輕而不浮。多用於腹部,主治消化不良、胃潰瘍、盆腔炎等疾患。
(2)掌摩法:操作者以手掌按於患者所需治療的部位上,頻頻摩動。要求用力均勻,輕重適宜。多用於背部、腹部及下肢,主治肌肉麻木腫痛、脾胃不和等症。
4、擠法
操作者用兩手在患者四肢上一緊一鬆地向前做擠壓運動。擠有排擠之意,故日“擠而摧之”。這種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排擠樣動作,有疏經活血、引血下行、改善血液循環之功能,多用於四肢,主治肢體麻木酸痛、血絡不和以及高血壓痛。
5、捏法
操作者在患者四肢肌表上反覆交替地捏動。近似於拿法,主要區別在於只捏動不上提。此法可調和氣血,疏經活絡。
(1)捏穴法:操作者捏住患者某一穴位處,以患者產生酸脹感為度。可用於足三里、合谷、曲池、內關、外關等穴。
(2)捏經絡法:操作者以手捏住患者肢體的有關經絡部位,沿其循行方向邊捏邊行。多用於四肢,亦用於鎮痛和急救。
6、搓法
操作者以兩手掌平壓在患者肢體上,自上而下地來回搓動,或在原部位進行搓動。此法多用於上肢和季肋部,具有調和氣血、松肌解痙的功效。
7、揉法
揉有研磨之解,由摩法演變而來。操作者以手或肘有選擇地作用於患者的肌體上,呈圓形樣揉動。此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淤、理氣松肌、消腫止痛等功效。
(1)掌揉法:操作者用掌根或掌面著於患者肢體上,不停地揉動,可吸定或移動進行。要求貼緊肌膚,壓而不重。多用於肩、背、腰、臀、膝等部位。
(2)點穴揉法:操作者用大拇指、中指、食指點於穴位上,緩緩揉動,以患者產生酸脹感為度。可用於體表各處經絡和穴位。
(3)五指散揉法:操作者五指散開,以指面著於患者背部揉動。要求五指力量均勻。多用於腰背部。
8、掐法
用拇指指甲或拇指與食指指甲按刺穴位,稱為掐法。掐法是強刺激手法之一,常用於點壓穴位,為“以指代針”之法,如掐人中等。具有開竅鎮驚、通經鎮痛、發汗退熱的功效,可以治療驚風抽搐、休克等。掐後常繼用拇指揉法,以減緩不適。
(1)使拇指的末節呈屈曲狀,以屈曲指端的指甲在肢體的某部或穴位處用力向內斜下方掐捏。但掐的力量不宜過急過猛,掐的強度以有酸脹為度。掐後應輕輕揉揉局部,以解病感(如掐合谷穴、人中穴等)。
(2)拇指和食指的指甲左右對稱地銜取某一部位,做用力內收動作亦謂之掐法(如掐兩側風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