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並不等於治療貧血 你對補血的誤解有多深 | 養生知識網


 

A-A+

補血並不等於治療貧血 你對補血的誤解有多深

2020年09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經常有些愛美的女人問我:“醫生,你的臉色怎會那麼好,頭髮也那麼黑,是不是擅長吃補血藥啊?能否也給我開些補血養顏的藥,讓我容光煥發一點?”

我微笑道:“一個人的面色是否紅潤,頭髮是否烏黑,一半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另一半來自後天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當然,也和工作性質、鍛煉及精神狀態有關。但這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並不是靠幾劑補血養顏藥就能‘補’出來的。”

國人愛吃補藥由來已久。古人愛美,也愛美人,甚至有愛美人不愛江山之說。而在當時的科學環境下,沒有整形美容術,美人產生的秘訣,除了靠父母遺傳,另外就是靠滋補養顏了。據說,古代著名美女如楊貴妃、武則天、慈禧等人,都是會滋補的代表人物。

儘管我國經歷千百年滄桑,但國人的進補習慣仍始終如一。到了近代,更是發揚光大,諸如“十全大補”“以形補形”“採陰補陽”之類,儼然成了我國的國粹和文化傳統。

現在,進補之風更是愈演愈烈。一段流行話語就很形象地反映出一般民眾對補藥的追捧程度:“孩子補腦,媽媽補血,爸爸補腎,爺爺奶奶補鈣。”

補血並不等於治療貧血

說回補血藥,又叫養血藥,本來是用於治療血虛症的藥物。血虛的症狀主要有:面色萎黃,嘴唇及指甲蒼白,一般伴有頭暈、耳鳴、心悸、健忘、失眠等;女子還有月經不調的症狀

但補血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平時有沒有必要吃一些補血藥(包括中成藥或食療)?

中醫常說的補血,其實跟西醫所講的貧血治療並不是同一概念。

中醫的補血概念可能要寬泛一些,也許更接近普通民眾所說的補血;而西醫的貧血治療,是一個很嚴謹的醫學專業術語,特指針對不同性質的貧血,所採用的因性治療方法。在中醫理論裡,與“貧血”對應的說法,應該是“血虛”。

以前,人們判斷是否需要補血,基本根據表面的症狀。例如,出現面色不好、頭暈目眩、乏力、腿軟,就認為是血虛。

但即便是血虛,需要補血,也並非單純吃補血藥就有效。中醫理論的補血,往往和補氣、補陰、補陽、補腎這些概念聯繫在一起,有時甚至相互包含。一般很少只是單純地補血,而是要麼“益氣養血”,要麼“滋陰補血”,或者“補腎益血”等等。例如,常用的幾個補血方劑——歸脾湯、四物湯、八珍湯等,就是補氣、補陰等的代表藥方。

很多時候不需要補血

面對一位懷疑自己患有貧血症的病人,作為血液專業的醫生,首先會通過病人的症狀,來分析和判斷他是否真的存在貧血,然後再尋找原因,進而採取針對性治療。

如果普通百姓單憑某些症狀,甚至只憑主觀感覺,就認為自己貧血,盲目地服用“補血藥”,這一方面造成資源(包括藥材和金錢)浪費,另一方面,還可能造成不良後果,如一些不良反應,甚至耽誤一些重大疾病的診治。

比如,若是缺鐵性貧血,重要的一點應是補充鐵劑;而其他類型的貧血,則不能亂補鐵。

對於腎性貧血(因腎功能衰竭而引起的貧血),主要是治療腎臟的原發病,而不是單純治貧血;還有腫瘤引起的貧血也一樣,必須以治療腫瘤為主。

另外,有的人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心悸、乏力等所謂的“貧血”症狀,可能是其他疾病如心臟問題、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糖或過度疲勞等引起的,此時也不需要補血。

“補血”之前,應先確定是否貧血

對於一個懷疑貧血的病人,首先應該到血液科就診。醫生會問及病人的各種症狀、既往病史(女性病人可能還會被問到月經、生育等方面的情況),目的就是要弄清引起疾病的真正原因,然後再針對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

一般來說,只有針對病因的治療,才是根本性的治療,也才有可能獲得最後的療效。

以貧血為例。如果你認為自己是貧血,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如面色蒼白或萎黃,上樓梯或活動後,出現頭暈、心悸、氣促等症狀,那先到血液科作相關的檢查。

第一步,確定是否真的有貧血。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但也很簡單——作一個血分析(以前叫血常規),扎手指或抽靜脈血均可。

當確定貧血之後,醫生要分清是良性貧血還是惡性貧血。其中,良性貧血更常見。

如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因女性月經過多(男性則以痔瘡慢性出血多見),或是既往有消化道潰瘍出血或做過胃大部切除術所致。對於這類貧血,只要規範治療,如口服補鐵劑2~3個月,大部分都可以恢復正常。

而如果是巨幼細胞性貧血(因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引起),經過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也可慢慢恢復。

另外,還有一種叫地中海貧血,在廣東等沿海地區比較常見,屬於家族遺傳性疾病,分為輕型、重型和隱匿型。若是輕型,一般不用治療;重型則需要反覆輸血,而中藥治療也有一定療效,但沒法根治。

至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聽名字好像挺嚇人。確實,在良性貧血裡,它屬於較難治癒的疾病之一。不過,隨著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如免疫治療、骨髓移植等的相繼出現,目前治療效果已大大改善,治癒率不斷提高,只不過需要花費的金錢較多而已。

可見,不要盲目補血,更別迷信一些補藥。無論補血還是補陽,抑或補鈣補腦等,濫用,不僅是一種資源浪費,還可能為自己的健康埋下隱患。

鏈接

學學如何診斷貧血

貧血一般指周圍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也叫血色素)濃度和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值。

一般認為,在平原地區,成年男性的血紅蛋白低於120克/升,紅細胞數低於4.5×1012/升及/或紅細胞壓積低於42%,則屬於貧血;成年女性的血紅蛋白濃度低於紅細胞110克/升,紅細胞數低於4.0×1012/升及/或紅細胞壓積低於37%,就可診斷為貧血。其中,又以血紅蛋白濃度的降低最為重要。

嬰幼兒及妊娠期婦女的數據比成年人略微偏低。久居高海拔地區的人,其血紅蛋白正常值較平原地區的人也要高一些。

標籤:【補血】、【並不等於】、【治療】【貧血】、【你對】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