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支氣管哮喘的認識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對支氣管哮喘的認識

2020年02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包括全面的中醫支氣管哮喘機認識,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支氣管哮喘,中醫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標準、分型治療、專方治療、老中醫經驗等,中藥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用藥規律等。     支氣管哮喘(下簡稱哮喘)是一種以發作性胸悶咳嗽,大多呈典型呼吸性困難伴哮鳴音為臨床特徵的常見慢性。本病多在遺傳的基礎上受到體內多種因子激發下發病。但其確切病因,迄今還未完全弄清。目前,現代醫學尚無根治的方法和藥物。
    在中醫學中,本病歸屬於哮喘或哮病。早在《黃帝內經》即有記載,如《素問 ·通評虛實論》云:“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描述了小兒哮鳴的病因與症候。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闡述了喉間哮鳴有聲、不能平臥的發病特點,所制小青龍湯,越婢加半夏湯等,迄今仍為臨床所常用。唐宋時期,無論對本病的臨床症候及方藥治療都有進一步的認識。至金元時期,自《丹溪心法》一書開始,將哮喘獨立成篇,並提出“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觀點,對後世有較大影響。明代戴原禮就本病病因,明確提出宿根之說。清代對哮病的認識有更大進展,在病因上,李用粹將其概括為:內有壅塞只氣,外有非時之感,隔有膠固之痰。在辨證論上,《醫宗金鑒》將其分為寒、熱、虛、實四類。在治療上,不少醫家根據自己臨床實踐,對前人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整理。
    現代中醫治療哮喘的臨床資料,首見於1954年。50年代中後期在發掘繼承古方(主要是含砒方藥)和民間驗方上做了大量工作,並開展了有益的探討。60年代,本病治療進一部引起中醫界的注意,報道病例的樣本數顯著增加,往往多達百例以上。對本病的辨證,特別是舌苔和脈象研究上,有較大進展。應用氣功治療哮喘,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從療效到機理都作了較為客觀的觀察。另外,以體針為主的各種穴位刺激法也被應用於本病的治療。本病治療取得重大進展,是在70年代末期之後,一方面是,從病因病機、辨證分型直至療效評價的認識漸趨一致;另一方面,針對本病症情複雜,容易復發的特點,治療方法則日趨多樣,專方治療和針灸療法,已成為當前防治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時,在治療效果上,已越來越顯示出中醫藥的優勢,據對公開報道的臨床資料統計,其有效率在85%~90%左右。
    中醫防治哮喘的機理研究,始於60年代。當時曾觀察施行氣功治療患者的尿17一酮類固醇含量的變化,認為其療效的產生可能與增加腎上腺皮質的血流有關。80年代以來,廣泛開展了內分泌學、免疫學、血液流變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發現應用補腎法,能調節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的功能,提高受外源性激素抑制的垂體——腎上腺軸的興奮性,由此而獲得哮喘的遠期療效。另外,通過血液流變學測定,發現支氣管哮喘的發病過程和臨床所見的瘀血證表現,與多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異常有關。
    尋求具有普遍意義的根除本病的治法和方藥,仍是中醫藥工作者今後的努力方向。      關於哮喘的病因病機,歷代有主肺、主腎、主瘀、主痰、宿根、七情、飲食等多種觀點。通過現代大量調查觀察,下般認為分內外二因。外因與氣候、飲食、環境有關,其中主要是寒溫失調,本病誘發與季節關係密切;飲食以偏食甜、酸、鹹多見;而環境亦是重要誘發囚素,如煙塵、花粉、油漆等,以香煙味為最。內因與體質、遺傳及情志有關。臨床發現,虛胖、面色光白、肉鬆、手足熱、發育較差或有奶癬症的痰蘊狀態的小兒,易罹患本病。其病機則可歸納如下:
    唾喘病機多責之為痰。痰的產生為內外多種因素作用所致。外感風寒失於表散,凝而成寒痰,或過食甘肥酒漿,內釀痰熱,上干於肺,斂聚成熱痰。長期吸煙,薰灼肺道,或憤怒憂思,氣機郁滯,均能生痰。而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體虛,臟腑功能失調,更可變生痰濁。痰伏於內,膠結不去,而成宿根,一經新邪誘發,引動伏痰,痰郁阻管,氣道失利,痰隨息動,從而導致哮鳴氣喘等症。
    病程遷延,痰濁久留,正氣逐漸虛弱;或因年老體弱,髒精為之衰減,均可導致臟腑功能低下。本病早期或在青少年中多病位在肺,實症為主;至後期或老年,則漸由實轉虛,由肺及腎。
    近年來,尚發現哮喘發病與瘀亦有關,痰飲內伏,多與氣鬱、血瘀互為因果,本病羈留日久,氣鬱痰滯,絡道不暢,血行被阻,可出現瘀痰膠結不解。
    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對支氣管哮喘的分型已漸趨統一。具體分型如下:
    1.發作期
    寒哮 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音,痰白不粘或清稀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滑緊。
    熱哮 氣粗息湧,痰鳴如吼,胸脅脹悶,咳嗆陣作,痰黃稠厚,咯吐不利,汗出,口渴喜飲,不惡寒。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2.緩解期
    肺虛 畏寒自汗,氣短聲低,極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腎虛 平時氣短,動則喘促,腰酸肢軟,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
    在分型上尚有脾虛、肺腎虛、脾腎虛等分法,但據所及文獻,臨床報道頗少,故從略。
    1近期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喘息症狀及肺部哮鳴音消失。
    顯效:喘息症狀及肺部哮鳴音明顯好轉。
    有效:喘息症狀及肺部哮鳴音有好轉。
    無效:喘息症狀及肺部哮鳴音無好轉或加重。
    2遠期療效標準
    臨床治癒:不需任何藥物,保持無症狀一年以上。
    顯效:偶用平喘藥物而緩解喘息。
    無效:症狀無改善。
    (1)發作期
    1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
    處方:射干10克,蜜炙麻黃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乾薑9~15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細辛6~9克,甘草9~15克。
    加減:寒痰粘稠加旋復花9克(包煎),白芥子9克,萊菔子30克,蘇子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或類似上方治療94例,結果臨床控制45例,顯效35例,有效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8.3%。
    常用成方:小青龍湯、三拗湯、射干麻黃湯等。
    2熱哮
    治法:宣肺清熱,滌痰止哮。
    處方:麻黃15克,杏仁15克,石膏50克,甘草15克。
    加減:痰多加川貝、桔梗、陳皮;咳嗽重加前胡、金沸草、白前;喘重加地龍、桑白皮、旋復花(包煎);發熱重加大石膏量,另加黃芩、知母、雙花;喘息緩解期加冬花、紫莞、五味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或類似上方治療261例,臨床控38例,顯效140例,有效72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95.8%。一般而言,熱哮的臨床控制顯效率不如寒哮。
    常用成方:白果定喘湯、猴棗散及越婢加半夏湯等。
    (2)緩解期
    1肺虛
    治法:養陰益氣,補肺止哮。
    處方:太子參9克,麥冬9克,五昧子5克,陳皮5克,蘇子9克,地龍9克,烏梅5克,磁石30克,紫河車6克,補骨脂9克,桃仁9克。
    加減:偏氣虛加黃芪;偏陰虛加生地、沙參、冬蟲夏草;陽虛加附子、肉桂;血瘀加丹參、川芎;痰盛熱瓜蔞仁,兼睥虛加六君子湯。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80例,臨床控制43例,顯效23例,有效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2.5%。
    常用成方:百捨固金湯等。
    2腎虛
    治法:補腎納氣,溫陽平喘。
    處方:熟地、丹皮、澤瀉、補骨脂備10克,茯苓、五味子各12克,山藥20克,出茱萸15克,胡桃肉15克。
    加減:偏腎陽虛加附子、肉桂、蛤蚧;偏腎陰虛加女貞子、石斛;咳嗽痰多加杏仁、蘇子、半夏;食慾不振加神曲、山楂。
    用法:上藥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熱服。
    療效:用上方治療38例,顯效11例,有效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9%。另外,用溫陽片(主要成分為附子、生熟地、仙靈脾、菟絲子、補骨脂等)內服(每次5片,每日3次)共觀察82例,結果臨床控制8例,顯效42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93.9%,對腎虛型有較好的效果,並發現有預防發作的作用。實驗研究也證實溫陽片可調節這類病人內分泌失衡及免疫系統的功能。
    常用成方:金匱腎氣丸、都氣丸、人參蛤蚧散、蛤蚧定喘丸等。
    (1)石英沖劑
    組成:蚤休15克,旋復梗15克,麻黃9克,紫、白石英各3克,皂莢3克,生甘草6克。
    用法:將上藥濃煎成浸膏後和人珍珠層粉3克,製成沖劑,分為4包,每包含生藥20克。每日2~3次,每次1包,開水沖服。哮喘發作時,半夜加服1包。連服2周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哮喘118例(支氣管哮喘43例,喘息性支氣管炎75例),結果臨床控制5例,顯效33例,好轉7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2.4%。
    (2)麻杏店甘茶湯
    組成:蜜炙麻黃3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細辛2克,茶葉6克,生薑3片,大棗4枚,炙甘草4克,桑白皮15克,白果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64例,結果臨床控制6例,顯效33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7.5%。
    (3)龍膽截喘湯 
    組成:地龍20克,膽南星15克,北杏仁15克,瓜蔞10克,枇杷葉12克,桔梗15克,川貝12克,防風15克,甘草8克。
    加減:寒痰加款冬花12克,細辛10克;熱痰加連翹15克,制南星15克;喘重加葶藶子15克,蘇子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96例,其遠期療效如下:臨床治癒28例,顯效38例,有效2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9%。
    (4)治哮靈片  
    組成:地龍5克,麻黃2.5克,蘇子7.5克,射干2克,側柏葉2克,黃芩2克,白蘚皮1克,劉寄奴1克,甘草1克,苦參1克,細辛1克,川貝母2克,殭蠶⒈5克,桔紅1克,冰片0.05克。
    用法:經科學方法,將上藥濃縮製成糖衣片100片,每片0.1克(內含生蘊相當子0。25~4汁,4~6歲每次4~6片,6~12歲每次6~8片,12歲以上8~10片。丑0個月為一療翟°
    療效:共治療523例,臨床控制294例,顯效122例,有效65例,無效42例,總有效率為92.4%。本方主要適用於小兒哮喘。動物實驗證實治哮靈片有明顯的止哮平喘作用,且安全無毒。
    (5)金水六君片
    組成: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熟地10克,當歸5克,胡桃肉20克。
    用法:按上述比例配方,研成細末,加賦型劑壓片,每片含生藥0.3克。服用方法,10歲以內,按年齡每歲每次服1片;10歲以上每次服10片,均每日3次,開水吞服。或研碎用白糖開水沖服。1個月為一療程,連服2個療程。在服藥期間及服藥後半年內禁食雞、鴨、鵝、魚、蝦等。
    療效:共治療138例,其遠期療效,臨床治癒45例,顯效45例,有效88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89.1%。
    (6)失哮散
    組成:干地龍15克,炙水蛭10克,蜈蚣10克,蟾酥150克,炙皂莢15克,麻黃6克。
    加減:偏寒者加五靈脂;偏熱者加重地龍;便秘加生大黃;痰不盛炙皂莢減量。
    用法:諸藥乾燥後研末,裝人膠囊內。體格強壯者每服6克,體弱者每服3克,每日3次,以參須煎湯送服。
    療效:本方主要適用於痰聚血瘀之哮喘患者。共治療49例,臨床控制及顯效41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9%。
    (7)麻黃霧化劑
    組成:分為兩組藥物:1麻黃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蘇子5克,桔紅5克,甘草10克;2麻黃5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黃芩10克,桑白皮15克,雙花20克。
    用法:將上述每組藥物加水煎煮2次,反覆過濾和濃縮,取液 50毫升,裝瓶封口備用。前者用於寒哮,後者用於熱哮。以超聲霧化液進行口腔霧化吸入,每次霧化吸人時間為40分鐘,每日1~2次。
    療效:共治療60例。其中寒哮26例,結果顯效16例,有效8例,無效2例;熱哮34例,顯效18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
    王正公醫案
    曹×,男,13歲。哮喘史8年。近因受寒哮喘發作3天。咳喘氣急,不能平臥,苔薄白,脈浮緊數。風寒外束,痰阻肺絡。先擬辛溫達邪,宣肺祛痰。
    處方:麻黃5克,杏仁9克,生甘草4克,荊芥9克,蘇子9克,桂枝5克,紫菀9克,百部9克,白前9克,殭蠶9克,蟬衣3克。5劑後,哮喘即平,苔白已化。原方去麻黃、蘇子、桂枝,加牛蒡子9克,前胡6克,南沙參9克。連服3周,哮喘未發。復除荊芥,加黨參、當歸以益氣養血,調攝本元,改用丸劑常服,哮喘多年未發。          
    按:王老認為,哮喘的成因多數由於幼年時期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未能及時宣透,或過早服用寒涼潤肺止咳劑,使邪留肺系,肺失清肅,以致咳嗽遷延不愈,日久反覆,肺氣受傷,邪伏於肺,漸成宿根,一遇氣候驟變,或其他因素刺激,極易感受外邪,引動伏痰而誘發哮喘。哮喘發作期的治療要辨別感受外邪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一般以透邪為主,佐以祛痰解痙。急性發作初期,以風寒束肺,肺氣失宣症狀多見,應辛溫宣透,常用三拗湯合止嗽散為基本方。三拗湯中麻黃辛溫宣肺,止嗽散中荊芥解表祛風,是審因求本之治。但需注意青少年患者往往一經宣肺達邪,風寒見證易轉風熱,此時應除麻黃或減其量,而加人牛蒡子、前胡、桑白皮等清肺透邪之品。無論風寒、風熱或痰熱、痰濕,都宜加蟲類藥物如殭蠶、蟬衣,以疏風解痙,化痰散結。此時,在宣透中加一味沙參,以益肺氣不戀邪。至緩解期,治法雖以養血益氣、扶正培本為主,但仍須參用數味宣透之品,以清透余邪。          

標籤:【認識】、【支氣管哮喘】、【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