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保健之道的灸療法
我國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遠古人類知道用火的時候。“灸”字早在《說文》一書中解釋作“灼”,意思是用火灼體,借熱力給人體以溫熱剌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達到透熱、擴熱、傳熱、溫補以防治疾病之目的。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葉為主。艾葉芳香,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正如《名醫別錄》說:“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景岳全書·本草正》指出:“艾葉,能溫通十二經……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因此灸法治療範圍廣泛,尤其對慢性虛弱性疾病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症更為適宜。
施灸健身療疾
灸法的治療作用,可歸納為以下6大方面:
溫通經絡,行氣活血 灸法其性溫熱,能起到溫通活血作用。臨床上可治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四肢活動障礙、關節疼痛以及中風偏癱等。
回陽復脈,溫中散寒 灸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腎俞等穴,對脾虛洩瀉、消化不良、脘腹脹痛,以及命火不足、腎陽虛冷所致的陽痿、遺精、帶症、夜尿頻數等,均有良效。
調和營衛,升陽益氣 溫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臨床上可治衛陽不固、腠理疏鬆,經常用於傷風感冒或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特別是採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里2~3個療程(10天為1療程),可增強體質、密固肌表,預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百會、中脘、足三里等,對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腎下垂、脫肛等,有升陽益氣之功。
培補元陽,預防疾病 秋冬季節常灸氣海、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預防疾病之作用。臨床證實,灸足三里、氣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發經氣運行、疏通經絡之作用,可預防腦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懸鍾穴有降壓作用,如患高血壓的中老年人,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兩穴,能預防中風的發生;隔姜灸神闕穴(肚臍)15~20天,可使脾胃增運、六腑通暢,週身之氣得以暢行,從而達到益壽保健之目的。又據報道,用艾灸足三里等穴,可治放療後白細胞減少。灸後白細胞會迅速上升,使患者改善虛弱症狀,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達到扶補正氣之目的。
補脾祛濕,療痺止痛 灸法有溫經氣、散寒邪、除濕氣、止疼痛的作用。對凡感受風寒濕邪、痺阻經脈的痺證,以及年高體弱、氣血虛虧、寒濕凝重的腰痛和脘腹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灸法,性溫熱,能散寒凝,如癰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己熟者令其速潰。對年高體弱、氣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灸法還有使白細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強以及炎症滲出減少的作用。
總之,灸法既可補陽又可調陰,有暢通經絡、溫散寒濕等作用。特別對中老年人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溫補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應用了保健灸法後感到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據臨床報道,現代已將灸法廣泛用於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ED(勃起功能障礙)、陽虛便秘、痛經、盆腔炎、面癱、頸椎病、偏頭痛、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中風(主要是對缺血性中風)等神經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等數十種常見疾病的治療。
方法因人而異
施灸時,要將艾葉炮製成艾絨,根據需要做成艾條(或到醫藥公司購買現成艾條)、艾炷(圓錐形)等使用。
一、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
1.直接灸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灼成膿,愈後留瘢痕者稱瘢痕灸。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疬等慢性病,而一般虛寒性疾病均採用無瘢痕灸。
2.間接灸是將艾炷下面放上生薑、大蒜等藥物,使其發揮協同作用。其中隔姜灸主要適用於胃寒嘔吐、內寒腹痛、虛寒洩瀉、風寒濕痺,並可預防腦血栓和中風等;隔蒜灸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力,治療吐瀉並作、中風脫症等虛寒性疾病。另外常用的還有隔附子餅灸,多用於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洩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二、艾條灸對一般應施用灸法的疾病均可採用。
避免不良反應
1.施灸時,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絨脫落,燒損皮膚或衣物。
2.凡實證、熱證和陰虛陽旺、陰虛發熱之人一般不用灸法。正如《傷寒論》中指出:“微數之脈,慎不可灸。”“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說明灸法用之不當也可產生不良後果。
3.顏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法。
4.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施灸後,若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屬於正常現象,無需處理。若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較大,可用消毒後的毫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後再塗以紫藥水,並以紗布包敷,預防感染即可。若出現感染,應及時找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