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層次論
傳統武術界有很多種功夫層次的劃分方法,諸如郭雲深的三層練法、三層道理等。我經過自己多年的行走江湖、拜師訪友,又經過長期的實戰和教學實踐,印證和總結了從練法和從用法劃分功夫層次的方法,現公佈與大家商榷:
從練法上分剛、柔、無三種層次,每個層次又分多個階段,且不同階段鍛煉不同方面的功夫。
剛中包含:慢、快、通、透、穿、堅、悍、彈、重、整、寸、驚、冷等13個階段,總的體現武術的冷、彈、快、脆、硬的特點。方向是舒展、大方、大開大合、迅猛沉實。
柔中包含:松、慢、快、輕、順、隨、合、矛盾、協調、動靜、虛實等11個階段,主要體現武術的縮、小、軟、綿、巧的特點。方向是外形緊湊、圓潤、虛靈、剛柔並劑。
無中的境界應該是:形如跳舞、意如花癡、快慢隨他、輕如鴻毛、重如泰山、似行雲流水。
剛亦是明,給人的感覺是強大、堅硬,在這個層次裡每個階段也要求練出不一樣的功夫。諸如:慢、的層次是對於初學者,要求功、架規範、標準對沒一個細微動作慢中求正、求准、求到位,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則事倍功半。
快、是要求在熟練的前提下,以慢的標準打出較快的拳法。就如同開車要快的、慢的都能運用自如,才會在急用時不至於手忙腳亂。
通、是在氣血通暢的基礎上,要求各個關節在方向、路線上要活動自如,絲毫沒有牽扯游移之處。比如說:樁,就是達到腳下一蹬,力達梢節或著力點,中間似乎是沒有肌肉、骨骼相連,猶如腳和力點就是一根棍子的兩頭。
透、是要求在通的基礎上加上意識引導,把所發出的力打到被擊打物的中心或有穿透的意思,概括的說通是力達梢節、透是放長擊遠力量出體。
穿、要求有兩層意思:一是是指動作連貫協調,貫穿一氣。二是穿越、衝破。例如在發放勁中要學會搶位,只有當你佔據對方位置時,對方就會被放出,而你要有從對方身體穿過的意思。
堅、是要求對身體個部位加強抗擊打、硬度的訓練。既要渾身堅如鐵,又要如棉似絮。
悍、是說勇猛、凶狠的大無畏精神。要有動如猛虎下山氣勢。
彈、是要求所發之力猶如用彈簧射出一樣,到極至時又自動縮回原樣。
重、是要求意、氣、力的松、沉、實。
整、是要求全身各關節在靜止時產生不同形狀的支架力,渾身似被水泥澆鑄一般,且肌肉鬆弛。
寸、是指由長到短的發力過程,主要是說發力的路線、角度、發力的起點和終點的長度較小、短等。如崩拳(直拳)的寸勁,手在達到目的地前速度快與慢、路程有多長,都是沒有力的凝聚,力在到達目標寸於時突然全力衝刺、集中爆發全身之力,當然寸是形容極短。
驚、是指由開始的受到突然來的刺激而精神肌肉緊張,演變為受驚後的肌肉精神放鬆且進行有規則、步驟的快速本能反應。例如:人見一隻狗在不遠處看著你,你突然蹲身似撿物狀,狗就會受驚狂奔,再如有人在你做別的事時用煙頭燙著你了,你的本能反映就是驚。
冷、也有兩層意思:一是遇敵冷靜、沉著、智慧;二是無情,有出手不讓步,舉手不留情之意。
柔亦為暗,多因暗藏、隱蔽為特點。意、在整個柔勁的訓練過程中用意成為主線貫穿全過程,加重了意識引導形、氣、力的變化;不像剛的部分以氣、力為主線。
松、是指在意識的引導下全身近乎軟如癱瘓的狀態中,找到形和意從一絲不掛到一塵不落及至無我無他的境界。例如起勢的無極勢就是從自然站立,各關節、肌肉節節放鬆,全身似乎都放在腳面上:進一步要感覺到除頭頂天、腳踏地外,四肢百骸皆似有似無:再進一步會覺得自身全部已經化做微塵一樣與大氣融於一體,只有魂而無魄了。
慢、是說意識形體從剛中的極動、大動到柔中微動、不動的過程,從外形看似太極,慢若抽絲。力求從中找到自身在剛中身法、步法、勁力、步法等的不足,通過慢慢融合研磨得以進步。
輕、是說要做到形體、動作輕鬆、靈巧、敏捷,脫去沉、實的重感。拳譜云:輕似狸貓,快似猿猴既是此意。
隨、是順從、跟著的意思,在輕的基礎上求隨勁;以傳統文化的包容、含蓄、逆來順受為思想,既不與之頂撞。
順、是在穿和隨的基礎上,使肢體最大程度的擰轉使順腰、順跨等各關節的方向性更強。如八卦掌的穿掌,就是要求全身一致,穿哪只手則哪只手及半身全力以赴,盡力而入。拳譜講:順尤求順。這是身法、步法的又一個側重層次。
快、是說在上面的功課完成的前提下,完全在筋骨的配合中快速運動、減少肌肉的運動。這樣出來的勁體現綿裡藏針,快如閃電。
矛盾、是說要注意由剛到柔兩部分內容的轉化和銜接,但又不能明顯分離;它們之間最合適的吻合既是中和之道。例如:剛以進為主,柔以退為先,這個矛盾就要掌握火候,運用自如才叫好。
協調、是指小關節要遵從大關節;大關節要遵從整體;整體要遵從意識:也就是四肢百骸似千軍萬馬與司令部的關係。但是各部位又有各自的功能發揮,既有獨立又有協作才是協調。
動靜、是指在剛中體現外動內靜,在柔中體現外靜內動。也就是說練習剛的層次時外形生龍活虎呼呼掛風,內五行及心氣要盡量放鬆、舒暢、安靜。在練習柔的層次時外形變緩,內氣、內意卻是運動極快、波濤洶湧、連綿不斷。
虛實、是重心、外形、意識、表裡、的轉換。
動靜、虛實、矛盾只是一種概述,真正操作要從一點一滴中找,不是隻言片語就解釋的清的,在練習中注意從意、氣、力、身法、步法等各方位完善,順應從粗枝大葉到細緻入微再到無動靜、無虛實、無矛盾的過程。
從用法的角度講則分為:基礎訓練、無規則亂打、拆招、無招四種境界。
基礎訓練諸如: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腿法、肘膝法、發力(定步、活步)等,這就是實戰中最根本最實用的七個要素。他們的完美、有效的組合就是一個成功的積澱,傳統武術講閃、展、騰、挪及兵法講的以弱勝強、以小勝大還還有佛法、道法哲學所講的大道至簡等能幫助大家。就是以功力見長的形意、炮錘等也講拳若不勝要打偏身之法。人是活動的、有智慧的,不可能一招制敵,現在的傳統武術都在想法體現自己的特點卻丟失了最寶貴的共性的東西。這個訓練過程主要訓練距離感、時間差、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無規則的亂打則分先學挨打、後學打人兩部分:
先學挨打是在學會展轉騰挪的基礎上,讓對方無規則的進攻,我則有步驟、技巧的躲閃,要體會被打的感覺、被打中的原因、培養平靜的心態等。能看清打來的拳或腳的路線、方向、方位,怎樣防護、躲閃反應更快、輕、靈、冷、心不慌、思路敏捷、協調性強等。
後學打人是在學會挨打的同時能找準時間差還擊;在閃轉間看到拳空子(漏洞)能找到進攻或返攻的機會;還要學會不同的方向、動作、路線、部位主動擊打別人。研磨進打、退打、閃打、等打法。
拆招分拆解和分化兩部分:
第一部分拆解是說套路動作中的有形動作的具體應用。把每個招式在實戰時的步子、身法、力點、時間差、距離感、側重點等弄清、靈活運用,這個期間還能看出門派或拳法、招法的痕跡。
第二部分就是把有形的招法變的更小、緊湊、自然、有自身特點、甚至融入自己的理解;讓人看來像甲又像乙;既哪個也像又什麼也不像。
拆招部分在實用中有分兩層:一是靜中動、動中慣性力打人;二是動中靜、靜中力打人。一是講在不動或慢動時突然快速反應身法、步法等,且打人的力是運動慣性力,也是大掄大劈階段。二是講通過長期的實戰積累、提煉後能做到快速反應(身法、步法運動變換)動作中隨意而發出驚、抖、寸、整等力者可說是高手了,但一定記住前提是快速運動中。
無招應該是無招、無式、無形、無動靜、虛實、開合、大小、鬆緊、方圓,一動而皆准、隨手就是、信手拈來的境界。
當然所有功夫都是內外兼修;外是作用、內為本體,互為呼應;也可根據需要側重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