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泡腳養生方 讓你精氣旺盛 養生之道網導讀:都說腳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小小的一雙腳彙集非常多的穴位,腳也便成為人的精氣之源頭。那麼春季養生,如何泡腳呢?泡腳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那麼什麼時間泡腳好呢? 泡腳的方法 中醫泡腳養生方 讓你精氣旺盛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中醫認為:“鼻為苗竅之根,耳為神機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腳為精氣之根。”鼻、耳、乳是人體三個方面的根... 2018年11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板藍根不可長期服用 現代研究表明,板藍根確實具有體外廣譜抗菌作用,能抗病毒,同時又具有消炎、止痛、退熱等作用,適當服用可防病治病。而板藍根沖劑是用中藥板藍根研細加工提煉而製成的粉狀沖劑,清熱解毒,可治療病毒性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炎、肝炎、丹毒等疾病。 1、板藍根的適合症 由於板藍根性味苦寒,較適於體內熱邪導致的風熱感冒,對風寒等其他類型感冒則不一定適合。人在健康狀態下... 2018年11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游泳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養生導讀:毫無疑問,炎熱的夏季是游泳的最佳季節,很多朋友們在夏季都會選擇游泳來降暑以及自我娛樂。但是游泳即有好處也有壞處,所以游泳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小編就為您來講解游泳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游泳的好處 1、有利於身體健康,主要是心肺功能的提高,也就是耐力和肺活量的提高,當然直接結果是個人身體素質的提高。經常進行遊泳鍛煉能有效地增強體質,因而游泳也是防病治病的手段。游泳... 2018年11月03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77 ℃ 次 閱讀全文
氣功減肥的中醫原理 氣功減肥古人早已有認識,而且在今日,氣功鍛煉除了防病治病,強健體質外,確實亦有減肥作用。那麼氣功是通過怎樣的機理來減肥的呢? 氣功是通過練功者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發揮人體潛力,通過調身(姿勢)、調心(意念)、調息(呼吸)的功夫,鍛煉人的精、氣、神,調整身體的生理功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它在鍛煉方法上要求“動靜結合”,強調在鍛... 2018年10月20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
拔火罐最多15分鐘 針灸專家稱,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膠罐和真空罐。竹罐因為需要用中藥液來煮,比較複雜,使用較少。玻璃罐臨床用的較多,能及時觀察到皮膚的情況。橡膠罐用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關節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選擇真空罐比較合適。 醫院拔火罐一般用鑷子... 2018年10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牛蒡的吃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牛蒡的吃法,牛蒡是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型蔬菜,藥食兩用。那麼牛蒡要怎麼吃才效果好呢?下面推薦幾種牛蒡的吃法,一起來看看吧。 牛蒡的吃法五花八門,只要料理得當,一樣是美味可口的,直接炒食,或是更複雜的加工製作,都能表現出牛蒡不同的特殊風味。尤其在這些家常菜中,加入牛蒡,既方便又營養。 牛蒡的吃法 1、素炒牛蒡 材料:牛蒡(削薄絲)2條、白芝麻1大匙、醬油3大匙、糖二分之... 2018年10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復感」 中醫強體質 小兒復感即小兒呼吸道感染反覆發作,臨床表現為反覆發熱、咳嗽氣喘、鼻塞、流涕、咽痛等。不少患兒1~2個月發病一次,有的甚至1月發病數次。據資料統計,兒科門診中呼吸道感染患兒占80%,其中有20%~30%是復感兒。復感兒反覆患病反覆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等,造成患兒免疫功能更加下降,患病機會反而越來越多,少數患兒還可合併病毒性心肌炎、腎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反覆呼吸道感染嚴重威脅著小兒的身心健康,給... 2018年09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按摩與氣功健腦護腦 按摩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用手在人體的部位或穴位上進行推拿、按摩和揉搓,藉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功能,調整陰陽平衡,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以下的按摩方法可以養腦、護腦、健腦。 1.雙手五指自然分開,似作梳頭動作,沿著前髮際向後梳至後頸髮際。 2.手指先按順時針的方向,再按逆時針的方向,按摩頭部的百會、太陽、風池等穴位。 3.以同樣方法,分別按摩手心的勞宮穴和足心的湧泉... 2018年08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拔罐常用的九大穴位 養生導讀: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一、合谷穴。 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合谷有清洩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於... 2018年08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8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從何而來 針灸療法最早見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而針灸的出現,則更早。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 2018年08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