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養生 | 養生知識網

 



春季那些食物保護咽喉

 春季那些食物保護咽喉
春季北方的氣候乾燥又多風,呼吸道防禦抵抗病菌能力下降,容易患咽喉炎。中醫講,“咽需液養,喉賴津濡”,意思是咽喉需要津液的濡養,如果津液虧虛或者運行失常,不能到達咽喉,則使咽喉乾燥而產生一系列咽喉疾病。 在食物方面,具有生津降火之類作用的食物比較適宜用作嗓音保健,下面介紹幾種食療方法。 枸杞粥 材料:枸杞子15克,糯米150克。 方法:糯米、枸杞子分別洗淨,加水放...



處暑氣節:最適合做哪些運功

 處暑氣節:最適合做哪些運功
 強健的體魄,良好的體質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先天發育、飲食結構、醫療保健、生活環境、體育鍛煉等。從某些角度來講,健身鍛煉可以彌補先天不足。而運動保健也是取得健康最為簡便易行、最為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煉”。處暑過後早晚氣溫低,白天氣溫高。特別是經過幾場秋雨,氣溫有所下降,在經歷了炎夏的酷暑和濕悶後,人們倍感秋季的涼爽和舒適。宜人的...



夏天炎熱時游泳的禁忌

 夏天炎熱時游泳的禁忌
吃飯前後忌游泳:空腹游泳不僅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也容易在游泳中發生頭暈乏力等意外情。飽腹游泳亦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現象。 劇烈運動後忌游泳:劇烈運動後馬上游泳,會因血管突然收縮加重心臟負擔。體溫的急劇下降會導致抵抗力減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月經期忌游泳:月經期游泳,病菌易進入子宮、輸卵管等處引起感染。 長時間曝曬後忌游泳:過長時間曝曬會引起急性皮...



巧食秋蓮藕最補人

 巧食秋蓮藕最補人
民諺曰:“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季是蓮藕豐收時節。藕味甘,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和B1,以及鈣、磷、鐵等無機鹽,藕肉易於消化,適宜老少滋補。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涼血止血散瘀之功;熟藕性溫,有補心生血、滋養強壯及健脾胃之效。藕段間的藕節因含有2%左右的鞣質和天門冬酰胺,其止血收斂作用強於鮮藕,還能解蟹毒。蓮藕的花、葉、梗、須、蓬及蓮子、蓮子心各有功效均可入藥治...



處暑氣節:祛暑防燥更重要

 處暑氣節:祛暑防燥更重要
 處暑(公歷8月23日,農曆六月三十)已過,日夜溫差將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養生專家指出,處暑時節後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現為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結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免發展為疾病。但同時專家也提醒,處暑後本市天氣依然悶熱,防暑祛濕仍然很重要。 秋燥易傷津虧陰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於&l...



春季免疫疾病的瞭解與預防

 春季免疫疾病的瞭解與預防
春天到了,許多人開始在清晨打噴嚏、流鼻涕不止,皮膚常常出現瘙癢等症狀。專家表示,春天容易高發免疫類疾病,主要因免疫力下降引起,除比較普遍的過敏性鼻炎、哮喘、皮炎、咽喉炎外,牛皮癬、紅斑狼瘡、硬皮病等難治的免疫病也易在此季節發作或復發。 免疫力下降導致過敏 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蔡德亨醫師介紹,春天在中醫上屬“風邪”,是各種免疫類疾病的高發季節,如頻繁打噴嚏、流鼻涕...



立秋以後調理 有八忌

 立秋以後調理 有八忌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八忌:   一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



處暑品冬瓜 消暑也美容

 處暑品冬瓜 消暑也美容
 優質食活 23日乃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正處於北方所說的“秋老虎”時期,此時正處夏秋相交之時,天氣非常炎熱,下雨也只能緩解一時的燥熱。因此,這期廣東省中醫院藥師佘自強為大家推薦兩款用冬瓜煲的靚湯。 冬瓜味甘而性寒,中醫認為它有祛暑氣、消暑濕、養胃益、行水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及消炎之功效。熱痢口渴者可煮冬瓜食之。冬瓜黃酒加白蜜熬膏,常拍臉部可除黑斑。而現代營養學...



夏天人體需要補充什麼營養

 夏天人體需要補充什麼營養
人們一般都認為,冬天氣候寒冷,人體需要較多的熱量來保護。但根據有關的研究實驗證明,一個人在冬季所需要的熱量遠沒有夏天多。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零上40度和零下40度的環境中,人體在一晝夜所耗費的熱量,熱天比冷天要多出1675焦耳。因此,人在夏天要比在冬天更需要多進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彌補體能的消耗。  首先,夏天應及進補水鹽。由於大量出汗,不僅使人體內水份不斷喪失,而且身體...



冬吃海帶能御寒

 冬吃海帶能御寒
眾所周知,海帶的營養十分豐富,含有碘、鐵、鈣、甘露醇、胡蘿蔔素等人體所需要的成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寒冷的冬天,海帶還有御寒的作用。 楊教授說,從中醫角度來說,海水性屬陰冷寒涼,生長於此的海帶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海帶性味鹹,長期食用還有溫補腎氣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帶,可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 另外,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