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吃點扁豆健脾助消化 現在是扁豆上市時節。扁豆其嫩莢是蔬菜,種子可入藥。扁豆氣味清香、健脾助消化,最適合立秋後吃。 從中醫說來,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叫“長夏”。長夏的特點是雨水較多,暑熱夾濕、脾胃受困,人常常覺得食慾不振、胸悶腹脹、睏倦乏力。長夏時喝扁豆粥,有祛濕、健脾、助消化、增食慾的作用。 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它屬於藥食同源的蔬菜。而且... 2013年05月0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6 ℃ 次 閱讀全文
秋防「氣象過敏症」 秋天,秋風陣陣,地氣蕭殺,有時高溫悶熱,有時又秋雨連綿,陰霾悶濕。在如此劇烈變化的環境中,身體偶有不適,就易患上“秋季氣象過敏症”,表現為:睏倦乏力,納差腹脹,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頭暈目眩,心悸多汗,易激動、多焦慮,並伴有舊傷痛發作等等。 現代醫學已證實,單種致病因素難以使人致病,必須配合氣候因素,即氣候是引發疾病和導致疾病症狀加重的決定因素。而氣候主要取決於氣溫... 2013年05月0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3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越冷越吃涼,祛火! 冬天,一說到吃,人們總會想起熱乎乎的火鍋、營養大補的熱湯、八寶熱茶,甚至可樂都要煮沸了加上薑片來飲用,這麼多熱食足以讓我們的身體倍感溫暖。但是你知道嗎?在寒冷的冬日裡,適當吃些“冰涼”的食物會祛火。 冬季飲食·誤區 ??冬季只吃熱食才健康?錯! 在冬季裡,人們出門都要裡三層外三層地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的以御寒,而到了室內,暖氣、空調暖風齊招呼,讓自己感覺像在春天一樣... 2013年05月05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幾方面的提醒 春季從立春開始,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共6個節氣,止於立夏前一天,春季陽氣生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腦等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而且冠心病、膽結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復發。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的養生保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乍暖還寒慎減裝 早春之時,寒溫交替... 2013年05月05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過後易患濕疹等皮膚病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為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這是因為“立秋”時三伏天還沒到盡頭,暑氣尚未消失。所以,立秋之初,天氣仍很悶熱,人們養生的重點仍是防暑祛濕。 立秋過後易發濕疹等皮膚病 濕疹為常見皮膚病。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古人稱之為“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奶癬”等,其症狀均為濕疹表現。 中醫認為該病主要... 2013年05月0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1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腰椎病高發 4類人群應警惕 四類易發腰椎病人群 1.久坐一族 久坐族如白領、設計、編輯、會計、電腦操作員、教師等,是腰頸椎病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由於此部分人員長期保持固定姿勢,又缺乏活動鍛煉,長期的熬夜、甚至生活規律混亂,故此導致肌肉無力,如果再加上夏天冷熱交替過於頻繁,極易加速椎體的退行性病變。 2.司機一族 開車帶給我們的是便利,但長期久坐,加上開車對自身的顛簸,已使頸腰椎疾病纏上開車族,有一些司機經常把... 2013年05月04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秋凍不能「盲凍」 入秋後,由於傳統“春捂秋凍”的說法,許多人並不太重視保暖,一些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就很容易在此時患上呼吸道疾病。專家建議,入秋時不宜盲目“秋凍”,應該對秋季呼吸道疾病給予充分的重視。 入秋後由於氣溫下降較快,遇到冷空氣時,人體鼻咽部黏膜上的血管擴張,黏膜充血,使得具有保衛作用的絨毛運動遲緩,從而降低了黏膜的抵抗力。此時細菌、病毒就可能乘虛而入,引發流感... 2013年05月04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的養生之道 立秋不適宜大補特補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該大補特補呢?什麼時候是最適合補?專家說: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後適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從中醫的觀點來講,夏季養氣,冬季養陰,夏季比較適宜進補。 立秋雖然標誌著秋季的開... 2013年05月0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肝吃山藥 美容護肝 肝屬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春季護肝尤為重要。 在北京,有很多素食組織和素食團體,他們提倡每餐吃素食或以素食為主,以更健康的飲食結構對抗當下高發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那麼,春季裡,值得推薦的素食食材有哪些呢? 按中醫理論,肝屬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因此春季護肝尤為重要。從免疫學意義和實踐中看,春季護肝,對於增強對其他疾病的免疫能力亦有著重要作用。... 2013年05月03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7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養生最關鍵的一點 一般來說四季均可補,但秋冬最佳。這是因為秋冬是陰長陽消的階段,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就會比其他時候要好,這好比一株乾渴的鮮花,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而秋冬養陰就好比傍晚澆花,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中醫認為,久病傷陰,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慢性腎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陰虛表現,養陰補虛是這類慢性... 2013年05月02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