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外敷「湧泉」巧治病 | 養生知識網

 

A-A+

中藥外敷「湧泉」巧治病

2022年07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中藥外敷湧泉穴是中醫內病外治的一種獨特療法,它是將藥物研成細末,根據不同的疾病用不同的液體調成糊狀,敷貼於湧泉穴,讓藥物經皮膚由表入裡,循經絡傳至臟腑,以調節臟腑氣血陰陽,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現介紹幾種外敷湧泉巧治病的方法如下。

1、急性扁桃體炎

取黃連30克、吳茱萸20克,共研細末,混勻貯瓶備用,貼敷時取上藥適量,加米醋調如糊膏狀,於晚上睡前敷雙側湧泉穴,敷後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晚貼敷一次,3次為一療程。

2、慢性咽炎

取吳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共研細末,用少許麵粉和醋調和,做成兩餅,將藥餅蒸微熱敷雙側湧泉穴,敷後安睡3小時。若半夜腳心發熱,則火氣下行,有效。每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

3、牙齦炎:

取生附子30克,研為細末,外敷時取上藥適量,加水調和糊膏狀,敷於雙側湧泉穴,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本法適用於腎陰虧損型牙齦炎療效較好。

4、高血壓病:

取吳茱萸100克,龍膽草60克,土硫磺20克,硃砂15克,明礬30克,將上藥共研細末,每次用上藥適量,加米醋調成糊狀,貼敷於雙側湧泉穴,覆蓋紗布,膠布固定。兩日一換,1月為一療程。

5、風熱感冒:

取白芥子9克,雞蛋清2個,將白芥子研成細粉,然後用蛋清調勻,分成兩分,敷於雙側湧泉穴,一小時後取下,本方有較好的退熱效果,適用於高熱者。

6、病毒性結膜炎:

取黃連30克,研成細末,貼敷時取上藥適量,用冷開水調糊狀,敷於雙側湧泉穴,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一次。

7、潰瘍性口腔炎:

取吳茱萸30克,研成細末,貯瓶備用。每次取上藥適量,用醋調勻成膏狀,敷於雙側湧泉穴,再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一次。

8、經行吐衄:

取黃柏、丹皮、山梔、廣郁金各15克,大蒜適量,共搗爛作餅狀,敷貼於雙足湧泉穴,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一次。

注意:敷藥前可在局部薄塗凡士林,以免起泡。敷藥後如遇過敏或起水泡者應停用。以上藥物只供外用,忌口服。

 

 

標籤:【足三里的準確位置圖】、【湧泉穴道位置圖】、【足三里穴位位置圖】、【足三里的位置】、【足三里】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