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亞健康人群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治療亞健康人群

2022年06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當代社會競爭激烈,而大學生由於學習就業壓力大、缺乏自我保健意識以及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等,其身心健康問題亦日趨引起人們的重視,令人擔憂。據某研究者發佈的“大學生生活方式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調查範圍為復旦、交大、同濟、上海財大等8所高校近1500名學生中,僅有33.7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處於健康狀態”,超過一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

在有亞健康表現的大學生中,進行發病原因調查顯示:學習壓力大、因就業困難而對前途缺乏信心、心理承受力差、生活習慣不良(迷戀網絡、不按時作息、不吃早餐、營養不均衡、缺乏運動等)是造成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因素。且大學生能自覺開展自我保健的比例很低,對健康關注不夠,因此也就容易出現亞健康狀態的表現。

亞健康狀態是機體功能失衡的綜合表現

目前普遍認為,亞健康狀態是由於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因素導致機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整體協調失衡、功能紊亂所致。具體表現為三方面:(1)軀體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身體疲勞、虛弱、週身不適、食慾不振等;(2)心理亞健康: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情感障礙、思維紊亂、恐慌、焦慮、自卑、冷漠、孤獨等;(3)社會適應亞健康:突出表現為對工作、生活、學習等環境難以適應,對人際關係難以協調。

對大學生而言,生活節奏快、長期緊張工作、心理因素及各種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直接導致了健康狀況的惡化。研究表明,長期的緊張和壓力對健康有四害:一是引發急慢性應激,直接損傷心血管系統和胃腸系統,造成應激性潰瘍,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速血管硬化進程,從而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二是引發腦應激疲勞,認知功能明顯下降;三是破壞正常的生物鐘,影響睡眠質量;四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以致惡性腫瘤和感染幾率增高。其他諸如攝入高鹽、高脂、高熱量食物的不良飲食習慣;大量吸煙、酗酒、久坐不動、起居無常的不良生活習慣是造成亞健康的常見原因。環境、食品污染、噪聲、微波及其他化學、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勝防的健康隱性殺手。而突然、持續、不良的精神心理刺激亦是引發亞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令人堪憂,迫切需要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做好健康知識的普及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意識,消除不良習慣。其內容應包括正確的健康理念教育、合理營養與體育鍛煉、生活技能教育(人際關係能力、調節情緒的能力、緩解壓力的能力等),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掌握促進健康的方法,使用正確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預防亞健康的能力。

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藥療法

治療上,亞健康狀態由於具體的發生機制不明確,其診斷尚缺乏特殊意義的檢查指標,故西醫目前一般採用對症下藥的方法,多年來治療研究一直無突破性進展。而中醫中藥將在這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天人合一,順應自然。《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生活宜順應自然規律,身心雙修,藥食並調,動靜結合。要注意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情志調暢、勞逸適度,主動調適生活起居的內容,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這樣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改善,從亞健康的陰影中解脫出來。

2.未病先防,既病防變。中醫強調“上醫治未病”,其對亞健康的調控正是基於這種防患於未然的考慮,防微杜漸、提早干預、截斷扭轉,防止亞健康向疾病發展。科學平衡的膳食結構,適度的體育鍛煉,合理的生活方式,形式多樣的治療方法,各種手段都是中醫調控亞健康的重要內容。

3.內服外治,扶正祛邪針刺艾灸、熱敷熏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均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平衡陰陽、調節氣血、促進局部循環、改善新陳代謝的功效,從而起到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個體化治療原則的基礎上,通過辨證論治,內服湯藥,亦可有針對性地對機體偏頗狀態進行調整,以期達到整體上的和諧統一。

亞健康是大多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前狀態,許多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從亞健康狀態發展而來。大學生正處於生命力最旺盛的階段,機體代償能力強大,但若忽視自身健康,長期積累,則必然為將來埋下隱患,甚至造成英年早病、早逝!這對個人、家庭、國家、社會都是極大的損失。因此積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而中醫藥學必將在這方面作出重要的貢獻。

標籤:【人群】【亞健康】【治療】【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