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春捂也要適度 | 養生知識網

 

A-A+

春天春捂也要適度

2021年01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冬盡春來,萬物復甦,春天悄然而至。在我國很多地方特別是東北地區都有“春捂秋凍,不生雜”是民間一句古話,其實也是一條養生保健諺語。因為“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適當“春捂”,能養生防

春天氣變化無常,極有可能引發感冒。上年紀的人還易患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這些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同時,這個季節還易受到“凍結肩”等病的“偷襲”。只有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才可解除“春捂”的束縛。


 

為何“春捂”---初春之陽難御春寒

中醫理論認為“天人合一”。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體與大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強調人和大自然只有實現和諧、同步、交融,才能健康長壽。一年四季,大自然的陽氣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如此循環往復,經久不息。春天萬物生氣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陽一樣,此時人體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蓬勃舒發。初生之陽如剛萌芽的幼苗,難以抵禦早春嚴寒,所以人們要想辦法使之去寒就溫,對應養生的要求即需“春捂”,只有這樣陽氣才能不斷生發,才能與自然界上升之陽氣相合,才會有夏季陽氣盛滿的葳蕤景象。

北方的初春氣溫更是瞬息萬變。故早春需捂,遇冷不可強忍,務必及時添加衣物,遇熱不得急脫衣服,以助陽氣的升發。

如何“春捂”---量體著衣

古人有“寒從腳下起”之論,故養生主張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即加強腿腳的保暖。上身衣服略減無妨,但下身的褲子、襪子、鞋子寧可穿得厚實一些、暖和一點。背部保暖也十分關鍵,古人有“春不露背”的說法。

量體“著”衣,各得所宜。孫志新指出,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一旦衣不“得”體,感受風寒,極易引發宿疾、陳病,經久難愈。衣服減得太快,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的情況;若女性急於脫下冬衣穿上靚衫,一天到晚都身著單薄的裙裝,易致肢體關節疼痛等病症;尤其是小兒不耐寒冷,應以保暖為原則。孫志新告誡,人們一定要順應天氣變化,結合個人稟賦強弱,增減隨“天”,一般是早晚增衣,中午減衣,為身體做好防護。

“春捂”適度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來說,日夜溫差大於8℃時要“春捂”。此外,冷空氣過去後,氣溫逐漸回升,也別急著減衣,應至少再“捂”7天,身體才能適應。

春捂”也有限度,如果“捂”時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就早點兒換裝。每人體質不同,體內陰陽狀態並不一致,所以“春捂秋凍”並非人人皆宜。假如體質陽氣偏盛,春天自身陽氣足以與自然界相合,可適當少“捂”幾天。如果一味追求“春捂”,使體內偏盛的陽氣更亢盛,容易患溫熱之病。另外,“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變化情況而定,還要看自身體質狀況如何。

減衣
減衣

“二月休把棉衣脫,三月還有梨花雪”。為適應春季天氣多變的特點,人們創造了一個不無道理的“穿衣氣候”。孫志新認為,在春季若將保健養生踐行得好,就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全年少生病,健康樂無憂。

春季養生妙招

清晨喝杯牛奶 許多年輕女性為保持身材苗條,早晨不吃早點,其實這樣不利於健美。牛奶中的鈣對皮膚光潔很重要,春天早晨飲用牛奶,可使血液中新陳代謝加快,預防便秘和貧血,使氣色更好更年輕。

注意仔細洗臉 春日氣溫升高,皮脂分泌較活躍,臉上的小痘痘常會悄然露出。為保持面部皮膚光滑,最好仔細洗臉。

洗臉
洗臉

洗浴速度放慢 春天皮膚代謝加快,皮屑、皮癬等常於此時露出頭角。每次洗澡使用40℃的溫水,會使全身放鬆,最大限度消除疲勞,恢復精力,而且揉搓皮膚能使週身血流暢通,使肌膚清爽亮澤。

睡前請勿進食 臨睡前吃東西,往往會增加胃的負擔,特別是巧克力、咖啡之類刺激性食物,不但會刺激胃,還會刺激神經中樞,使得夜間仍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入眠而休息不足,早晨起來就會面龐浮腫,神色疲倦

標籤:【春天】【春捂】【也要】【適度】【養生之道】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