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認識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對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認識

2020年09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包括全面的中醫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機認識,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中醫治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療效標準、分型治療、專方治療、老中醫經驗等,中藥治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用藥規律等。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是起源於氣管、支氣管基底細胞的惡性腫瘤。近數十年來,本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在世界各國都明顯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1978年男性肺癌死亡率占各種癌症之首的共有32國,佔第二位的有14國。現代西醫學目前以手術治療為主,結合放療、化療,但療效未令人滿意,五年生存率還不到10%。尤其Ⅲ、Ⅳ期患者中,不宜手術和不耐受放療、化療者高達40%。
    中醫無肺癌之名。但在中醫學文獻中,類似肺癌症候的記載習少。有人認為,秦漢時代的《素問·玉機真藏論》所說:“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肉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胭…¨肩髓內消,……”乃是描寫晚期肺癌所出現的疲倦、乏力、消瘦、貧血、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而《難經》所說:“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入洒淅寒熱,喘咳,發肺壅,……”其葉肺中積症,應該指肺癌。在中醫咳嗽、胸痛、咯血、肺痿、痞癖等症中,顯然也包含了一部分肺癌的症狀。因此這些病症的治療經驗可供肺癌的證治借鑒。
    可能由於本病死亡率較高,現代中醫治療本病起步較晚。50年代曾有過治療轉移性肺癌的個案報道。而對原發性肺癌進行病例數較多的臨床觀察,則始於70年代末期。以後的發展就較為迅速。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間共發表臨床報告80餘篇,記錄病例4O00餘例,其中半數論文為個案報告,中西醫結合論文20餘篇治療病例1300餘例,單純用中醫治療的論文20餘篇,病例2400餘例,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臨床觀察表明,中醫中藥可以彌補西醫在癌症晚期無法治療的不足,或者能增強西醫治療的療效,減少副作用,提高生存質量。
    在作臨床觀察的同時,許多醫者從傳統的中醫理論探討了本病的病因病機、臨床分型、處方原則、用藥規律。有的探討了中醫傳統的四診方法如舌象、面診等與本病診斷的關係;有的探討了中醫的分型與某些實驗室檢查之間的關係;有的運用中醫中藥來改進原有的診斷方法;有的對某些抗癌中藥的治療機理作了大量實驗研究;有的探討了本病中醫藥預防方法和護理方法,以及氣功、食療等治法。可以認為,各地學者在中醫領域內從各個角度對本病進行了艱巨的探索。
    當然,本病是一種難治程度很高的疾病。它的病因與治法在許多方面還是未知數,在現代中醫面前,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尤其是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機理,值得作深入研究。如有的醫者發現用中醫藥治療後,在病灶改變不大的情況下,存活期與生存質量卻均見提高。這提示了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機理與現代西醫學有很大不同。如果能在這方面摸索出一些規律,無疑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合各地的觀點,本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陰虛內熱 素體陰虛,或高年、久病損傷陰津,陰虛生內熱;或外邪犯肺,化熱傷陰,久之則臟腑失和,氣血運行不暢,痰濁內生,積聚於肺臟,形成肺癌。
    氣陰兩虛 素體氣陰不足,或高年、久病損傷氣陰;或外邪犯肺,耗氣傷陰,導致氣血津液運行不暢,停積於肺臟,形成肺癌。
    肺脾兩虛 外邪犯肺,肺氣不和。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虛生濕。肺脾兩虛,濕濁內生,氣血運行不暢,積聚於肺臟,形成肺癌。
    氣滯血瘀 情志抑鬱,氣機不暢,氣滯則血脈不和。久病入絡,瘀血內生,經隧不利,脈絡瘀阻。日積月累,凝滯成積,積於肺臟,即形成肺癌。
    此外,尚有濕熱瘀毒,肺氣虛衰,肺腎兩虛,氣血兩虧等。
    目前各地分型並不完全一致,較多的有以下四型:
    1.陰虛內熱 咳嗽氣急,無痰,或少量泡沫痰,粘痰,或黃痰難咯,痰中帶血,胸悶,口乾不飲,低熱,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
    2.氣陰兩虛 咳嗽少痰,痰中帶血,口乾不欲飲,面色光白,語言低微,神疲乏力,食少倦怠,惡風自汗。舌淡,苔薄,脈細弱。
    3.肺脾兩虛 咳嗽痰多,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胸悶納呆,面色光白或浮腫,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或濡滑。
    4.氣滯血瘀 咳嗽無痰少痰,痰中帶血,胸脹痛,或刺痛,牽引背部。舌質紅,苔薄黃或舌上有瘀斑,脈弦,或細弦。
    此外,尚有濕熱瘀毒、氣血兩虧等分型。
    各地對療效標準的掌握尚不統一。多參照1983年全國中醫內科學會肺癌療效標準草案及1987年全國抗癌藥物會議制定的近期療效標準,並計算生存期來判斷療效。一般將療效分為三級。
    顯效:主要症狀消失,病灶有所縮小,一般指縮小1/2,連續觀察6個月以上。
    有效:症狀有所改善,病灶穩定連續3個月以上,或病灶縮小維持1個月以上。
    無效:症狀及客觀檢查無改善,或稍有改善但1個月內又迅速惡化。
    (1)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養陰。
    處方:生地12克,熟地克12克,天冬12克,麥冬12克,玄參12克,生黃芪15克,潞黨參15克,漏蘆30克,土茯苓30克,魚腥草30克,升麻30克。
    加減:口渴甚加知母、天花粉、制首烏;脾虛甚加茯苓、懷山藥、黃精;咳嗽痰盛加蒸百部、射干、佛耳草;熱盛痰血加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花蕊石(先煎);氣滯血瘀加八月札、延胡、露蜂房。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以本法治療140例,統計其中77例,近期療效:顯效5例,有效47例,無效25例,總有效率為67.5%。生存期1年48例,2年22例,3年10例,4年4例,5年3例。統計其中60例,中位生率為14.2個月。
    常用成方:月華湯。
    (2)陰虛內熱
    治法:養陰清熱。
    處方:百合10克,熟地10克,生地10克,玄參10克,當歸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南北沙參各15克,桑皮15克,黃芩10克,丑牡丹30克,蚤休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減:氣短乏力加黃芪、黨參;胸痛,舌質紫暗有瘀斑加紅花、桃仁、川芎;痰血加蒲黃炭、藕節炭、仙鶴草。胸水加葶藶子、芫花;痰多加生南星、生半夏(均先煎半小時)。低熱加銀柴胡、地骨皮;高熱加生石膏。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用本法共治療78例,有效55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70.5%。統計其中40例生存期,生存1年23例,中位生存期420天。
    常用成方:百合固金湯。
    (3)肺脾兩虛
    治法:益肺溫脾。
    處方:制附子120克,黃芪、王不留行各30克,桂枝、大棗各己,莪術12克。
    加減:發熱加石膏、板藍根、黃芩;咯血加仙鶴草、側柏炭、三七粉;氣急加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2次。另用自製復方三生針(生附子、生川烏、生南星)5~10毫升肌注,1日2次,累計用量800毫升為一療程,一般用2~3療程,中間休息1周。
    療效:用本法共治療85例,有效50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為59%。統計其中35例生存期,治後半年生存20例,治後1年生存5例。
    常用成方:枇杷葉散、黃芪建中湯。
    (4)氣滯血瘀
    治法:行氣活血。
    處方:三稜15~30克,莪術15~30克,王不留行15~30克,大黃?蟲丸12克(包),桃仁12克,丹參15克,海藻30克。
    加減:活血化瘀加石見穿、大黃、澤蘭、羊蹄根、葵樹子、鐵樹葉、廣郁金、蜈蚣;陰虛加南北沙參、天麥冬、天花粉、百合;氣虛加黃芪、黨參、白朮、茯苓;陽虛加附子、肉桂、補骨脂;痰濕加生半夏、生南星、米仁、杏仁、瓜蔞、馬錢子;內熱加肺形草、石豆蘭(麥斛)、 七葉一枝花、苦參片、草河車、黛蛤散(包);胸水加龍葵、葶藶子、桑白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2次。
    療效:共治62例,顯效4例,有效34例,無效24例,總有效率為61.3%。統計其中62例生存期,生存1年以上14例,2年以上4例,3年以上2例,1年以上生存率為32.3%。
    常用成方:大黃?蟲丸。
    (1)益肺消積湯
    組成:生黃芪30克,生白朮12克,北沙參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30克,石見穿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銀花15克,山豆根15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蔞皮15克,生牡蠣30克。
    加減:陰虛去黃芪、白朮,加南沙參、麥冬、玄參、百合、生地;氣虛去北沙參、天冬,加黨參、人參、茯苓;腎陽虛加補骨脂、仙靈脾、菟絲子、肉蓯蓉、鎖陽。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用本法治療肺腺癌30例、肺鱗癌30例。其中肺鱗癌顯效1例,有效26例,無效3例;用市腺癌顯效1例,有效2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8%。生存期,肺鱗癌生存半年26例,生存1年20例,生存1年半8例,生存2年4例,生存2年半1例。中位生存期465天。肺腺癌生存1年13例,中位生存期323.5天。
    (2)“肺四號”方
    組成:八角金盤10克,干蟾皮12克,黃芪、蛇莓、八月札各30克,半枝蓮、魚腥草、七葉一枝花、丹參各15克
    加減:脾虛痰濕加黨參、白朮、茯苓、法夏、陳皮;陰虛內熱加南北沙參、生地、地骨皮、麥冬;氣滯血瘀甚者加桃仁、紅花、三稜、莪術、皂刺、赤芍;氣陰兩虛加黨參(或人參)、沙參、麥冬;咳血加阿膠、大小薊炭、血余炭、藕節,或加服雲南白藥;胸水酌加石上桕、葶藶子、冬瓜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2次。
    療效:共治療48例,生存5年5例,生存3年20例,生存2年17例,生存1年6例。
    (3)魚仙湯
    組成:魚腥草、仙鶴草、貓爪草、蚤休、山海螺各30克,天冬30克,葶藶子12克,生半夏15克,浙貝9克。
    加減:肺郁痰結,合異功散或六君子湯加減;肺虛痰熱,合瀉白散或百合固金湯;痰毒瘀滯,合千金葦莖湯加減;氣陰兩虛,合生脈散去黨參,用西洋參加減;咳嗽氣促酌加飛天、螭嶗、白果仁、海蛤殼、桔梗、百部、北杏仁、馬兜鈴;咯血酌加側柏葉、白芨、訶子、旱蓮草;胸痛劇酌加熊膽、田三七、郁金、延胡、七葉蓮、枳殼;高熱不退酌加羚羊角、生石膏、板藍根、丹皮。此外,部分患者還並用五蟲散(蜈蚣20條,全蠍、干蟾皮各30克,水蛭20克,守宮3O條等烤乾碾末分7天服)。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2次。
    療效:共治療32例,顯效5例,有效18例,無效9例。生存3個月9例,生存6個月8例,生存1年10例,生存2年3例,生存3年2例。
    (4)固金抗癌湯
    組成:紫河車20克,瓜蔞20克,夏枯草30克,陳皮Z0克,薏苡仁20克,莪術20克,山豆根15克,百合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2次。
    療效:共治33例,顯效1例,有效30例,無效2例。
    (5)新症煎
    組成:生地12克,五味子6克,王不留行12克,北沙參12克,麥冬12克,蒲公英30克,石見穿30克,百部9克,徐長卿30克,地骨皮30克,南沙參12克,望江南30克,野菊花30克,淮山藥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鍛牡蠣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2克,海帶12克,玄參15克,天花粉12克,川貝9克,丹參12克,炙山甲12克,炙鱉甲12克,像貝9克,蜀羊泉3O克,丹皮9克,魚腥草30 七克,紫地丁30克。
    加減:咳嗽痰粘加紫苑、款冬、枇杷葉、淡竹瀝;痰中夾血加仙鶴草、白芨、蒲黃、生地榆、紫草根、三七;低熱起伏加板藍根、紅籐、敗醬草、銀花、連翹;胸肋疼痛加全瓜蔞、郁金、川楝子、延胡、赤芍、桃仁;肢節酸楚加尋骨風、炙乳沒、防己、桑寄生、懷牛膝、全蠍、地龍、蜈蚣;氣虛加太子參、黃芪。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2次。
    療效:共治療502例,近期有效率97。2%;263例Ⅱ期原發性肺癌,1年生存147例,2年生存66例,3年生存28例,4年生存13例,5年生存9例;157例Ⅲ期原發性肺癌,1年生存104例,2年生存32例,3年生存16例,4年生存5例;82例Ⅳ期原發性肺 癌,1年生存67例,2年生存10例,3年生存5例。
    (6)金巖丸合康復湯
    組成:1金巖丸:天然牛黃1克,麝香2克,羚羊粉15克,白花蛇50克,全蠍30克,殭蠶30克,壁虎20克,蜈蚣5克,穿山甲15克,琥珀15克,雄黃5克,冰片2克,血竭7克,大黃10克,青黛10克,制馬錢子5克,制乳香6克,制沒藥6克,蟾酥0.5克,硃砂5克,藏紅花10克。上藥研細裝膠E92康復湯:沉香6克,桔梗10克,人參10克,黃芪30克,枸杞15克,熟地12克,白朮12克,夢薏苡仁30克,石斛10克,烏梅I0克,當歸12克,川貝母10克,桑白皮15克,沙參10克。
    加減:發熱加石膏、黃芩、丹皮;咯血甚加白芨、白茅根、代赭石;食慾不振加山楂、砂仁、雞內金;頭痛眩暈加鉤籐、龍骨、牡蠣、天竺黃;胸水加葶藶子、豬苓、龍葵。
    用法:金巖丸每次服5克,每日服2次,服1月間隔1周。康復湯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16例,顯效4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7.5%。生存期最長38個月,最短8個月,平均23個月。
    (7)軟堅解毒湯
    組成:魚腥草30克,瓜蔞皮15克,八月札15克,生苡仁30克,石上柏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見穿30克,山豆根15克,夏枯草15克,生牡蠣30克,赤芍12克,龍葵15克。
    加減:陰虛痰熱加南沙參、北沙參、天冬、麥冬、炙百部、山海螺、葶藶子、干蟾皮、白毛籐;氣陰兩虛加黃芪、黨參、白朮、北沙參、天冬、生南星、五味子;脾虛痰濕加黨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石打穿、扁豆、半枝蓮、焦山楂、焦六曲、補骨脂;陰陽兩虛加仙靈脾、肉蓯蓉、鎖陽、黃精、天冬、北沙參、山豆根、王不留行、三稜、莪術;咳嗽加前胡、杏仁、象貝、川貝、紫苑、款冬;痰多加生南星、生半夏、白芥子、碳石;黃痰加桑白皮、黃芩、開金鎖、海蛤殼、淡竹瀝;痰血加黛蛤散、白芨、藕節炭、血見愁、血余炭、生地榆、花蕊石、蘆根、參三七;喘咳加炙蘇子、蠶蛹、黑錫丹;胸痛加望江南、徐長卿、延胡索、失笑散、全蠍、蜈蚣;胸水加葶藶子、龍葵、米仁根、貓人參、控涎丹;低熱抓銀柴胡、地骨皮、青蒿、竹葉;高熱加生石膏、寒水石、銀花、牛黃。
    用法:每日1劑b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310例,顯效6例,有效146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49%。生存1年以上134例,1年生存率為43.2%,2年生存率為11.3%,3年生存率為5.16%,4年生存率為1.6%,5年生存率為0.6%。
    (8)肺瘤平膏
    組成:黃芪、黨參、沙參、杏仁、桔梗、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等,水煎酒提,兌蜜製成膏。
    用法:口服,每次15克,每日3次,2個月為上療程。
    療效:共治療195例,顯效2例,有效166例,無效27例,總有效率為86.2%。統計28例生存期,生存1年以上15例,2年以上13例。
    (9)平消方
    組成:仙鶴草18克,枳殼18克,淨火硝18覺,白礬18克,郁金18克,千漆6克,五靈脂15克,制馬錢子12克。
    用法:上藥製成片重0.48克片劑。每次服4~8片,1日3次,3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60例肺癌,顯效8例,有效34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70%。        
    劉嘉湘醫案          
    李×,男,47歲。1982年12月偶然捫及右胸壁有蠶豆大硬塊。經活檢與攝片,診為右肺腺癌,但化療一療程後腫塊未見縮小。1983年10月25日來診。咳嗽少痰,神疲乏力,舌紅有齒印,脈細弱。體檢:右鎖骨上有0.5×0.5cm淋巴結3枚,質硬,胸部Ⅹ片示右下肺有4×4cm塊影,腫塊下緣與右側橫膈間三角陰影,右側橫膈抬高,為腫塊與局部胸膜增厚,粘連牽拉表現。診斷:右下肺腺癌,胸膜轉移,右胸壁轉移,右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擬益氣蕎陰,佐以軟堅散結。             
    處方:黃芪30克,沙參30克,天冬15克,玄參15克,杏仁9克,瓜蔞皮15克,石上柏30克,白花蛇舌草3O克,生南星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生牡蠣30克,服藥後自覺症狀逐漸消失,3個月後胸片複查,右肺腫塊縮小,右鎖骨上及胸壁硬結消失。以後每隔3個月複查胸片,右肺病灶均無變化,納寐均佳,無不適感,活動如常人,體重增加2.5公斤,細胞免疫功能治療後有顯著提高。出院後一直按原方藥治療至今已近8年,全身情況佳,活動如健康人,恢復全天工作已6年。          
    按:綜觀本例脈證乃因勞累過度,耗傷氣陰,邪毒乘虛淫肺,肺氣受郁,清肅失司,氣機不暢,血行受阻,津液不布,聚濕為痰,痰瘀膠結,久而成肺內胂塊,痰毒流於肌表,故胸壁及鎖骨上窩出現轉移癌結c本方益氣養陰,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具有補虛扶正、祛邪除積,標本兼顧的作用,故能取得較好療效。             

標籤:【認識】、【肺癌】【支氣管】、【原發性】、【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