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前適度熱身 遠離運動損傷
眾所周知,對於進行體育運動的人來說,越是年輕越是喜歡參加激烈的運動,所以,學生尤其是要注意運動前準備活動的群體。
“熱身”,體育運動前的必要準備
“有調查表明,八成以上的運動損傷是由於突然增加運動量造成的。因此,普通群眾參加激烈的體育運動前,要主動向教練人員學習科學‘熱身’即準備活動的方法;在進入正式的體育運動之前,要循序漸進地做好‘熱身’活動。這樣,就能使身體各關節、肌肉的柔韌度增加,也能使心腦血管緊張度變得適合運動;並能使人對自己的體能狀況“心中有數”,以便適度掌握運動量和強度。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在激烈的運動中不容易受傷害。”雙德全對記者說。
眾所周知,對於進行體育運動的人來說,越是年輕越是喜歡參加激烈的運動,所以,學生尤其是要注意運動前準備活動的群體。
對此,介紹了一些“熱身”活動經驗。一是“熱身”要活動到身體微微出汗為好,即使在冬天也應如此。二是參加正式運動前,先慢跑5分鐘左右。三是再做5分鐘左右的徒手操,注意活動頸、肩、肘、腕、手指、髖、膝、踝等部位的關節,尤其注意活動髖關節和膝關節。四是對要參加的激烈運動或比賽項目,先進行20分鐘左右的、輕鬆的練習。五是“熱身”活動後要休息幾分鐘,再進入正式運動及比賽。此外,進入一項自己從未參加過的體育運動之初,持續活動的極限在15分鐘,以後可以隔一天增加一些運動量。
防護,運動中免受損傷的關鍵
第一方面是使用運動護具。各種關節護具如足關節的護踝、肘關節的護肘、保護腰椎的腰帶以及健美褲等,能夠在人們的競技運動乃至平日的體育健身活動中,為關節及肌肉分擔外來的壓力和衝擊。而關節則是運動中最容易損傷的部位,還有關節的過伸或過屈都有可能對肌腱造成損傷,所以適當佩帶運動護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關節受損和肌腱過度拉伸。例如,打籃球時戴上護腕、護膝、護踝,踢足球時戴上護腿板,打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時戴上護肘、護腕都是很好的運動損傷防護措施。
第二方面要學會運動中的保護性動作。例如,當身體失去平衡時,運動者應立即或向前、或向後、或向左、或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又如,人從高處跳下時,要用前腳掌先著地,同時屈膝緩衝。再如,進行健美活動、“功夫”健身者,切忌“硬拉”、“深蹲”,以防損傷相應部位的肌肉群。
第三方面是掌握適宜的運動“度”和“量”。普通人應以有氧運動鍛煉為主,一般運動鍛煉可以每週3~5次,每次20~30分鐘;也可以每週3次到健身房鍛煉,以減肥為目的者可以增加兩次,每次做1~2小時的有氧運動。但要注意的是,在任何鍛煉活動中,單個動作重複次數不宜過多,一個肢體或關節不要過久地做同一動作,盡量不做過屈或過伸的動作,以免造成關節損傷。普通人有氧鍛煉活動強度的簡單觀察方法是,如果在鍛煉活動中說話困難了就說明強度有些大,可以調整;而感覺呼吸困難了,就說明運動強度已過大要減小運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