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馬年養生月曆盤點 | 養生知識網


 

A-A+

2014馬年養生月曆盤點

2013年12月0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養生導讀:在經典中醫的理論中,保健養生沒有速成法則,著重在於日常生活中的體質調理。身體的健康運作受到一年四季的氣候、節氣的影響,養生的法則自然也應四時而變更。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象更新的開始,也揭開了新一輪養生計劃序曲。為今年的保健養生做好規劃,經過一年四季的合理調理養護,為良好的體質打下堅實基礎。

一、春。

主題:養肝、防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黃帝內經》中講,天地萬物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養生的“生長收藏”法則應當順應四時,並且與五行、五臟相應。

所謂“春生”是指春天氣候變暖,萬物復甦。春季陽氣逐漸生發,也是肝氣旺盛之時。因此,春天的養生在於調養肝臟。肝主疏洩,肝臟的調養重點在於保持心情舒暢、心曠神怡。由於肝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春季護好肝臟能夠為全年養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如果在春季沒有調養好肝臟,則會影響全身及其他臟腑,導致肝氣鬱結,容易引起全身疼痛、脾胃不適等症狀。

此外,春季除了陽氣生發,邪氣也會隨著生發,毒隨著氣溫的升高而逐漸活躍,造成流感、過敏等疾病高發。春季養生,還要通過鍛煉提高體質,避免染

春

2月(孟春):春寒料峭,食辛味之品助陽。

陳瑞芳表示,早春二月,雖然陽氣開始生發,但氣候仍然較冷,陰氣仍然多於陽氣,也就是所謂的“春寒料峭”。在這個季節,可以適當食用一些“辛味”的食品,如韭菜、大蒜、蔥、洋蔥、辣椒等,有助於生發體內陽氣。韭菜有“起陽草”之稱,有補腎助陽、健胃提神之功效。對怕冷、腰膝冷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大蒜被稱為“天然的抗菌素”,在流感高發的季節有抗菌作用,為春天的當季食品。

3月(仲春):甘味食物健脾,踢走春困。

隨著氣候的逐漸變暖,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容易導致大腦缺血,“春困”隨之而來。特別是嶺南地區脾虛的人群較多,此類人群更易春困。仲春時節,建議可以多食用一些“甘味”的食物,如淮山、紅棗、蓮子、枸杞等,有助健脾胃。

4月(季春):踏青爬山,心情好身體棒。

在中國傳統的節氣中,清明時節有“踏青”的慣例,這與春季養生也有關係。一來春季與肝臟相應,五行屬木,到戶外接觸植物、自然景觀,有心曠神怡、疏洩調達的作用,有助於保持心情舒暢;二來,外出“踏青”也是一種運動,所謂“動則生陽”,鍛煉身體也有助於體內陽氣生發。陳瑞芳建議,在溫暖的晚春季節,可適當多做爬山、慢跑、快步走等運動增強體質

二、夏。

主題:養心、防暑。

“夏季最大的特點是暑和濕。”陳瑞芳說,隨著氣溫上升,暑氣逐漸上升,濕氣也逐漸加重,形成夏季養生特有的外部環境。

夏季與“心”相應,中醫的“心”不僅指心臟,還指人的精神心境。意味著夏季心火旺,容易煩躁、失眠。在躁動的季節裡,養心的重點在於“靜心”。要保持心神寧靜,可以通過發展興趣愛好,如看書、釣魚等緩慢活動來舒緩心情。另外,夏季濕氣大容易引起身體疲勞、出汗多、胃口差,因此,在飲食上要注重清淡、祛濕,調節身體。

5月(孟夏):重清熱祛濕,多食瓜果。

溫度高、濕氣大、火氣旺,進入夏季,飲食上可以多吃當季的瓜果,例如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苦瓜是最適合夏季的食物,有清熱祛濕、消暑開胃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夏天沒有胃口的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容易長痱子、痤瘡的人群可以多食。黃瓜富含維生素B族、C族,水分含量多,也有清熱祛暑的作用。絲瓜對牙齦出血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夏季容易口腔潰瘍者可以多食。冬瓜是消暑佳品,其肉的清熱作用,皮能夠祛濕,仁還有化痰通便的作用,尤其適合在夏季食用。另外,還可以再適當吃燈芯草、淡竹葉等清熱去火的中藥材,有助於夏季養心。

夏

6月(仲夏):冬病夏治,天灸養生。

夏至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節點,這一天白晝最長、陽氣最盛,進入了所謂的“三伏”天。在暑氣旺盛的仲夏,除了要注重防暑之外,還可通過三伏天灸來達到“冬病夏治”、強壯身體的作用。一般來說,經過2-3年的天灸治療,一些慢性病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和治療。特別是有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人群,可以從夏至當天開始,接受一個療程的天灸治療。

7月(季夏) :防暑、防曬、護脾胃。

踏入7月,夏季的高溫達到鼎盛的巔峰,在這個月裡,養生的重點在於防暑。少在烈日底下暴曬、出門打傘、塗防曬霜等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好常備清涼油、人丹在身旁,一旦出現頭暈、胸悶等輕微症狀,可以有效緩解。多食用上述清熱祛暑的食物,增強對暑氣的抵抗力。另外,夏季氣溫高,食物容易變質腐壞,影響脾胃。因此,在飲食上也要注重食物衛生,避免吃壞肚子,引起脾胃功能不適。

三、秋。

主題:養肺、滋陰。

進入秋季,雖然嶺南地區的暑氣仍然強悍,但陰氣也在慢慢滋長,出現了秋天最典型的氣候特徵——秋燥。秋燥主傷肺陰,中醫有言,“寒氣從下而上,燥氣多從口鼻而入”,影響最大的就是肺腑。因此,在這個季節,養陰潤肺成為頭等大事。

與春季養肝的理論相似,肝的養護並不在於對肝的“補”,而在“疏洩”,秋季潤肺亦不在於對肺的直接養補,而在於對滋陰。通過養好肺陰,以對抗外部的乾燥。同時,由於氣溫下降、氣候乾燥,呼吸系統最易受損,這個季節也應當防止呼吸系統疾病的出現。

8月(孟秋):雪梨雪耳,滋陰潤燥。

口乾、咽干、鼻燥、舌燥——這是秋燥的典型症狀,這些症狀隨著秋季的到來會慢慢出現。陳瑞芳表示,緩解秋燥,首先可以多食水果,如雪梨、橙子等。特別是雪梨,生吃有清熱的作用,熟吃有潤肺的功能,為秋天的當季佳品。雪耳也是不錯的潤燥品,有滋陰潤肺、美容的功效。另外,乾燥嚴重者,還可以通過沙參、麥冬、百合、石斛等中藥材煮水煲湯,達到秋季飲食保健的目的。

秋

9月(仲秋):登高鍛煉防“秋乏”。

“春困秋乏”,天氣的轉變特別容易表現為身體的倦怠。春季因為陽氣生發,身體未來得及適應而出現“春困”,秋乏則是因為夏季身體的消耗過大而導致的,常常表現為乏力、精神不振。防止秋乏最好的方法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緩解睏意。秋季最適宜的運動是登高、爬山,另外,如太極、八段錦、慢跑等緩慢的鍛煉形式也適宜在這個季節進行。

10月(季秋):藥膳增強體能,防呼吸道疾病。

秋燥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最典型的莫過於上呼吸道感染,即我們常說的“感冒”。除了保持滋陰潤肺的飲食、適當的鍛煉之外,隨著氣溫下降,還要注意添衣,避免疾病出現。另外,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氣腫、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在這個季節復發,可以適當增加潤肺藥膳,增強身體機能。例如川貝瘦肉湯、青橄欖豬肺湯等,都有一定的補益功效。

四、冬。

主題:養腎、進補。

中醫所謂的“秋收冬藏”,是指當氣候開始變冷,身體也要慢慢地收緊陽氣,避免陰氣入侵影響體質。到了氣候寒冷的冬季,更要多儲藏能量、增強體質,以應對極端天氣。吃,就成為冬季養生的一大主題。

同時,冬季養生對應腎臟。在中醫理念中,腎為先天之本,主生長發育,整個生命過程也是腎精盛衰的變化過程。養腎能“藏精”,為新一年的生發做好準備。而養腎的關鍵也在於進補。

11月(孟冬):膏方進補,增強體質。

冬季進補的關鍵是補腎,可以多選擇補腎益氣的食物,作為當季的食療。例如羊肉、牛肉等。羊肉具有補腎補氣的作用,中醫經典的“羊肉當歸湯”具有溫壯盛陽的功效。而牛肉還有益於增強肌肉力量、緩解疲勞,也有一定的補氣作用,適合冬季食用。適當攝入魚肚也是不錯的食療進補,特別適合陰虛火旺、虛不受補的人群食用。這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富含膠原,對膝關節疼痛、胃潰瘍疾病等有一定的幫助。

陳瑞芳還建議,進入立冬過後,還可以考慮中醫膏方進補。針對不同的體質,調配相應的膏方,長期進補可以有效地提升體質。

冬


 
12月(仲冬):加強天灸,防病治病

中醫除了在夏至開始有“夏灸”,進入冬至,也可以開展“冬灸”。夏季天灸的目的是冬病夏治,提前打下根基,緩解冬季高發疾病的症狀。冬季針灸的一方面可以鞏固夏季針灸的效果,進一步增強體質,更可以直接針對冬季高發的疾病對症治療,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復發。

1月(季冬):氣溫低,防心腦血管急症。

進入隆冬季節,由於外在環境氣溫的降低,人體的適應能力有限,很多慢性病容易在此時發病。特別是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氣溫會影響血管收縮,太冷的天氣、溫差變化大等原因容易引起血管爆裂、血液凝滯,出現急症。到了氣候寒冷的一月份,養生重點要注意添衣保暖,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避免發病。

標籤:【馬年養生月曆】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