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不同炮製功效也不同 雞內金,俗稱雞肫皮,是家雞的砂囊內壁,此物藥源極廣,功效亦多,在臨床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作為一種常用藥,它的炮製方法頗多,因此產生的功效也不同。 《本草經疏》云:“肫是雞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故能“寬中健脾,消食磨胃。”(《滇南本草》) 其“味甘,平,性澀”(《本草備要》), “入脾、胃二經”(《本草再新》)。 在藥房裡,我們一... 2020年06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1 ℃ 次 閱讀全文
雞內金的作用和功效 雞內金的功效: 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消積滯,健脾胃。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痺乳蛾,牙疳口瘡。 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石,固攝縮尿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雞內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增加胃液分泌量和胃腸消化能力,加快胃的排空速率等作用。是一種很常用的中藥。雞內金的作用... 2020年03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雞內金 原料介紹 本品為雉科動物家雞的乾燥沙囊內壁。殺雞後,取出雞肫,趁熱立即剝下內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則難剝離且易破碎),洗淨,乾燥。 食療作用 性甘平、微寒、無毒,歸脾、胃、腎、膀胱經; 可消食健脾胃、消積滯; 主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痺乳蛾,牙疳口瘡。 炮製:揀去雜質,漂淨曬乾。炙雞內金:先將砂子放入鍋內炒熱,再把洗淨之雞內金放入鍋中,用文火拌炒至棕黃... 2013年02月2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