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全方位提醒 為了安度炎夏,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清淡飲食,但也不能拒絕葷菜 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於素食,因為素菜中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生素,但缺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 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絕... 2013年08月01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1 ℃ 次 閱讀全文
大暑怎麼過? 保持青春還得從養生入手 覺得很熱?很悶?甚至懶到不想化妝?別急,傳說中最熱的大暑明天才到呢,想要避暑又要美麗,讓我們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吧。現代科學發現,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夏季非常旺盛。中醫也認為夏季陽氣外發,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於是皮膚毛孔開洩,汗液排出,通過出汗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人們在炎熱的夏季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出汗、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等症狀,甚至被中暑、腹... 2013年07月3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職場女人注意飲食四大禁忌 職場女性因為工作繁忙,沒時間運動鍛煉身體,工作壓力大等多方面的原因,讓身體的健康常常處在危險的邊緣,為了讓她們更加的健康,小編建議職場女性要注意下面四大飲食禁忌,讓自己的身體更好。 職場女人要注意四大飲食禁忌,以下提供參考: 不要過多攝入脂肪:女性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減少脂肪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以防超重和肥胖。如果脂肪攝入過多,則容易導致脂質過氧化物增加,使活動... 2013年07月02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肺護肺正當時 傳統醫學以為,燥主秋令,且“燥易傷肺”,所以秋天來了,要以養肺護肺作為保健根本,為冬天減少呼吸系統疾病打好基礎。 肺為嬌髒 說肺是“嬌髒”,主要是描述它柔嫩,容易受邪的臟器。肺既惡暖,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與空氣接觸。外邪進犯人體,不管從口鼻吸入, 還是由皮膚侵襲,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便是傷風感冒,也往往會有咳嗽,闡明肺是一個柔嫩的臟器。 肺主氣,司呼... 2013年06月22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
防止熱病有什麼方法 為了增強體質,一些人在夏季高溫天氣仍進行體育鍛煉,對此醫生提醒說,群眾在鍛煉身體時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否則不但達不到鍛煉目的,反而會罹患“熱病”,嚴重者還可危及生命。 海南省人民醫院保健科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由於人們鍛煉時大量出汗可引起身體失水,使血容量減少,同時由於皮膚散熱需要,體表的血液循環大大增強,從而導致血壓下降;再加上頭部受熱過多,引起機體強烈反應,可... 2013年06月06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之道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熱的夏天常常出現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容易出汗、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等症狀,甚至被中暑、嘔吐、腹痛、腹瀉等疾病所困擾。為了安度炎夏,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清淡飲食,但也不能拒絕葷菜 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 2013年05月11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養生最關鍵的一點 一般來說四季均可補,但秋冬最佳。這是因為秋冬是陰長陽消的階段,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就會比其他時候要好,這好比一株乾渴的鮮花,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而秋冬養陰就好比傍晚澆花,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中醫認為,久病傷陰,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慢性腎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陰虛表現,養陰補虛是這類慢性... 2013年05月02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處暑氣節:最適合做哪些運功 強健的體魄,良好的體質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先天發育、飲食結構、醫療保健、生活環境、體育鍛煉等。從某些角度來講,健身鍛煉可以彌補先天不足。而運動保健也是取得健康最為簡便易行、最為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煉”。處暑過後早晚氣溫低,白天氣溫高。特別是經過幾場秋雨,氣溫有所下降,在經歷了炎夏的酷暑和濕悶後,人們倍感秋季的涼爽和舒適。宜人的... 2013年04月2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處暑氣節:祛暑防燥更重要 處暑(公歷8月23日,農曆六月三十)已過,日夜溫差將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養生專家指出,處暑時節後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現為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結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免發展為疾病。但同時專家也提醒,處暑後本市天氣依然悶熱,防暑祛濕仍然很重要。 秋燥易傷津虧陰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於&l... 2013年04月27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多病之秋切忌少言多飲 秋季是一年中由熱向冷的過渡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空氣濕度偏小,“肅殺之氣”易侵入機體,所以古人稱秋季是個“多病”的時節。 秋燥最常見 這個季節,能少說話就少說兩句,別老“誇誇其談,口若懸河”。別小看了這一點,它也能防燥呢。 所謂秋燥,就是指因空氣干冷而引發的頭痛、流淚、咽干、鼻塞、咳嗽、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 2013年04月22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