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讓你補腎一步到位 養生導讀:藥食同源、食療養生是中國老祖宗特有的養生智慧,女人身體不好,通過飲食調理除了滋陰、補血,補腎也相當的重要,女人補腎不一定要吃一大把一大把的藥,介紹一些中醫十分推崇的補腎食物,讓你補腎一步到位。 1、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斷各15克,豬腰子1對,白酒25毫升,蔥、味精、醬油、大蒜、姜、鹽、白糖各適量。製法:先將豬腰洗淨切成腰花放碗內,加白糖、鹽、酒;另將杜仲、川斷... 2019年12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長期使用果酸對健康不利 養生之道網導讀:果酸簡稱AHA,是從生果,甘蔗、蜜糖乳酪等提煉出來的有機氫氧基酸。曾有一段時間,含果酸的化妝品相當走俏,因為它不僅在去死皮方面具有相當功效,還能幫助去除暗瘡、淡化色斑,改善細紋。但有關專家表示,果酸僅能改善肌膚質地,並不能制止肌膚自然老化及完全去除深入底層的色斑,所以,不要指望使用果酸後,肌膚可以神奇地變得又嫩又滑,還設有皺紋。 長期使用果酸容易擴大曬傷機會長期...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前的小徵兆要瞭解 一聽說頸椎病的時候,我們總會特別地小心和謹慎,生怕就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但是你可知道,其實在日常中的一些細節故障,可能就是頸椎病的前兆呢?當你手腳容易發麻的時候,當你無緣無故頭痛的時候,這很可能就是頸椎病潛伏的徵兆! 經常手麻 小心頸椎病 對於年紀大,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危險因素的病人,如果突然發生半身手麻、腳麻,並伴有肢體一過性乏力的症狀,可能是中...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四虛」表明亞健康 妙招遠離亞健康 如今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小毛病,只是自己沒有發現,自己沒有引起注意而已,但並不是說明不存在。那麼,你的身體是不是處在亞健康狀態呢?下面就介紹幾個症狀,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1、【陽虛】 又稱陽虛火衰,是氣虛的進一步進展,陽虛表現為除有氣虛的表現外,平時怕冷、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洩等。 進補宜補陽、益陽、溫陽,補陽虛的藥物可選用紅參、鹿茸、杜仲、蟲草、...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大框眼鏡最傷眼?戴眼鏡需注意 養生之道網導讀:最近,網上熱傳配戴大框眼鏡或許可以令視力下降或者視野變小。傳言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原因是什麼呢?戴眼鏡還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這都值得大家去關注,下面小編就這些疑問為大家一一解答,讓大家更好地保護眼睛的健康。 一、大框眼鏡可傷視力 最近,網上熱傳配戴大框眼鏡或許可以令視力下降或者視野變小。傳言是真的嗎?據研究,最近幾年許多人到內...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5 ℃ 次 閱讀全文
女性體寒的症狀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女性體寒的症狀有哪些?長期處於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到生育、月經等,男性就會引發性功能障礙。女性體寒的症狀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 女性體寒的原因 雖然體寒不是一種疾病,但若無視體寒和低體溫的話,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危害。如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變慢等等。 1、運動不足 長時間伏案工作,長時間對著電腦懶得動的OL們,不但要小心體寒的到訪,還要防著頭痛和肩膀酸痛來湊熱鬧。運動...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煎好要趁熱喝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藥熬好了,快趁熱喝了吧”—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對病人說這句話。中藥煎好後需要趁熱喝嗎? 其實,中藥未必都要趁熱喝。對於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藥藥汁的溫度可以靈活掌握。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再喝,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和胃益脾...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3 ℃ 次 閱讀全文
附子是劇毒藥 古代宮廷秘密謀殺必備藥 附子是一味劇毒藥,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子根),大辛大熱,含有許多生物鹼類,如烏頭鹼、次烏頭鹼、中烏頭鹼等。 據《漢書》記載,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大將軍霍光的妻子想讓自己的女兒做皇后,想法謀害當時的皇后許氏。許氏分娩之後,霍光的妻子就脅迫御醫淳於衍利用服藥的機會進行謀害。淳於衍暗中將搗好的中藥附子帶進宮中,偷偷摻合在許皇后要吃的藥丸內。許皇后服藥後不久,即感到... 2019年1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教你怎樣判斷體內濕氣重 吃飯時,看食慾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噁心感,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 專家指導: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濕。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 2019年1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三招教您緩解胃痛症狀 養生導讀:胃部是我們體內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正常狀態下,它應該是不停蠕動,將食道送下來的食物絞碎。如果它的蠕動不正常,就會妨礙消化和吸收,令過量氣體積聚,形成胃氣。下面,小編三招教您緩解胃痛。 一、穴位按摩 內關穴: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按一按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中脘穴:位於肚臍... 2019年1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