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 養生知識網

 



精神養生健康秘訣之首

 精神養生健康秘訣之首
     “精神養生法,是指通過淨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動清除貪慾,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糾正錯誤的認知過程,調節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精神養生法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心理衛生保健法。”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璽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傳統養生學強調“形神統一”的理論。所謂的&ldq...



中醫保健之道 曬曬後背補陽氣

 中醫保健之道 曬曬後背補陽氣
   中醫認為人體的前為陰,後為陽,因此曬後背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同時在寒冷的天氣裡,曬曬後背,還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生活中常見到有些人,不論天氣冷熱都會手腳冰涼,在中醫看來,這是人體陽氣虛弱或氣血不足的表現。針對手腳冰涼,調理方法很簡單,平時曬曬太陽就能達到保健的目的。清代醫家曹庭棟在其老年養生專著中指出,“背為陽,心肺主之”,說明曬後背還...



5種情況易導致頭髮脫落

 5種情況易導致頭髮脫落
導讀:頭髮本應正常生長,但很多人都會遇到頭髮脫落症狀,其實有些病症容易導致頭髮減少、甚至嚴重到脫髮。以下為大家介紹5種易導致頭髮脫落的情況。 1、飲食紊亂症 減少食物攝入量,會導致頭皮血流量下降,進而影響頭髮正常生長,嚴重時會導致頭髮失去光澤甚至脫落。專家表示,脫髮很少是永久性的,但是保持平衡膳食,多攝入蛋白質,對防止脫髮非常關鍵。 2、貧血 缺鐵會導致貧血,紅細胞因此減少,頭皮...



人參與洋參進補有差別

 人參與洋參進補有差別
    人參與西洋參,皆系名貴中藥材,因補虛治病效果顯著,從而蜚聲世界。西洋參原產美國,人參產於中國,近年來,西洋參在我國引種成功之後,臨床應用日趨廣泛,但兩者在應用時還應有所區別。     補氣、固脫、生津、益智、安神,是人參的功效,臨床上多用來治療脾氣虛弱所致的神疲食少,腹脹便溏;肺氣虛弱引起的短氣喘促;心氣虛弱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及氣虛欲脫、氣...



秋季家庭養胃驅寒食譜推介

 秋季家庭養胃驅寒食譜推介
       養生之道網導讀:秋意漸濃,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輕易導致胃病復發。我們如何養胃呢?下面幾款美味靚湯對胃病患者有防治的作用,而且在秋季常吃一些具有養胃功效的養胃菜,對於我們脆弱的胃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 川貝母燉兔肉        1.川貝母燉兔肉 用料:川貝母15克,兔...



中醫養生調養進補之論

 中醫養生調養進補之論
1、中醫的養生觀的根本基礎是“中庸”,是以調節人體的內在的平衡和內與外界的協調為最高境界。 中醫在養生保健,治病調養的過程中,其根本的手段就是“辯證論治”,其應用原則即是“謹查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人體如果在健康的狀況下,體內的狀況,人體與外界適應狀況一定處於最佳的動態平衡,即陰陽平衡。反之則為陰陽逆亂,氣血失衡,則為病患。此恰恰符合古代...



火罐與負壓初探

 火罐與負壓初探
       早些時候,有位解剖學教授指出:人體內負壓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現代醫療研究和臨床實踐正在逐步驗證這一現象。 負壓存在於人體內的原理以及其與各種疾病的辨證關係等,都是較為複雜的學術問題,恕本文不在做贅述。其實負壓可以存在於任何特定的範疇之內,並起著相應的作用。人體內所存在的負壓與體外自然界的大氣壓力所呼應,共同規範了人體各部...



刮痧並非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並非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通過調整陰陽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機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開竅醒腦、舒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化濁的作用。 據介紹,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是感覺到疼痛難忍、刮得“慘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實這是錯誤觀點,刮痧並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



中藥煎服方法(煎服須知)

 中藥煎服方法(煎服須知)
一、煎法 中藥在煎煮時,首先應注意煎藥用具、煎藥水量、煎藥的火候及煎藥的方法。 1.煎藥用具:煎煮中藥最好用砂鍋、陶器、瓦罐,因其導熱圴勻,熱力緩和,鍋周保溫性強,水分蒸發量少,不易發生化學變化且價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鋁鍋、不銹鋼鍋、鐵鍋、銅鍋等煎煮藥物。 2.煎藥用水:煎藥用水以潔淨為原則,自來水、井水、純淨水、蒸餾水圴可。用水量多寡有多種計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測,煎藥時觀察...



中醫養生絕招腹部按摩法

 中醫養生絕招腹部按摩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不要懷疑,百歲老中醫孫思邈的養生一絕就是腹部按摩!常按揉腹部不僅可以去百病更能延年益壽!那麼腹部按摩手法有什麼?秋季養生如何按摩呢? 養生絕招腹部按摩法 腹部按揉能保健養生。在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一書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百歲老人孫思邈也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宋代著名的文豪蘇東坡,善於自摩丹田養生術,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