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進補9款食療方 黨參粥 原料:黨參10-1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黨參切碎,用溫水浸泡2小時,與粳米同人沙鍋內加水煮成稀粥,以參爛粥稠、表面有粥油為度,再加入紅糖。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頓服。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生津。 應用: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食後腹脹;肺氣虧虛所致的氣短喘促、自汗易感冒;氣血虧虛所致的面色無華、頭暈眼花、貧血及內臟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 2013年06月0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8 ℃ 次 閱讀全文
防暑養生飲品 中暑是可以通過飲食預防的。如在早晨比賽,早餐中應供給足夠的水和鹽,不宜過飽。耐熱能力較差的人,或者當身體疲勞、有病時,夏季不要參加劇烈運動。多喝防暑養生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幾種: 山楂湯將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公斤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涼後即可飲用。 冰鎮西瓜露將西瓜去皮、去籽、瓜瓤切成方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 2013年06月05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進補根據體質對症下藥 進入秋冬季節,中國人開始講究一個“補”字,食補也好,藥補也罷,都期待滋補品能讓自己“陰陽調和”、“正本清源”。專家建議,“補”雖然是一個“自發的,非處方行為”,但是由於個體差異不一,傳統中醫又最講究辨證施藥,“補”應該在專家指導下進行,切勿亂“補”。 大部分人認為只要是補品,則人人可吃。這種熟悉是片面的、錯... 2013年06月0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谷雨養生小貼士:海帶銀耳羹疏肝補腎 谷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個時節降雨明顯增多,空氣的濕度逐漸加大,要通過人體內部調節使內環境與外環境的變化相適應。此時,人體的消化功能處於旺盛時期,適當食用一些具有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不但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能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同時要注意,此時人體肝臟處於極其旺盛的狀態,要避免補肝過度,調養應以柔肝為主。 打太極拳養護肝氣 谷雨節氣,氣溫迅速回升,降水增加,濕熱交加,除了... 2013年06月04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20 ℃ 次 閱讀全文
大寒起居養生 大寒節氣天氣寒冷,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空氣乾燥,雨雪較少,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出一種持續“晴冷”的態勢。對老年人來說,本月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由於持續的低溫,使得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誘發高血壓和心臟病。乾燥寒冷的氣候,還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氣腫和支氣管炎。這些病症都會加重冠心病的症狀,並可誘發心絞痛。所... 2013年06月04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長壽之道 男要冷養 女要熱養 對於溫度的感知,男女一向不同:寒冬裡,女人棉衣緊裹,還是凍得手腳冰涼、瑟瑟發抖,男人穿著薄襯衣,卻仍然精神抖擻;炎炎夏日,女人可以頂著太陽逛街,揮汗如雨吃火鍋,而男人即使坐著不動也熱得叫苦不迭。 在醫學家眼中事實也如此。研究發現,男人怕熱,所以“冷”點的男人活得久;女人怕冷,所以“熱”點的女人更長壽。 男冷女熱是長壽之道 日前,澳大利亞聯邦老... 2013年06月04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谷雨養生就喝「谷雨茶」 谷雨茶清香,有詩云:“詩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後,其時適中。”朱權在《茶譜》中從品茶、品水、煎湯、點茶四項談飲茶方法,認為品茶應品谷雨茶。谷雨茶,是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 2013年06月0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治秋季腹瀉 中醫有妙招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的多發季節,其中多為飲食不注意而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對於這類腹瀉患兒,單純使用助消化藥是不夠的,應採用中醫中藥療法,往往可獲得事半功倍的療效。中醫講究辨證治療,對於不同的腹瀉要採取不同的藥物。 因為過食生冷,感受風寒引起的腹瀉,中醫稱為寒瀉,其症狀是發燒、腹痛腹脹、大便清稀、腸鳴。用藥可以選服藿香正氣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 患兒腸胃積熱,外受暑濕引起... 2013年06月03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防暑的必備藥品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藥物有: 仁丹: 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鬱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 能清暑散寒。適用於中暑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藿... 2013年06月03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谷雨養生健脾除濕是首選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潮濕的環境會對人體產生一些不適的影響。專家建議:谷雨時節養生最適宜健脾除濕。 此外,谷雨節氣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開始增多,人們普遍容易出現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這個時節也是各類關節疾病的誘發期。中醫專家提醒:谷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如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等,有這種病症的人要注意保養,一旦發病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對症治療。... 2013年06月02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