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養生 | 養生知識網

 



夏季小兒厭食多吃醋

 夏季小兒厭食多吃醋
夏季,因為天氣悶熱的緣故,孩子很容易出現厭食的情況。 有個辦法來改善孩子胃口,專家介紹: 如果在做菜時添加一些香醋、米醋等佐料,可使孩子胃酸變濃增多,起到生津開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食物消化的作用,從而增強孩子的食慾。 1、在做豬蹄、排骨、鮮魚時,適量加些食用醋,會使骨質中的碘、鈣、磷等營養物質最大限度釋放出來,溶入湯水中,便於完全吸收; (adsbygoogle = wi...



春季進補禁忌 阿膠類補品少服

 春季進補禁忌 阿膠類補品少服
冬蟲夏草都四季能服 冬蟲夏草的主要功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肺益腎,調補陰陽,其性溫和,一般情況下四季都可服用,不過隨著天氣轉暖,健康人服用量可以稍微減少。 冬蟲夏草煮水營養利用率很高,可以在水中放入3~6根冬蟲夏草後,用文火煮沸後喝下。等到蟲草水變淡,再把蟲草吃掉。 保存冬蟲夏草關鍵是要防蛀。最好將其分開來用塑料袋封好,放冰箱冷藏或冷凍室中。只要年限別放太久,一般不會變質。 阿膠...



冬季要注意避免現代居室病症

 冬季要注意避免現代居室病症
擋風避雨、驅暖御寒是居室房屋的原始功能。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居室裡度過的,因而居室氣候是一種與人體健康最密切的人造氣候。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種調節居室氣候的電器產品(如空調、加濕器等)已越來越多地進入尋常百姓家,居室氣候已變得越來越舒適、越來越不受自然氣候的制約。但和自然氣候相比,居室氣候只能算是一種“微氣候”。人的許多活動還必須在自然氣候下進行,而...



淺談「秋凍」養生

 淺談「秋凍」養生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懸殊。這時候,不要急添厚衣,應有意識地從事一些適宜的耐寒鍛煉,從而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秋凍”。不過,不同的人群、人體的不同部位、不同時間,要區別對待,不能一味都凍。 老人、嬰幼兒“秋凍”要當心 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波動狀態。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



夏至前後身邊需常備防暑藥

 夏至前後身邊需常備防暑藥
夏至前後,全國氣溫高、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悶氣短、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



夏至節氣的由來

 夏至節氣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



夏季節氣的養生精華

 夏季節氣的養生精華
在這個季節裡,人們開始愛打盹,原因是氣溫升高,空氣中濕度增加,體內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濕熱瀰漫空氣中,人們就會感到胸悶、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  6月節氣--芒種和夏至 六月是夏季真正的開始,包含有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 芒種時天氣開始炎熱,大自然進入典型的夏季。夏至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白天氣溫一般都在30度以上,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達到38度。在這個季節裡,人們開始...



脾虛咳嗽者 謹慎吃梨

 脾虛咳嗽者 謹慎吃梨
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陳秀華副教授說,因脾虛濕重而腹瀉的人和肺寒咳嗽且痰粘的人應該少吃養陰留濕的水果,否則會導致症狀加劇。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秋季吃梨可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解酒,用於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乾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應用於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症。但是,由於雪梨滋陰,陽虛質、痰濕質應少吃,脾虛以及寒嗽者則應該完全忌口,但健脾利濕的苡仁、白扁豆以及化痰的苦...



春季多吃粗糧 營養豐富給身體充電

 春季多吃粗糧 營養豐富給身體充電
1.薏米 推薦理由:薏米含有豐富的亞油酸、維生素,容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很好的效果。藥用價值也很高,有很好的防癌作用。此外,薏米還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 薏米吃法:薏米蓮子百合粥,是用薏米、去心蓮子、百合、粳米等燉成的,先將薏米、蓮子、百合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成粥,然後用適量的蜂蜜調味即可,具有潤肺止瀉,健膚美容作用。用薏米、白果一起煮...



夏至的民間習俗

 夏至的民間習俗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於民間重要的節日,稱為“夏至節”。有些地方,“夏至節”的熱鬧程度不亞於端午節。   據宋代《文昌雜錄》裡記載,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讓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娛樂。《遼史·禮志》中說:“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納涼,香囊可除汗臭。這一天,各地的農民忙著祭天,北求雨,南祈晴。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