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應該如何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之交,萬物華實。”夏天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夏季氣候炎熱,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此時要順應自然,注意養生,對防病健身、延年益壽是大有裨益的。 一、精神... 2013年11月29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警惕冠心病等幾種常見病 醫療氣象學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氣溫、氣壓、氣流、氣濕等氣像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是春季。由於氣像要素的多變,在春天常引起許多疾病的復發或增患新病。常見的有: 冠心病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個發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時風時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 風心病是風濕性心臟病的簡稱。主要是由於風濕熱反覆發作侵犯心臟引起的。常因寒冷... 2013年11月28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秋天如何做到潤喉清肝 秋季是指從立秋至立冬三個月,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市中醫院國家級名老中醫胡斌說,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氣溫逐漸降低,濕度逐漸減少,天氣忽冷忽熱,變化急劇。因此,飲食保健要以潤燥益氣為主。 秋季宜進補的飲食 胡斌說,秋天,氣候涼爽,這時五臟屬肺,食物五味中的辛味散肺氣之郁,飲食原則應以“甘平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秋... 2013年11月2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60 ℃ 次 閱讀全文
芒種節氣要養生 導讀:六月左右,將來迎來芒種節氣,這意味著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夏季將進入熱潮。養生之道網小編提醒大家,夏季養生應注意,衣衫常換洗,飲食宜清淡,喝點綠豆湯,提防熱傷風,注意養生細節,提前預防冬病。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 2013年11月2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專家 夏至防暑祛病多吃「苦」 養生之道網導讀: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至”。夏至雖表示炎夏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大約再過二三十天,就將迎來一年中最熱的天氣了。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夏雨隔田坎”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泉州市氣象台專家預報,本周天氣形勢變化不大,總體降水強度相對上周有所減弱,多陣雨... 2013年11月27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秋天防上火從飲食開始 辣椒在中醫裡被稱為“辛味食物”,具有很大的“發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因此,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氣虛的人不能多吃辣。”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表示,這類人多表現為體弱、乏力、易出虛汗。 秋天防上火從飲食開始 由於辣椒具有的發散作用,會使這類人大量出汗,虛上加虛。而平時屬於陰虛火旺者,易出現口乾舌燥、咽... 2013年11月27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飲食忌「隨便」 據河北醫大一院營養科主任李增寧介紹,夏天很多人感到食慾不振、四肢乏力,脾胃功能較差。這是因為夏天的氣候暑熱兼濕,膚腠開洩,出汗較多,加之人們喜食生冷寒涼之物,更易傷脾胃所致。 因此,專家認為,夏天飲食應以清淡、苦寒、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佳,避免黏膩礙胃難以消化的食物,概括起來應注意以下幾項: 飲食宜清淡:清淡飲食能促進食慾,可選擇綠豆、白扁豆、西瓜、蕎麥、大棗、牛肉、雞肉、... 2013年11月27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寒冬貪暖 帶來健康危機 冬季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並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利。入冬以來,點擊率最高的字莫過於“暖”,天寒地凍,暖和過冬自然是百姓最大的心願,冬季自然需要溫暖,可過度貪暖有時也會帶來健康問題。 過分燥熱易致“內火上升” 進入供暖期後,很多人都習慣緊閉門窗,以免影響室內熱度。這樣容易造成空氣不流通,室內燥熱難當,會導致人出現頭暈胸悶、皮膚... 2013年11月26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早睡早起 夏至睡眠不足易致頭痛 養生之道網導讀: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日。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這時候不僅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徵,保護陽氣外,還得注意“夏至—陰生”的情況。民間傳有夏至是“陰陽爭死生分”的說法。也就是說,儘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 清遠市中醫院的養生專家提醒,這個時節,除了注意消暑解渴外,情緒上應該盡量平靜,不應大悲大喜,飲食上還是要盡量... 2013年11月2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38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飲食如何做好滋潤進補 幾場大雨過後,氣溫也隨之明顯降低,早上陣陣涼風顯得有些涼意。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乾燥。因此,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謂燥勝則干,所以人常常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大便干結、皮膚乾燥的現象,因此秋季的飲食養生應以防燥養陰、滋陰潤肺為準繩。古代最著名的營養專著《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事實證明,多吃芝... 2013年11月2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