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 | 養生知識網

 



驚蟄養生:滋陰潤燥助健康

 驚蟄養生:滋陰潤燥助健康
       養生之道網導讀:今年3月5日至3月13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也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它從每年3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萬物出於震,震為雷,故為驚蟄。”驚蟄是指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蟄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蟲的時候,這時已經進入了仲春。 “驚蟄”是指鑽到泥土裡...



驚蟄節氣 保肝養脾

 驚蟄節氣 保肝養脾
      養生之道網導讀:驚蟄時節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我們的身體也應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保肝防病毒 驚蟄時,保養肝氣十分重要。中醫認為春季屬肝,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膽經脈也在春季最為活躍。如果在春季沒養好肝氣,肝臟功能或會失常,導致身體氣血運行紊亂,進而影響到其他臟腑器官。 “春季肝風、肝火妄...



今日立秋 教你秋季養生之道

 今日立秋 教你秋季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網導讀:8月7日是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歷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        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 高度不...



今日處暑 潤燥食補首選蓮藕

 今日處暑 潤燥食補首選蓮藕
       養生之道網導讀: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了,恰好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中醫認為,處暑過後,暑氣漸消,特別是早晚時秋涼的感覺漸漸明顯,養生要防燥、防寒,同時還得注意防暑。 食補首選蜂蜜          養陰:食補首選蜂蜜   處暑後,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



端午文化 習俗眾多

 端午文化 習俗眾多
養生導讀: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在享受端午的同時,也有必要瞭解些端午節相關的歷史知識以及一些民間習俗,以便能更好的將祖國傳統文化發展下去,現在一起來關注下這個節日文化吧。 一、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大雪節氣養生九原則

 大雪節氣養生九原則
養生導讀:大雪節氣馬上要來了,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這時天氣乾燥、濕度較低。中醫上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所以冬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也適宜進補養生。中醫提醒大雪節氣養生有9大原則四種注意,做到了可以讓你健康整個冬季。 一、大雪養生九大原則。 保暖護陽   1、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



大寒時節宜早睡晚起

 大寒時節宜早睡晚起
       養生之道網導讀:大寒節雖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但卻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2012年的大寒時間為2013年1月20日至2013年2月4日,做好大寒節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



大寒的由來

 大寒的由來
        養生之道網導讀: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因為大寒過後,就馬上到春節了,所以這時人們都會準備買年貨,除舊布新準備過年。大寒的天氣極冷,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關於大寒我們的瞭解也不是很多,下面就詳細的瞭解下大寒的由來吧。         大寒的由來:         大寒,...



搭配營養飲食 健康過聖誕

 搭配營養飲食 健康過聖誕
養生導讀:聖誕節來了,親人團聚,朋友來訪,豐盛的家宴為節日增添快樂與喜慶的氣氛。但同時也多少讓人有些不安:那些沒完沒了的聚餐團拜、走親戚、同學會……彷彿清晰地預示著“過剩卡路里”,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身材擔心起來。怎麼才能健康度過2013年的新年季,既享受生活、又對得起身材? 一、聖誕過的不是節,而是氣氛。 聖誕節並非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國人之所以喜歡它,主要是喜歡...



「三伏灸」 你做了嗎

 「三伏灸」 你做了嗎
         導讀:7月18日,“三伏天”的初伏,1000多名市民來到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做“三伏灸”,場面壯觀。起源於秦漢、創新於現代的“三伏灸療法”,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通過藥物對特定穴位的濕熱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以達到預防和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的目的,在這個盛夏受到福州市民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