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健康養脾 促進氣血循環延緩衰老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教你健康養脾 促進氣血循環延緩衰老

2022年02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脾胃好不好,直接可以看出來的就是你的進食和消化能力好不好。脾胃好的人,看上去就會顯得氣血充足、容光煥發,當然也就身體健康沒有各種困擾。反之,則會讓你整個身體都發“虛”。到底如何調養脾胃,我們一起看下去就知道。

藥物補脾

俗話說得好:“藥補不如食補”,對於平常健康人來說,總以食補為先。但對於年邁之人,或多之人,或體虛之人,往往“食補不如藥補”,或者說“藥補勝於食補”,因為藥物補脾之力畢強於飲食養脾

補脾藥物分為中草藥與中成藥。常用中草藥有黨參、太子參、人參、黃芪、白朮、茯苓、懷山藥、芡實、蓮子肉、黃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藥有四君子丸、補中益氣丸、香砂六君於丸、香砂養胃丸、參苓白朮散、資生丸、健脾丸、枳術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藥,若能在老中醫指導下選用,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以動助脾

中國古今許多養生家都提倡飯後散步緩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這的確是“以動助脾”的養護後天之道。千百年的養生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的確行之有效,頗多裨益。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家兼養生家,以自身實踐活到101歲。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點心飯後,出門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後,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緊接著又說:“食畢行步,踟躕則長生。”《攝養枕中方》還有介紹:“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也十分注重“以動助脾”的養護後天法。他在《老老恆言》中是這樣說的:“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步所以動之。琅環記曰,古之老人,飯後必散步,欲動搖其身以消食也。”由此可見,飯後緩行散步,是古代養生家實踐經驗的總結。

進食後,立即臥床休息睡覺,於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飽食勿便臥”,“食飽不得急行”之說法。食後便臥會使飲食停滯,食後急行又會使血流於四肢,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後緩緩活動,則有利於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這就是“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近代很多百歲老人的養生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從大量老壽星的實踐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絕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有飯後百步走的良好習慣。廣東梅山縣年逾百歲的古二妹,一生“生活規律,早起早睡,飯後散步,常做家務”。中國“龍行”功夫大師劉志清,生於1885年,年逾百歲,“習慣於飯後百步走”。革命老人徐特立活到91歲高齡,總結出四句養生之道:“基本吃素,飯後散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著名詩人臧克家,多災多,活到91歲,他始終堅持每日三步曲:清晨、午餐後、晚飯後,必去胡同散步,風雨霜雪無阻。被尊稱為“革命老大姐”的百歲老人帥孟奇,一生儉樸,她的養生口訣是:“飯後百步走,吃飯留三口”。實際上,這一極為寶貴的養生經驗,由於極為普通,極為平常,也往往極易被入們忽視去總結它了。至於有些學者反對飯後散步的說法,筆者真有一種“無稽之談,不屑一顧”的感覺,幾十年來,我每餐後即丟下飯碗,緩緩散步,已成習慣,十分舒適。

摩腹護脾

每當飽食之後,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養生家們的一種養護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後摩腹法是:吃飯以後,將手搓熱,放於上腹部,按順時針方向環轉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連續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有利於腹腔血液循環,還能治療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恆,對脾的運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孫思邈提出:“飯後即自以熱手摩腹”之後,後世養生家多有所沿用,實踐證明行之有效。

摩腹實為按摩保健法的具體應用。按摩是對身體局部刺激,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也就是明代養生學家羅洪在《萬壽仙書》中所說的“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的效果。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和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器官組織的功能,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食後摩腹,刺激腹部相應的穴位,尤其是脾胃經絡在腹部的穴位作用,使得氣血循經絡而運行,防止脾胃氣滯,暢達脾胃氣血,更加有助於增強脾主運化的功能,達到養護後天之本的作用。

艾灸健脾

中國傳統醫學裡有不少神奇的東西,怪不得近代偉人毛澤東曾經這樣說過:“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艾灸就是其中的寶藏之一。

《扁鵲心法》中指出:“夫人之真氣,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緊接著又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據史料記載:唐代藥王孫思邈常用艾葉溫灸足三里,後來活到101歲。《舊唐書》中亦說:柳公度年80歲,步履輕便,別人向他請教養生之術,他回答說:“吾初無術,但未嘗以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耳。”柳公度也是經常用艾灸氣海以防病延年的。《針灸集成》還記載:廣西有一人,“少時多病,遇一異人,教令每歲灸臍中,自後康健。”臍中即“神闕”穴,結果是“年逾百歲而甚健壯”。

另據日本《東崗捨筆記》云:三河國寶飯郡水泉村農人滿平,慶長七年生於該村,寬政八年,壽達194歲,於享保年間受慶賀,被征至江府,獻白髮,賜御米若干”《日本·文庫名家漫筆》中又說: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要推薦幾位長壽老人從橋上走過,最先走過的滿平及其一家三代老人,此時滿平已242歲。當問滿平何術致長壽時,答曰:“無他妙法,惟我家自祖先相傳,灸三里,其灸法:每月自朔日(陰曆初一)灸,至八日而止,年中逐月無間斷。灸數不同,法如下。右側:朔八壯,二日九壯,三日十一壯,四日十一壯,五日九壯,六日九壯,七日八壯,八日八壯。左側:朔日九壯,二日十一壯,三日十一壯,四日十一壯,五日十壯,六日九壯,七日九壯,八日一壯。灸之灼,謂之一壯,久為使人壯健。”

日本根據傳統中醫的古籍研究篩選有效的保健穴位:七八歲灸風門,可以頂防感冒、肺結核;到了十四五歲,灸三陰交穴,能使泌尿、生殖系統健康,還可以調攝女性月經,故三陰交亦為女子必灸穴;三十歲起到四十歲,灸足三里可以預防消化系統疾病,防止衰老,增強體質,預防一切疾病;對老人,還可以預防中風,是最好的長壽方法。對此,日本學者澤田健曾說過:“足三里,古稱長壽灸,日本民間有八日灸,即每月初一灸一次,每隔八日灸一次。”養生灸法普遍流傳日本民間,曾掀起過足三里灸的保健熱潮,甚至民間還有“勿與不灸足三里之人旅行”之說。

由此可見,艾灸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具有溫陽培元,補氣健脾,強壯後天,養生保健之功。因此,古代養生學家曾說過:“若要安,三里常不幹。”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艾灸法可以調節胃腸運動,血管舒縮,腎上腺等內分泌腺功能以及血液成分,增強機體的防禦免疫功能。艾灸法對於脾氣虛弱的中老年人,還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延年作用。

最常用的艾灸健脾穴位有:

足三里------為胃經合穴,全身四大總穴之一,經常用艾灸,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通經絡,和氣血的作用。

神闕------為任脈經穴,經常艾灸,可溫通元陽,脾胃健旺。

氣海------常用艾灸此穴,補元氣,暖脾陽,強壯後天之本,祛病養生延年。

 

 

標籤:【氣血】、【循環】、【延緩衰老】【促進】【養脾】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