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 | 養生知識網

 

A-A+

前胡

2021年11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前 胡

(英)Common HogfenneI Root

別名:土當歸、野當歸、獨活。姨媽菜,羅鬼菜,水前胡,野芹菜,巖風,坡地石防風,雞腳前胡,巖川芎;土當歸,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m。葉1回至近2回羽狀分裂,小葉柄的邊緣翅狀延長,最終裂片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5~13cm,寬2.5~5.5cm,邊緣有細而規則的鋸齒;莖上部葉片成膨大的紫色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小總苞數個,披針形;花深紫色,成近球形的小傘形花序,花梗絲線狀。果實卵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於山坡、林緣或灌叢、草地。主產江西、安徽。

采制: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採挖,除去鬚根,曬乾或低溫乾燥。

性狀: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少數支根,長3~15cm,直徑 0.8~1.7cm,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淺直細縱皺紋,並有灰白色橫向皮孔及點狀鬚根痕,皮部與木部易分離,皮部較狹,散有黃色油點,木部黃白色。香氣濃,昧微甘後苦。

化學成分:含紫花前胡甙(nodakenin)、紫花前胡素(decursin)、紫花前胡次素(decursidin)、印枳素(marmesin)、3’- 異戊酚- 4’- 0- 當歸酰- 3’,4’- 二氫花椒樹皮素(3’-isovaleroyl-0-angeloyl-3’,4’-dihydroxanthyletin)、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用於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咯痰黃稠。

1白花前胡,又名:姨媽菜、羅鬼菜(李宗防《黔志》),水前胡(《植物名實圖考》),野芹菜、巖風、南石防風,坡地石防風、雞腳前胡、巖川芎。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圓錐形。莖直立,單一,上部分枝。基生葉和下部葉紙質,圓形至寬卵形,長5~9厘米,2~3回三出式羽狀分裂,最終裂片菱狀倒卵形,不規則羽狀分裂,有圓鋸齒;葉柄長6~20厘米,基部有寬鞘,抱莖;頂端葉片生在膨大的葉鞘上。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傘梗7~18,不等長,無總苞,小總苞片條狀披針形,有緣毛;花萼5,短三角形;花瓣白色,廣卵形或近於圓形,先端有向內曲的舌片;雄蕊5,花藥卵圓形;子房有毛,花柱2枚極短。雙懸果橢圓形或卵圓形,光滑無毛,背稜和中稜線狀,側稜有窄翅。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野生於向陽山坡草叢中。分佈山東、陝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2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植物名實圖考》),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多年生草本,高70~140厘米。根圓錐形,棕黃色至棕褐色,濃香。莖直立,單一,圓形,表面有稜,上部少分枝。基生葉和下部葉紙質,三角狀寬卵形,1~2回羽狀全裂,1回裂片3~5片,再3~5裂,葉軸翅狀,頂生裂片和側生裂片基部連合,基部下延成翅狀,最終裂片狹卵形或長橢圓形,有尖齒;莖上部葉簡化成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總傘梗12~20枚,不等長;總苞片1~2片,卵形,紫色;小傘梗多數;小總苞片披針形;萼齒5,三角形;花瓣深紫色,長卵形,先端漸尖,有1條中肋;雄蕊5,花藥卵形;子房無毛,花柱2枚,極短。雙懸果橢圓形,長4~7毫米,背稜和中稜較尖銳,呈絲線狀,側稜發展成狹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野生在山坡路旁或叢林下。分佈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台灣等地。

前胡的生物特性

來源: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 dicursium(Miq.) Max-im. 和白花前胡P. praerupterum Dunn的乾燥根。

原植物

紫花前胡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200厘米;主根粗大,近圓錐狀,長5—9厘米,棕褐色或黃棕色,有濃郁的香氣;莖圓柱狀,具縱條紋,下部紫色,光滑,不分枝,上部被毛,多少分枝。葉根生和在莖上互生,葉片厚紙質,卵圓形,一或二回羽狀分裂,一回裂片3或5片,裂片復3—5裂,葉軸有翅,頂生裂片和側生裂片基部聯合,下延成翅狀,最後裂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1厘米,邊緣有規則的鋸齒,葉脈明顯;葉柄長10—20厘米,基部擴大,略抱莖;生於莖上部的葉常簡化成紫色葉鞘。花秋季開放,深紫色,細小,排成頂生或側生的復傘形花序,傘梗長3—8厘米,被毛;傘輻10—20條,紫色,密被毛;花瓣5,卵圓形,長約1毫米,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雙懸果橢圓形,長約6毫米,背稜和中稜呈絲線狀,稜間油管1—3。

    常生荒坡、山地路旁、草地或灌叢中。分佈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四川、廣東和廣西等省區。日本、朝鮮和蘇聯也有。

白花前胡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90厘米或稍過之;根粗大,圓錐狀,長3—5厘米,有分枝,棕褐色或黃褐色;莖圓柱狀,甚粗壯,淺綠色,有縱線紋,基部有多數棕褐色葉鞘纖維。基生葉和莖下部葉紙質,輪廓為三角闊卵形,有時近圓形,長5—9厘米,二或三回三出羽狀分裂,一回裂片闊形至卵圓形,二回裂片卵形至橢圓形,最後裂片菱狀倒卵形,長3—4厘米,寬約3厘米,基部楔尖,不規則羽狀分裂,邊緣有圓鋸齒;葉柄長6—20厘米,基部有闊鞘;莖上部葉二回羽狀分裂,裂片較小。花秋季開放,白色,甚小,排成頂生和側生的復傘形花序,無總苞片;傘輻12—18條,不等長,約1—4厘米;花梗長1—2厘米;花瓣5,長1.3—1.5毫米,頂端漸尖而內折,有明顯的中肋。雙懸果卵形或橢圓形,長4—5毫米,背稜和中稜線狀,側稜有狹翅,每稜槽有油管3—5條。

常生山地向陽荒坡或草叢中:分佈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和四川。在栽培中,選用白花前胡,白花前胡品質好。

采收加工:冬季莖葉枯萎至次年春季尚未抽出花莖時採挖,除去鬚根,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紫花前胡:主根較細,支根常不除去,根頭部有的有殘留莖基,莖基周圍常有膜狀葉鞘基部殘存。橫斷面近白色,皮部窄,木部闊,約占橫斷面1/2以上,且射線不明顯。氣微香、微腥、味淡,後苦辛。質較白花前胡稍遜。

白花前胡:根為不規則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稍扭角,根頭部粗大,下部有分枝或其中較小分枝被除去,長3—15厘米,直徑1—2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灰黃色,根頭部多有莖痕及維狀葉鞘殘基,上端有密集的環紋,下部有縱溝、縱皺紋及橫的白色皮孔。質較柔軟,干者堅硬,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淡黃白色,皮部約占橫斷面的2/3,散有多數棕黃的油點,形成層環紋棕色,木部黃棕色。氣芳香,味微苦辛。以粗壯、支根少、質柔軟、斷面木質部金黃色、氣香濃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辛、苦,微寒。歸肺、脾經。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用於風熱咳嗽,痰多氣喘,胸隔滿腔悶。常用量5—10克。

種子處理:霜降後,前胡種子逐漸成熟,把成熟的前胡種蓬採集來,曬乾、擦打,使種子脫出蓬殼,再過篩,風淨作種,所採的種子要充分成熟,否則,影響出苗率。

播種期:前胡的最佳適宜播種期較長,以當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最佳。

播種方法:整地:桑園、茶園播種前,用10%草甘磷每畝0.5kg,除去雜草, 深翻一遍基本整平,山核桃等山坡基地則不需要。

基肥:以園地的肥沃情況,每畝施含硫復合肥5—10kg,作為基肥。

施肥:前胡整個生長過程一般施肥3次,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施含硫復合肥5kg;第二次在立秋前後,每畝施10kg;第三次在白露前後,每畝施5一10kg;總的原則是前控後促。

除草:草害是前胡栽培中的最大障礙因子,結合園地管理,做好除草工作。

抗旱:前胡雖耐旱,但乾旱嚴重影響產量,灌溉方便的園地,要進行適當的澆水,一般3—4次,關鍵在8月到10月份。

除雄:在前胡栽培過程中,當雄株開始抽苔時需肥較大,要及時拔去雄株(它的根莖不能作為商品),促進雌株生長。留種地除外。

蟲害防治:前胡蟲害很少,只有在苗期做好蚜蟲防治即可。

采收與加工

最佳采收期:前胡的最適宜采收期在冬至後至第二年萌芽前,此時采收產量折干率最高,商品品質最佳。提前采收不但影響產量,而且更影響品質。

采收方式:用兩齒鋤挖 (不可用板鋤),將挖起的前胡剪除莖葉留根。及時曬乾,邊曬邊除鬚根。篩除泥土、雜物即可出售。

標籤:【前胡】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