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馬錢子的功效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馬錢子的功效,馬錢子,又名番木鱉、苦實、大方八、馬錢,為馬錢科馬錢的種子。馬錢子的功效有哪些?中藥馬錢子的功效,下面一起來看看。
中藥馬錢子的功效
馬錢子,味苦,性寒,有大毒。經炮製後入藥,有通經絡、消結腫和止疼痛之功效。種子極毒,主要含有馬錢子鹼和番木鱉鹼等多種生物鹼,用於健胃藥。中醫學上以種子泡製後入藥,性寒,味苦,有通絡散結,消腫止痛之效。西醫學上用種子提取物,作中樞神經興奮劑。
專家提醒,馬錢子不宜生用、多服久服;體質虛弱及孕婦禁服。過量中毒可引起肢體顫動、驚厥、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毒性馬錢子含有番木鱉鹼,成人用5-10毫克即可發生中毒現象,30毫克可致死亡。
根據傳統認識,結合現代實踐及有關基礎研究進展,馬錢子的功效作用可概括為如下方面:
1、補脾益氣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胃虧虛,健運失職。氣血生化乏源,形體失充,故而產生肢體蔞廢或肢軟乏力之症。馬錢子能明顯緩解各類神經病主所出現的肢體癱瘓或肌肉萎縮症狀,同時又能改善乏力、氣短、納呆、口淡等脾胃虛弱症狀,為治療脾胃氣虛所致竣痿之症的理想藥物。
2、健腦益智
“靈機記性在腦”故腦力貧乏則記憶衰減,思維遲滯,反應變慢。馬錢子能提高記憶力明顯減退或已出現癡呆的老年人的大腦反應能力、思維分析能力。明顯改善病人的精神倦怠症狀,亦能令以大腦易疲勞,思維遲滯,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表現的生理神經衰弱患者腦力充沛,思維敏捷,近記憶力改善。
3、滌痰開竅
痰濁壅寒,腦竅不開,神明失用,故而產生昏僕、抽搐。吐涎等癲癇諸症。馬錢子,性質毒烈。藥力峻猛,專擅攻逐搜剔伏於腦絡經髓間之痰濕濁毒,令絡道通,腦竅開,對痰濁閉竅之證的治療頗為有益。《醫林改錯》所載治癲癇方“龍馬自來丹”即為本品為主,配伍地龍而成。
4、通絡止痛
近代名醫張錫純認為,本品“其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力遠勝於他藥”,故對頭頸,軀幹,四肢百骸之脈絡拘急或閉阻不通所致之疼痛或頑麻症獨擅其能,具有突出的通絡止痛作用。如伸筋丸,即有較好的通絡止痛作用。
5、活血化瘀
馬錢子功擅疏利脈絡,開通閉結,有利於脈管內瘀血的化散,血流的暢行。神經系統疾病多為久病,頑症,每兼瘀血為患。如頸腰丸的活血化瘀作用即較明顯。
由於馬錢子的治療量與中毒量比較接近,用量稍有不慎,易引起毒性反應,故必須進行炮製。馬錢子的炮製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
馬錢子的炮製方法
歷代醫藥學家對馬錢子的炮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般認為士的寧是馬錢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有毒成分,馬錢子炮製質量的優劣,一般以炮製品士的寧含量作為標準,以降低療效差、毒性較大的馬錢子鹼含量為主要目的。傳統的炮製方法有砂燙法、油炸法、綠豆煮法、甘草拌浸法、童便浸法等。也有報道用炒藥機清炒法炮製馬錢子,現在人們多用砂燙法和油炸法。常用的炮製方法有:
1、甘草制:取甘草煎液稀釋,然後投入馬錢子,煮4小時,撈出稍晾,切成1.5毫米的薄片,80℃以下烘乾。
2、油炸:取市售麻油置鐵鍋內加熱,待油沸騰,投入馬錢子,炸至老黃色為度,取出瀝盡油,晾冷即得。
3、醋泡:取淨馬錢子,用清水浸2天,潤半天,切成1.5毫米薄片,用5%醋酸泡5天,取出後水漂,3天後撈出,晾乾,80℃以下烘乾。
4、砂燙:將淨砂子用武火炒熱,投入馬錢子,不斷翻動。炒燙鼓起,成棕褐色或深棕色,篩去砂子,放涼即可。
5、醋炙:取淨馬錢子,用醋拌均勻濕潤,待醋被吸盡後,炒干,取出放涼。
馬錢子炮製後入丸、散,每次0.2-0.6克。大劑量0.9克。外用,適量,研末撒,浸水,醋磨、煎油塗敷或熬膏攤貼。內服,如按其成分番鱉鹼(士的寧)計算,一次量控制在6毫克為宜。內服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加至患者感覺肌肉有一過性輕微顫動為取佳有效量,此反應也表明不可再加量。
馬錢子毒性大,使用馬錢子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