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 解決你的痛經煩惱
養生之道網導讀:有月經是一個女性有了身育能力的表現。那麼,大多數女性的經血多,痛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痛經的時候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才能緩解呢?下面,就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專家是如何解說的吧!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
中醫解讀:女性到了14歲左右,“天葵”成熟並發揮作用,使任脈通暢,衝脈氣血旺盛,表現為月經按時來潮,開始有了生育能力。
痛經血塊多 多因受了寒
女子天葵,現在多稱其為月經。月經不調是如今很多女性的通病,或痛經,或血塊多。“門診上常會碰到這類病人,多是受了寒或血瘀。”第三軍醫大學 新橋醫院中醫科主任晉獻春教授說,寒則凝,有的血液還呈暗紅色,非常黏,吹了空調、吃了冷飲、身體受了涼都可能造成月經中出現血塊。“很多女性痛經的時 候,還會發現小腹比較涼,這就是受了寒的表現。”
除了受寒,血瘀或氣虛也會引起上述症狀。氣虛的女性由於體內“氣”不夠,子宮內膜該脫落的時候,沒有力氣推動它,因此就會“淤”在哪裡,這類患者通常在經期少氣無力,肢體疲乏。
“溫”得好則月經順
很多痛經的人用暖水袋貼著小腹就會好一些,為什麼?因為溫則行,凝固了不順暢,但暖和之後自然就會脫落並排出。
平時除了吃的用的不要接觸冷的外,腳底的保暖也很重要。“寒從腳下起,腳最容易受寒,並將寒氣送到全身。我看到病房的病人光著腳,都會讓他們把襪子穿上。”晉獻春教授提醒,一層棉擋一層寒,有痛經史、血塊多,血色暗紅的女性尤其要注意,隨時把襪子穿上。
此外,可以在月經前1~2天開始,喝些薑湯、紅棗水、紅糖湯等,提前暖一下可以緩解症狀,期間也可以服用。若是血瘀的女性,還可以泡些山楂水化瘀。
不過,月經量較大的女性不要吃紅棗、山楂等,可以用薑湯熬水多泡腳。總的來說,就是要以溫為主。
血塊太多 警惕子宮內膜異位
若是偶爾出現血塊,不需要太在意。但若總是有血塊,且痛經非常厲害,就要當心是否患有子宮內膜異位、腺肌症等。因為這類患者由於子宮內膜分佈不均勻、不平整,經期常是一大塊內膜的脫落,從而出現血塊,可以通過B超查出,有人流史的女性尤其需要注意。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女性痛經
專家指出,在治療上,中醫將痛經大致分為四種類型。根據不同症狀,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腎,意思是月經病和腎功能有關,和脾、肝、氣血、衝脈、任脈、子宮也相關。”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陳艷說,中醫認為痛經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虛證,即“不榮則痛”,是由於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造成的,這類人平時應注意調補,補氣養血或滋補肝腎。二是實證,即“不通則痛”,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這類人宜祛淤止痛。
氣滯血淤:
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小腹脹痛、乳頭觸痛、心煩易怒,經量少或行經不暢等。應服具有舒肝理氣、化淤止痛作用的藥物。食療可以用益母草煮雞蛋。
氣血虛弱:
經期小腹綿綿作痛,月經量少,色淡質薄,神疲乏力,面色蠟黃,食慾不佳,大便溏瀉等。應服具有益氣補血止痛作用的藥物,如烏雞白鳳丸,還可多吃羊肉。
陽虛內寒:
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月經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軟,手足不溫,小便清長等。應服有溫經散寒,養血止痛作用的藥物。比如紅糖薑湯,對寒性痛經就非常有效。紅糖具有補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薑有補中散寒、緩解痛經的功效。二藥合用,能補氣養血,溫經活血。
肝腎虛損:
月經乾淨後1—2日出現腰酸腿軟,小腹隱痛不適,或有潮熱,頭暈耳鳴等。應服具有益腎養肝止痛作用的藥物。或是多吃點川芎丹參煲雞蛋。
此外,目前臨床上還有一些治療痛經的中成藥對婦女身體虛弱、經期腹脹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都有較好的功效。
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主要是運用傳統推拿方法,其特點是經穴按揉法和摩腹療法。脊柱推拿配合傳統推拿治療,其特點是腰椎改良斜扳法、腰骶擦法與經穴按揉法、腹部摩法相結合,具有更好的臨床療效。
診斷標準
1.經前或經期出現週期性的下腹痛兼痛引腰骶。
下腹痛並放射痛至腰骶部,挺腰不直或腰脊柱側彎;或下腹痛和腰痛隨體位改變而加重,腰棘突偏歪、棘突棘旁有壓痛。
嚴重時伴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涼、噁心嘔吐、腹瀉,甚至因劇痛暈厥。無腰部急性損傷史。
2.婦科及B超檢查
婦科及B超檢查排除盆腔器質性病變。
3.好發於青年未婚女性。
適應證
功能性痛經(主要適宜於實證痛經,即中醫辨證為氣滯、血滯、寒滯或熱滯)。
一般為16~25歲,未婚,月經週期基本正常,經前或經期第1~2天下腹脹痛或冷痛,常伴有腰痛腰酸及挺腰不直者。
禁忌證
繼發性痛經(繼發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症、盆腔炎症、子宮頸狹窄等)。
技術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驟
分為解痙、調整、通絡、化瘀四個步驟。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痙攣(解痙)
患者呈俯臥位,在腰肌痙攣(或棘突偏歪)部位、腎俞穴和八髎穴,施以輕柔的手掌按揉法,約5分鐘。
2.改良斜扳法調整腰椎後關節(調整)
1患側下肢屈曲髖膝,健側下肢自然伸直,醫者面對患者而立;醫者一手置於患側肩前部,另一手肘部置於患者髂部,手指置於調整節段棘突而定位。
2腰部小幅度緩慢旋轉至腰椎最大活動度,並使調整節段處於扳動支點位,再給予3°~5°的手臂常規推扳力,常聽到“喀噠”腰部彈響聲(或雖無彈響聲,但手指感到後關節錯動感),提示調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經絡(通絡)
患者呈俯臥位,在腰肌痙攣(或棘突偏歪)部位、腎俞穴、大腸俞、八髎穴等,施以直線擦法,以腰骶部位有透熱感為度。
4.小腹部位理氣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臥及屈膝屈髖位,在氣海穴、關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約5分鐘;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約20分鐘,以小腹部位有透熱感為度。
二、治療時間及療程
經前2周開始治療,隔日1次,每週3次,每次30分鐘。連續3個月經週期治療。
三、關鍵技術環節
1.使第4腰椎關節突關節等調整節段處於扳動的支點位,並實施兩手相反方向3°~5°的手臂常規推扳力。
2.在腰骶部大腸俞與腰陽關的橫向連線上,上、次、中、下髎即八髎穴的縱向連線上實施“直、長、勻”擦法。
3.在臍下的小腹部實施不間斷的全掌摩法,直至小腹部有透熱感。
四、注意事項
1.飯後1小時內接受推拿手法操作,會引起胃脘部不適。
2.推拿操作前宜排一次小便,若留有小便甚至膀胱充盈則推拿操作時會感到不適。
五、可能的意外情況及處理方案
1.可出現皮膚刺激性疼痛,尤其是首次推拿後容易發生。初次推拿後若不刺激皮膚一般就沒有皮膚疼痛感。若皮膚疼痛感明顯,可用溫熱水沖洗而緩解,也可不用任何處理,1~2天後該皮膚刺激性疼痛就自行消失。
2.正值經行腹痛而經血及血塊滯而不下時,手法治療後可使瘀滯難下的經血過快而下,少數患者可出現冷汗、面色蒼白等輕度虛脫現象,應及時停止推拿操作,並使患者仰平臥、保暖、詢問情況以及觀察心率血壓等,對症處理。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中醫治療痛經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這樣可以使你的痛經痛的程度減輕,也是有利於你的身心健康的。所以,當我們出現痛經的時候不妨就可以試試看以上的方法哦,對你有用哦!
標籤:【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