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神養生法 捨小欲懷大欲
養生之道網導讀:慾望,主要指想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它是世界上所有物質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所以,人沒有慾望是不可能的。那麼慾望和人的養生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獨特的養生方法——慾望養生法。
養生的流派
自古以來,養生之道素為百姓所重視。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這段歷史時期,我國學術界產生的著名學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學術思想方面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相應興起,不論在養生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很大的發展。
儒家養生,注重“德仁修養”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我國養生大師之稱,他的理論為養生學說奠定了基礎。劉國安介紹說,孔子有雲“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裡的三戒,即是根據人的年齡不同,生理特點不一樣,而提出的具體養生方法。
道家養生,主張“虛之道”
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
“虛”為道家養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虛其心”,莊子言“虛無”,宋子言“虛其欲”。虛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虛者,萬物之始也,故虛可以為天下始。”又曰:“虛而無所謂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虛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育萬物,虛為萬物之始,始者,物之初也。生之本,本乎自然,善養生者,當從虛中悟出生的道理來。總的來說,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謂“返璞歸真”、“清靜無為”的處世哲學,一方面又提倡養生,希望能夠“長生久視”、“壽敝天地”。所有這些思想,促進了他們對生命來源的探索和衛生保健的探究。
先秦雜家養生,強調“動”字
呂氏春秋》是先秦雜家學派的代表作。其中云:“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何為害?五味太過,五者充形則生害,此其一,乃飲食為害;七情太勝,過勝則傷神,乃情志為害,此其二;六淫太過,太過則傷精,乃六淫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無過。自然神安而形壯,年壽很長。”同時還有“動形以達郁”,即認為人之精氣血脈以通利流暢為貴,若郁而不暢達,則百病由之而生,如《呂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從而明確指出“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管子養生,認為“精存自生”
管子認為“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故主張存精以養生,如他所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臟以為泉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體方法,其曰:“愛慾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摧,福將自歸。”此即為節欲存精。
國醫釋讀慾望養生法
積極、正確的慾望對養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為人類事業發展而生的慾望,乃為慾望之大者,為浩然正氣,對養生具有莫大的好處。
因此,把握好慾望的大小關係,捨小欲、私慾而懷蒼生之念;做好“求”與“放”的平衡,入世卻寵辱不驚,正是養心正道之所在。
孟子曾提出“養心莫善於寡慾”,是說人不可沒有慾望,但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過分的要求。強調了清心寡慾、精神調攝的重要性。不但孟子如此,荀子也是,《荀子·正名》曰:“欲不待可得而求者,從所可。”意思是,欲是人生固有的,既不可貪得無厭地縱情任性,又不可去、止,要“從所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滿足慾望。
在中醫養生學中,經常會提到節制慾望的理念。確實,慾望太多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大的。老子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說,罪過莫大於慾望膨脹,禍害莫大於不知道滿足,凶險莫大於慾望得以放縱。所以,知道滿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遠的富足。
此外,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裡也說:“常人不得無慾,又復不得無事,但當和心少念,靜身損慮,先去亂神犯性,此則嗇神之一術也。”意思是說,人是血肉之軀,是有情有欲的,要斷絕它做不到,也不必要,但需要節制它,這是守神的一種方法。
誠然,慾望過多對養生極為不利,但我們也要區別對待。鄧鐵濤教授認為,對人體有害的是那些私慾、小欲,為人類事業發展而生的“大欲”則是一股浩然正氣,對養生具有莫大的好處。因此,我們要把握好慾望的大小關係,捨小欲、私慾而懷濟蒼生之“大欲”。
中醫養生學認為,立志養德是精神養生中的調神養生法之一,即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一環。中醫還認為,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達大度,有利於神志安定,氣血調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能夠達到養生的效果。與此同時,現代生理學和生物信息反饋療法研究證明,堅定意志和信念,能夠影響內分泌的變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有益於健康長壽。
戒除7種不良心理
中醫認為,小欲、私慾傷身,而要想節制這些慾望,達到養心之目的,必須戒除以下幾種不良心理:
1.自私心理
私心太重,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世上的好處自己撈完才心甘,否則就怨天怨地。有這種心理,整天勞心傷神,寢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2.嫉妒心理
“人比人,氣死人”,任何方面都不容別人比自己優越,這種心理所產生的行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鄰里和家庭之間產生摩擦,也易使自己整天處於焦慮煩躁之中,傷心勞神,危害健康。
3.貪婪心理
重財重利,貪慾無度,勞心傷脾,則百病叢生。
4.陰險心理
心胸狹小,心機陰險,以整治他人為樂。這種品性陰險的人,不但生活不能瀟灑輕鬆,而且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5.憂鬱心理
抑鬱寡歡,思緒重重,歎老悲老。殊不知,“怕老老得快,歎病病自生”。此心不除,疾病更易纏身。
6.懷疑心理
對親朋好友和同事,缺乏起碼的信任和尊重。須知疑心過重是導致家庭失和、人際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
7.回歸心理
總沉湎於往事的回憶中,倚老賣老,看不慣一切新生事物。此心不除,就會落伍,形勞精虧,積慮成疾。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慾望是幸福的敵人,所以知足者常樂。調查表明,不與別人比高低所帶來的幸福是高收入所帶來的幸福的5倍。控制好自己的慾望,養生而不傷身。
標籤:【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