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注重整體和諧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生注重整體和諧

2019年10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整體性是中醫思維的最突出特徵,是中國傳統養生保健文化重整體和諧的系統自然觀在中醫學中的體現,是中醫學對人體疾病診斷、施治的出發點。中醫學的整體性思維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把人體的五臟六腑等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繫、制約、作用、影響並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機系統;二是把人體臟腑變診治與地理環境、氣候、四時變化等自然因素聯繫起來進行考慮。對於養生保健,這兩大方面可分作如下三點來敘述。

一、人體各臟腑是相互聯繫的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及五官(舌、口、眼、耳、鼻)、九竅(口、雙眼、雙鼻孔、雙耳竅、前後陰—肛門和泌尿生殖道)等構成的一個複雜系統,這個系統中的諸要素有著極其複雜的聯繫,它們的生理功能及理變化絕非各自為政,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每一要素與其他各因素都存在著聯繫,因而形成一個複雜交織的立體網絡。

現僅以五臟之間的相互聯繫為例作簡單說明。中醫認為,五臟分屬金、木、水、火、土五行。其間存在相剋、相生的關係:五臟之間的相生,即相互資生、助長、促進,從中可以看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五行之間的相剋即相互克制、制約、抑制,從中可以看出,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這樣,五行各要素之間就存在“生我”,“我生”,“克我”,“我克”這四種基本關係(有人說還有“類我”,因而共五種)。以脾和肺的關係為例,二者分屬土和金,土生金,如脾有病,則對肺的資生作用減弱,故有些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也常易得肺病或其他呼吸道病。

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是,五臟之間的相剋、相生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即“克我”者可以“我克”,“生我”者也可以“我生”。肝克脾,脾似乎不能克肝,但肝卻可以克腎,而腎又克心,心又克肺,最終肺又克肝。顯然“相生”亦然。這正像人們常說的老鼠怕貓,貓怕大象,大象怕老鼠一樣。

二、人體各要素是可以相互映像的

人體要素的相互映像包括兩層意思,一是體表的五官、九竅和形體(筋、脈、皮毛、肉)組織能夠映像體內五臟的機能或病變,即“髒藏於內,像見於外”。二是許多形體或五官元素具有“類整體”的結構,是一個個縮小了的人體。

基於第一層意思,中醫可借人的體表徵候,診斷體內五臟的病患。如“心主身之血脈”,即心的功能可以通過脈象較容易地反映出來,心血強盛,則脈多和緩有力,節律調勻;若心氣虛或心血少,則脈象多細弱無力。另有“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心為五行之火)等說法,心氣盛、心血足,則舌質紅潤光澤,活動靈巧,心火旺則舌尖紅或糜爛疼痛;又如“腎生骨髓”、“齒為骨之餘”、“腎者,其華在發”等理論,說明腎臟功能可通過人的骨骼、腰脊、頭髮等相對外在的因素來反映。腎氣旺盛,精髓充盈,則精神充沛,骨骼健壯,動作有力。腎臟虛虧,則精髓虧耗,骨營養差,往往引起肢體痿弱無力,腰脊酸痛,拖腳不起等。另外,頭髮稀疏枯黃,早白或脫落往往也是腎臟虛虧的外在表現。

基於第二層意思,中醫可對人體疾病進行有效的針灸、按摩施治。人的四肢、手指、腳、面部、耳朵等實際上又是一個個縮小了的人體。即許多人體器官具有“全息性”的結構。不妨觀察一下人的耳朵,彷彿一個倒臥在母腹中的嬰兒,這個“嬰兒”身體各部位與人體有很好的對應關係(即所謂“十二經皆通於耳”,“耳為宗脈之所聚”)。人體臟腑的疾病可以通過對相關穴位的針灸得到治療,這便是中醫的耳針穴位體系。

同樣,人的臟腑疾病可以在每一個相關部位有所反映,對相關部位進行針灸或按摩可以醫病。以第二掌骨側為例,從上到下依次分佈著頭至足的十二個穴位,如果按各相關穴位,某點發生疼痛,則說明有關臟腑有問題。

反過來,如果某臟腑發生病變,按摩或針灸相關穴位即可醫治疾病。進一步說,每一個穴位點上又可以詳細分出更多穴位,並且根據人體表裡相映像原理,對體表穴位的針灸也可醫治體內臟腑疾病,如由於“心開竅於舌”,故對有關“舌穴”的針灸、按摩有利於心疾的醫治。

三、人與自然不可分

中醫不僅把人體各要素看作是密切相關的,而且把人與自然界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天地相應”,“天人合一”等是對這種養生保健觀念的扼要概括。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自然條件(氣候、地理、植被、氣溫等)的變化,必然引起人體的反應。如果自然條件的變化超出了人體正常生理調節所能耐受的限度,人與自然的統一關係就遭到破壞,因而發生某些病痛。

《內經》說:“天暑衣厚則腠理(皮膚紋理及皮下肌肉的空隙)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意為,春夏氣候較溫暖,人體皮膚鬆弛,血管舒張,氣血津液多流向體表,故易出汗,小便少;秋冬氣候寒涼,人體皮膚緻密,血管收縮,故汗少而小便多。《靈樞》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髒,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醫學非常重視人體及病變的節律探究,並將之與自然界四季變化、白晝更替密切聯繫起來。

中醫還認為,地域環境的變化是影響人體生命活動的另一外在因素,同一種疾病,由於病人所處地域不同,往往會有不同的誘因,例如同是哮喘病,如病人來自北方,就可考慮其氣候(寒冷)誘因,如病人來自南方,則無需考慮氣候因素,應多考慮其“虛喘”(勞累過度)或“熱喘”(中毒)等其他的可能。

中醫還注意地域性疾病——“水土病”問題,如《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就總結了我國東南西北中五個地域的人民的一般生理病症特點和治療法則,指出東方之域,魚鹽之地,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為癰瘍,其治宜砭石;西方砂石之地,其民華實而質肥,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指作用強烈的藥物,如促排泄的毒藥);北方為閉藏之域,其民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法、熨法(一種溫熱的治療方法);南方陽光充足,其民多皮膚緻密而色紅,病症多痙攣麻痺,其治宜針刺;中央地平多濕,其民食物較雜,其病多痿弱發寒熱,其治宜多用按摩氣功。

標籤:【和諧】、【整體】、【注重】【中醫養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