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醫養生 與閻王「擦肩而過」 | 養生知識網


 

A-A+

做好中醫養生 與閻王「擦肩而過」

2019年10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文化現象。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養生秘方都是根據中醫養生來配的。所以說,中醫養生是我們養生的根本。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醫養生該做到哪些!

女性冬季養生
女性冬季養生

善待自己是養生的根本

在養生保健中,傳統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因此人的生命要符合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大自然也就是“天”,天的順序體現在哪裡呢?就在這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輪迴中。

“冬”《說文解字》對動的解釋為:“四時盡也”。就是一年四季的終結。萬物都冬眠了,大地上什麼也沒有了。

“冬”在後來的演化中的下面加了兩點,象徵為“冰”。冬天結冰了,萬物終結了、凝聚了。凝聚是冬天的特性。

冬季養生重在一個“藏”。

《黃帝內經》中形容冬天是:“水冰地坼。”(坼音che)水本是主散的,但冬天像水這麼散的物質都結冰了,就是該發揮它的收藏之性了;地坼就是地都開裂了,好東西全都藏在地下去了。大自然在冬天把“藏”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人的生活也應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冬季養藏。

養“藏”就是要收藏住,有一句成語“養精蓄銳”養精蓄銳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在來年春季生發。冬季的收藏要注意的是;

一,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先從睡覺談起。冬天的睡眠要盡可能的早臥晚起,就是早點睡,晚點起。

冬天早點睡是為了盡量收藏,晚點起是為了避免無謂的耗散。“必待日光”的意思就是一定要等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再起床。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天地的陽氣也生起來了,人的陽氣這時才能讓他生發起來 。這就是順應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決定作息的時間。

二,冬不爐,夏不扇

古人有:“冬不爐,夏不扇,”的說法。中醫養生的原則是:夏天我們應該拚命地去出汗,不要怕熱;冬天不要過分的靠近爐火。過分的接近爐火屬於“擾乎陽”。因為我們冬天養生的目的就是讓身體內的陽氣不要宣洩出來,保溫就可以了,不能太熱。現代人的屋內都有暖氣,暖氣也不能開的太熱,冬季保暖要注意尺度;就是保證溫暖,不能操熱。

《黃帝內經》中提到冬季養生要“去寒就溫”,還提到“無洩皮膚”。就是不要過分的開洩皮膚,因為人體氣機的宣散都是從皮膚出去的要收斂,不要大量宣洩。中醫講的皮膚包括“皮和毛”皮主收收斂。毛主宣散,對於人體而言,要收斂大於開洩。所以冬天養生還要注意,“冬不安蹻”就是冬天不可以經常去做按摩,拔火罐,刮痧,頻繁的洗澡,過多的出汗。因為這樣會使氣機過分開洩,損傷人的陽氣。

中醫養生學的原則是固攝根本,何為根本?人的五臟就是根本,要先保五臟。我們的生命之本全靠五臟的運化支持著我們人的一切行動,五臟的運化又全靠“陰陽二氣”,若心氣不足,事情就想不明白;若肝氣不足,人就缺欠理智。所以養生的原則是先固攝根本。

三,沒事偷著樂,喜怒不外露

《黃帝內經》裡有這樣的論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志”就是情志,也就是腎精的問題。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我們把腎精收藏好,收斂好,既不可太過開洩,但也不能藏得過大憋住了,是個若有若無、若其若伏的微妙狀態。

如何把握呢?

“若有私意”就好像心裡有個小秘密,“若己有得”秘密只能藏在心裡不能表現出來。比如;一個懷孕的女人,肚子有個寶寶,就是“若有私意”心裡美滋滋的感覺,然後呢,就是“若己有得”心裡有個寶貝,但你不能到處渲染,不能逢人就說我懷孕了,看我的肚子有個小寶寶。

喜怒不形於色是腎精足的表現。腎精足就能夠藏得住,就不會太外洩。一個人如果腎精不足就收斂不住虛火,這樣的人愛發脾氣,心煩,叫喜怒形於色。所以,冬季養生就是要養好我們的腎精,控住情緒,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四,冬季艾條灸肚臍

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我們可以通過用“艾條”來灸肚臍上的“神闕”穴的方法來養生,來激活人的陽氣,用以增加人的免疫力來養生。

古人認為:人一出生。臍帶一剪斷,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所以肚臍叫“神闕穴。”中醫認為:肚臍腹部為太陰,屬陰性,用熱性的艾草熏灼可以加速皮膚血液循環,使人體的氣機得到生發。這樣有利於冬至一陽生。培養人的陽氣,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可以使來年不生,少生。艾條灸肚臍還可以治療老年人腹瀉,中氣下陷等很多疾病

冬天養心。心為火,冬天表現為腎水。水克火。那麼冬天主要是是養心的。養心就不能生氣,要意守丹田,生活要有規律。

四季都要固攝腎,也就是固攝我們的元氣,任何時候都不可傷腎,因為元氣藏於腎臟。

這就是中國古代冬季養生的一些要點。

中醫養生:腹部揉揉 健康長壽

中醫專家指出中醫按摩腹部對健康是很有利的,經常按摩腹部能讓你更加長壽。

按摩的優點非常之多,簡單易學,而且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放鬆身體的同時還可以起到保健作用。我們常按的部位可能就是腳部、腰部和頸部,其實還有一個部位我們應該好好重視,那就是腹部。

中醫按摩腹部讓你更長壽

其實,腹部按揉在中國的歷史上早就已經存在著這種按摩方法了。

《黃帝內經》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名醫孫思邈也曾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這些醫學寶典和中醫名家早就已經提出這個養生妙法了。

可是,要怎麼按揉自己的腹部才能起到相應的養生作用呢?養生,可不是說按就能按出來的,需要講究技巧和小竅門的。下面,就跟著小編去聽聽中醫怎麼說吧。

按摩有拿捏、按揉等手法,建議可用手掌的大魚際來按摩缺盆穴,同時用手指按摩肩井穴。

按摩時一定要輕柔,力量要適中,以舒適為主,不要用力過猛,否則可能會損傷到肌肉組織。

這種操作每天只需做一次,一般選在晚上比較好,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另外,養生專家強調,在操作之前,配合一些熱療法,效果會更好。

如用熱毛巾敷,對肩部進行淋浴、泡浴等。時間也不要過長,20分鐘足矣。

還可以配合進行一些肩臂的活動,如擴胸運動、上舉或托舉動作、頭部上昂輕轉、牽抖肩臂(需家人配合)等,但動作一定要輕柔,三五次即可。

按摩後要注意適當休息,避免寒涼刺激,更不要再度損傷。

中醫養生專家特別提醒,按摩這種外治療法也有禁忌。

如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有嚴重損害的,患有皮膚病、傳染性疾病、精神病、腫瘤、骨折、外傷、燒傷的都需要小心。

選用正確的中醫按摩手法按摩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何做好中醫養生

注意一:節飲食

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內經》對飲食不節的危害,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簡少”,“常宜溫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等常識外,還對飲食方法、飲食衛生重筆描寫,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語”,“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這對避免損傷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預防傳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注意二: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煉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常活動筋骨以祛病延年

注意三:順性情

指要健康長壽,須按年齡規律自身頤養。孫思邈分析老年人說:“人年五十以上,陽年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後,與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這就告訴我們,人在進入老年期後,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形態的變化,我們要愛護、體貼老人,順其性情以調之,以利他們盡享天年。

注意四:服藥餌

人生在世,享賦各異,況病魔無情,難免傷人。因此,服食藥餌也是養生學內容之一。古人重視服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並擬定了許多延年益壽的藥餌、藥方。但是,養生不可單靠服藥餌,否則,“雖常服藥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注意五:飲藥酒

《黃帝內經》上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夏季三個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上下交合,植物開花結果。夏季屬火,五臟中對應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地多吃些辛味的東西,少吃苦味的東西,有助於補益肺氣。夏季養生要保住好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夏季晝比較長,所以人們的睡眠質量要保持好,藥酒在幫助睡眠這方面是經過中藥研究所的研究進行研究的,他們研究方面認為藥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調節身體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藥酒的調節可以舒緩壓力,安神補血,在夏季藥酒可以減少煩躁,減少夏季帶來的不安,夏季氣候燥熱,以熱者涼之,燥者清之的原則,清燥解熱乃夏季之要道。現在藥酒在不同的方向進入脾胃幫助降火消炎。藥酒是傳承了不同的理論學說。現在的藥酒選擇要從客觀的方面進行考察,不能盲目。夏季養生選擇藥酒要多注意。現在市面上賣的藥酒例如“妙沁藥酒”“鴻毛藥酒”這兩種藥酒比較得到社會的信賴。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中醫養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了。在飲食,運動以及按摩,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中醫養生。

 

 

標籤:【中醫養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