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不同年齡的不同飲食養生法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教你不同年齡的不同飲食養生法

2019年03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生活上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句話清楚地指出了人們應按照不同時期的體質特點來養生,即年齡不同,生理、心理特點不一樣,養生方法就應有所區別。

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我們現在的小孩,因為家庭生活好了,再加上父母的寵愛,什麼好吃的都能吃到。但如果不注意,老是吃陳倉爛谷子,或者是老吃垃圾食品,這是不行的。這樣培養出的孩子,不是小胖墩就是豆芽菜。

小孩本身脾胃比較弱,消化能力弱,而現在在家裡都成小祖宗了,一家就這麼一個,爺爺給點,奶奶給點,爸爸媽媽再給點,那個很弱的脾胃,進去的全是高蛋白高脂肪,進去以後根本就運化不了,運化不了,堵塞在裡面就造成了體熱,裡面一體熱,對外邊就非常敏感,所以咱們小孩現在非常容易感冒。

過去我們小時候怎麼不那麼容易感冒呢?因為沒天天吃那麼多熱的東西,裡邊是涼的,對外邊就不敏感了,就不容易感冒。我們現在的小孩,整個肚子就像有團火似的,本來小孩生命力就比較旺盛,陽常有餘,你再給他吃那麼多好吃的進去,根本運化不了。我們現在在臨床上看到那些小孩,有的吸收得比較好,就變成小胖墩了;有的腸胃受傷了,中醫有句話叫做“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吃得多了,他腸胃運化不了,咱們叫小兒疳積,一個一個小孩都變成豆芽菜了。

所以我們小孩的飲食,一定要非常注意,有句老話講:“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所以,餓著點沒關係,小孩見風就長。我們現在很多媽媽就愛看那個西方的營養指標,這裡面含有多少熱量,多少脂肪成分,多少糖,但我們祖先不靠這個,我們中華民族十三億人,也健健康康地繁衍過來了。

男八女七,瞭解生命週期,適當調節飲食

孩子是這樣,那我們大人的飲食應該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在中醫的觀點裡,男人和女人的生命週期是不一樣的,男同志以陽氣為主,女同志以陰血為主,在男同志的整個生命過程裡邊,他的成長週期是個偶數8,女同志以陰血為主,她的生命的數是7,是個奇數,為什麼這麼說呢?女同志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56歲、63歲,她每7年有一次變化,女同志的頂峰年齡是28歲,過了28歲以後就開始慢慢向下走了;男同志是8年轉一圈,8歲、16歲、24歲、32歲、40歲、48歲、56歲、64歲,所以男同志的好處是轉得慢,但小女孩都比小男孩聰明,小男孩8歲還沒開竅呢,小女孩都已經很明白了。所以小孩上學的時候,小男孩你讓他晚點上,要不然的話,他老比不過小女孩,男同志的頂峰年齡是32歲,過了32歲以後,他就開始往下走了。所以男同志和女同志過了他們的頂峰年齡以後,在飲食上就要加以注意了。

這時候的關鍵是脾胃的運化能力弱了。運化能力強的時候,清者化升成氣血,濁者就排出體外了。運化能力弱,代謝的東西排不出去,就開始發胖,就開始衰老了。那麼怎麼辦?從這以後就一定要注意:早上、中午吃得好一點,晚上盡量吃清淡些。

和自然界是個統一的整體,早上和中午的時候,儘管你自身的消化能力弱了,但是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它就運化。晚上,你吃得好了,吃得多了,自然界的陽氣借助不了,自身的運化能力又弱,代謝的多餘的東西就容易在體內囤積。所以咱們不要早上和中午對付對付,晚上大吃一頓,這種生活習慣應該改變。如果這方面你不注意,等你一旦血脂高了,血壓高了,就不好調治了。

用個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年輕的時候,血管裡的血就像清水,你一百米跑完了,回來睡一覺第二天又輕鬆了,因為你晚上睡覺的時候,血液把你的所有的毛細血管都走到了。隨著年齡的增大,飲食結構如果不注意,血管逐漸從清水向淮河的水向黃河的水發展,血脂高的人,血管內壁上有一層油,這種狀況到了四五十歲就有感覺了,睡覺沒睡覺沒什麼區別,睡完了甚至比不睡還累,就是因為血液黏稠度大了,很多毛細血管得不到足夠的濡養,這種情況與不良的飲食習慣直接相關。

老年人最好吃兩頓飯

很多女同志跟我抱怨說我們真倒霉,我們七年就轉一圈,老得快。這時我跟她們說,大自然是公平的,這些一個一個7和8過去以後,我們看一看,男同志和女同志到56歲又碰頭了,一個是七八五十六,一個是八七五十六,56歲以後,人們就開始逐漸進入老年狀態。女同志過了56歲,一個比一個精神,扭秧歌的全是老太太,而老先生五六十歲後,全回家了,不只咱們中國這樣,國外也一樣。這就是說,女同志的整個的生命,是一個從陰到陽的過程,而男同志是一個由陽轉陰的過程。男同志在年輕時以陽氣為主,在到56歲以後,他的陽氣越來越弱,陰氣越來越重,所以他就願意在家待著,不願意出去遛彎兒了,這就是生命的過程。

我們瞭解這個生命的過程,就可以知道,中醫學研究的,不僅僅是一個治的問題,而是研究了你整個生命的過程。進入老年狀態以後,我們的飲食就要特別地注意了,為什麼?我們可以在臨床看到很多這樣的現象,一到星期六星期天,是老人最忙的時候,孩子們都回來了,又是兒子又是兒媳婦,又是孫子的,做了一大桌,做完了以後大夥兒吃,小孩沒關係,年輕人也沒關係,孩子孝順,說爸媽您做了好多飯,您得多吃點,結果,多吃完了以後,半夜12點就叫120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道理很簡單,因為老年人的脾胃功能更弱了,自己的脾胃功能弱了,再加上晚上無法借助自然界的陽氣,他吃進很多東西,運化不了。中醫講脾胃屬土,心屬火,五行中,土生火,心和脾胃之間關係就如母親和兒子的關係,如果兒子負擔一重,就要從母親那借力量,這叫做“子盜母氣”,心就崩崩地跳起來了,心臟就犯了,這種現象我們看到得非常多。

所以說,老年人一定保持老年人的習慣,就像前面我們說的,老年人最好吃兩頓飯,早上九點多鐘,下午三點多鐘,這樣,老年人的心臟病發病率就很低,反之你要跟著年輕人吃,早上對付著吃點剩的,中午吃點剩的,晚上吃頓好的,心臟代謝性疾病發病機率就高。

老年人吃東西,要軟一點、少一點、溫一點,在吃的過程中細嚼慢咽,因為老年人本身的消化能力弱了,食物在口腔裡經過充分的咀嚼以後,唾液就是最好的消化酶,這時候老年人已經不能狼吞虎嚥了。

 

 

 

標籤:【不同】【養生】、【法】、【飲食】【年齡】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