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 六種危害大揭秘
養生之道網導讀:很多人煮菜時愛放味精,味精雖然可以提鮮,但並非多多益善,那麼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呢?味精吃多了危害大,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食用味精記得要適量哦!
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
味精是一種調味品,能增加菜餚的新鮮感,它的化學名稱叫谷氨酸鈉,是由大米及小麥、玉米、甘薯的澱粉糖液發酵提取精製而成。
在西方國家,只有某些加工食品才摻味精,平常人是不食用的,在嬰兒食品中更是禁止使用,因為科學研究發現,味精特別傷害幼兒的腦部和視神經的發育。研究人員建議,每道菜不應超過0.5毫克。味精的副作用產生的嚴重程度,會因為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因不宜過量長期食用。
味精吃多了會怎麼樣?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味精吃多了的六大危害:
1、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焦躁、心慌意亂等一系列症狀,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而且,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危害影響顯著。
2、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常常會感到口渴,還容易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3、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缺鋅會導致弱智、夜盲症、性晚熟及成年侏儒症等情況,所以嬰兒應謹慎餵食。
4、過量攝取味精是視力殺手,可導致蛋白質下降,讓眼軸生長失控。而且味精還會降低人體的牛磺酸,影響視網膜發育,甚至有些人食用味精後,會產生暫時性的視力模糊。
5、過多食用味精後,人體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會升高,會妨礙鈣和鎂的吸收,從而造成短期的頭痛、心跳、噁心等症狀,且對生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
6、味精食用過多,會使人產生對味精的依賴性,再吃不含味精的菜就會覺得沒有味道,還會妨礙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味精吃多了會變胖
一項研究顯示,攝入較多味精(谷氨酸鈉)的人,出現超重甚至肥胖的幾率會增加。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中國1萬名成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5年半的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與每天攝入味精量少於半克的人相比,攝入超過5克的人,5年半後超重或肥胖的幾率要比前者要高30%。
味精是全球最普遍使用的調味料,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入的味精量只有半克左右,日本和韓國人的攝入量介於1.5~10克之間。味精還普遍用於加工食品。常見的沖調即飲湯料通常含味精量較大。方便面調料、薯片、餅乾、罐頭食品等中,味精也是常見的增鮮調料。研究人員指出,味精導致肥胖的原因可能同它影響瘦素分泌有關。瘦素會使代謝率升高,抑制食慾。
五種菜不要放味精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裡脊、醋溜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都不能放味精。
3、拌涼菜不宜放味精。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4、調餡料不宜加味精。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卷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製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餚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5、味精用鹹不用甜。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餚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餚中不能加味精。
養生之道網提醒,使用味精並不是多多益善。一般的情況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的量不宜超過6g,否則,就很可能會產生頭痛、噁心、發熱等症狀。過量食用味精還可能導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壓、腎炎、水腫等疾病的病人應該慎重食用。嬰幼兒不宜過多食用味精,以免引起缺鋅,影響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