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好處和壞處 | 養生知識網


 

A-A+

刮痧的好處和壞處

2020年05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養生導讀: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療法因其易於操作,效果顯著,自古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不過,有很多患者對刮痧存在一些誤解:

刮痧

        誤區一:刮痧會把血管刮破了,是對身體的損傷

不少人拒絕刮痧,覺得它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形成淤血。痧確實是從血液中滲漏出來的,但血管並沒有損傷。刮痧停止時,出痧也停止。說到淤血,也是多慮。假如人體內出現淤血,會產生疼痛,引起運動障礙。而刮痧出現痧斑後,不但能減輕疼痛,而且身體運動自如。研究證實,痧是從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滲漏出來的。微血管是微循環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層內皮細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當人氣血不足、臟腑功能減弱、代謝產物瀦留、免疫機能異常、炎症與結締組織變時,會造成微循環障礙、代謝產物積聚。刮痧時刮板向下的壓力會使含有體內毒素的血液從通透性紊亂的毛細血管壁滲漏出來,在皮膚下形成我們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僅不會造成組織損傷,還會改善局部微循環。

誤區二:刮痧僅僅是治療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發熱或某個部位疼痛時才想起刮痧,這就有點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僅可以治療各種疼痛性疾病,還可以清潔體內環境,有防保健、美容養顏等多種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環正常,刮拭後不出痧;處於亞健康狀態、有潛伏變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後會出痧。微循環障礙的部位、程度、性質不同,痧的部位、顏色、形態亦不同。刮痧將經脈缺氧、氣滯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現在體表,可以讓醫師直觀地瞭解病變,這就是出痧的診斷作用。

刮痧

        誤區三:沒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環障礙是亞健康和疾病發生早期的病理變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細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環,正是刮痧療法的特點。刮痧疏通經絡、暢達氣血、激發和調節經絡臟腑功能,能及時消除隱患,早期發現、治療潛伏的疾病,避免亞健康向疾病轉化,是保持健康體魄、延年益壽的好方法。

誤區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確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1、被刮拭者應選擇舒適的體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鬆;2、刮痧板與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應小於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輕;3、避免生硬按壓,做到柔中有剛;4、刮痧時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時肘關節、肩關節均可成為用力點;5、應多種刮拭手法、方法相結合;6、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7、每次刮痧不超過30分鐘

誤區五:隨便找個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潤滑劑。刮痧板的材質應沒有副作用,可選擇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體刮痧潤滑劑選擇油劑,面部刮痧選擇乳劑,可以有效保護皮膚,提高療效。

刮痧

誤區六:什麼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種療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診斷不明確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應交給醫生診治或在醫生指導下刮痧。過度疲勞、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後不宜刮痧。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症、過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癒之前,也不能刮痧。惡性腫瘤患者腫瘤的體表不能刮痧。月經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婦下腹部禁刮。肝腎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標籤:【刮痧的好處和壞處】、【刮痧的方法】、【刮痧板】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