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體質選擇中成藥 補益強身 | 養生知識網


 

A-A+

按體質選擇中成藥 補益強身

2018年07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選擇中成藥補益是治療疾病強身的重要手段,但切不可濫用。老中醫建議大家,要根據自身體質和人體氣、血、陰、陽偏盛偏衰的程度,正確選用中成藥

1、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進補的中成藥,旨在增強機體的活動能力,尤其是肺脾二髒的功能,故最適用於肺氣虛、脾氣虛者。中醫認為,肺主一身之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肺氣則少氣懶言,動則氣喘,易出虛汗,且易感冒。脾氣虛則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洩,甚至浮腫、脫肛或臟器下垂。脾肺氣虛均可表現為四肢無力,易於疲倦,舌質淡、苔薄白、脈無力等。

氣虛證常見於各種慢性疾病中。凡中醫辯證為氣虛者,無論何種疾,均可選用四君子丸,每次9g,每日3次;黃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補中益氣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參苓白朮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2、血虛體質

中醫認為,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發為血之餘,故血虛證與心、肝、脾、三髒關係密切,且腎主骨、藏精、精血可以互生,故血虛證與腎也有一定關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面色萎黃,唇甲蒼白,頭目暈眩,心悸不寐、失眠多夢心臟婦女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甚或經閉等。

血虛證常見於各種貧血、血液、晚期癌症及慢慢消耗性疾病中。可選用當歸補血膏,每次10ml,每日3次;復方阿膠漿,每次10ml,每日3次;桂圓膏,每次10ml,每日3次。

3、氣血雙虛體質:

中醫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虛可以血虛,血虛無以載氣,氣將飄浮不定而無所歸,所以臨床見氣血兩虛的病症,即可具氣虛所致的食慾不振、爪甲蒼白,心悸失眠等。

氣血兩虛證可見於多種慢性疾病。可選用八珍膏,每次10ml,每日3次;參芪阿膠漿,每次10ml,每日3次;阿膠當歸合劑,每次10ml,每日3次;歸脾膏,每次1支,每日3次。

4、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多為肺、腎、胃陰虛,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本,有滋潤形體臟腑,充養髒髓骨骼、抑制陽亢火動,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與生殖等機能活動,腎陰虧損,形體臟腑失其滋養,亦常因之亢逆而為害。心腎相濟,肺腎互滋,肝腎同源,脾腎互補,腎陰虧虛可導致它髒病變,臨床以乾咳少痰、短氣喘息、口燥咽干、甚至可見午後低熱,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暈耳鳴、眩暈目澀、大便干結、小便短少等為主要表現。

陰虛證與血虛證一樣,多為人體津液虧耗的表現,但血虛多無熱,陰虛則身熱,在選用中成藥治療時應有所側重。肺陰虛當滋陰養液、滋潤肺燥;湧陰虛當滋養腎陰,填精補髓;胃陰虛當滋養胃陰。可選用六味地黃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生脈飲,每次1支,每日3次;養心陰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洋參雪蛤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5、陽虛體質:

陽虛同氣虛一樣,多表現為身體活動能力的衰減。然氣虛者多無畏寒現象,陽虛者則多有此症狀。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有溫煦肢體,蒸化水液,促進生殖發育等功能,故陽虛以腎陽虛多見,主要表現為面色(白光)白,形寒肝冷,精神不振,腰膝酸冷,陽痿陰縮,遺精尿頻,小便清長,餘瀝不淨,夜尿頻多,女子帶下清稀,宮寒不孕,或尿少心悸,肢腫氣短,喘咳痰飲等,舌淡苔白潤,脈虛弱無力,皆為陽虛不能溫暖所致,當以溫補腎陽為治。

陽虛者多表現有性功能減退,故以補陽藥最宜,尤其是動物臟器,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還含有某些天然激素,可興奮性功能,起“以髒補髒,以形治形”作用。可選用禽睪片每次4片,每日3次;全鹿丸,每次9g,每日3次;人參鹿茸丸,每次9g,每日3交;能茸正陽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參茸溫腎丸,每次9g,每日3次。

6、陰陽兩虛體質:

陰陽兩虛者既有陰虛所致的手足心熱,顴紅盜汗,失眠多夢等,又有陽虛之面色(白光)白、形寒肝冷精神委靡、性慾減退、婦女宮寒不孕、帶下清稀等,多為一些慢性疾病的後期,如慢性腎炎、慢性腎衰,各種腫瘤等較為嚴重的疾病。

中成藥療法可扶正助陽,改善症狀,有助於戰勝疾病,驅邪外出。可選用仙靈地黃補腎顆粒,每次10g,每日3次;仙參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蟲草雙參酒,每次30ml,每日3次;貞蓉丹合劑,每次10ml,每日3次;芪仙補腎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

冬季進補小常識

什麼時候開始補?

絕大部分中醫都會認為,一年一度的進補季節,在冬至前後開始為佳。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另一本“神書”《易經》中就有“冬至陽生”一說,意思就是在冬至這一天,陽氣上升,人們運化食物營養的能力會明顯上升,因此在這一天開始進補,效果會比較好。

不過這個時間也不是一刀切,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疾病長期陽虛的人,完全可以加長進補時間,從立冬就開始進補,一直補到立春結束。非此類體質的人,就可以從冬至開始,一直補完三九嚴寒天。

冬季進補三步走

想獲得更好的進補效果,你需要學會慢工細活。

Stepl 調理腸胃

胃幫助人體消化,腸幫助吸收,胃腸有問題,進補就是白忙活。所以在進補前,先調理好腸胃,讓腸胃有個好環境,才有利於吸收營養。

Step2 食補

藥補不如食補,膏方不是唯一的補,在吃藥進補前,應該先把每天的飲食調理好。煲湯、熬粥,甚至每天攝入適量堅果,都屬於進補的範圍。先花點時間咨詢醫生瞭解自己的體質,然後在進補季節多吃些與體質相適的食物,就是一種很好的食補。

Step3 藥補

如果食補還不夠,那就去醫院吧,找有經驗的中醫師開膏方調理,也可以在咨詢醫師的前提下,泡藥酒、吃藥膳來調理。

常見進補食物推薦

補陽類食物:牛肉、羊肉、羊腎、狗肉、鹿肉、鳊魚、帶魚、海參、貽貝、洋蔥、香菜、粳米、糯米、小麥、南瓜、紅棗、茴香、姜等。

滋陰類食物:木耳、黑棗、芝麻、黑豆、火腿、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藥補並不是很好的選擇,藥補不如食補,冬季寒冷,根據自己的體制採用食物進補比較安全。中成藥記住不能濫用。

標籤:【中成藥】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