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解析中醫養生四大困惑
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穿梭在鋼筋水泥間的人們日益感到壓力繁重,於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中醫養生,作為一種養生解壓的好方法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
然而,張悟本、道士李一等一個個“養生神人”相繼出現,一本本養生書籍讓人眼花瞭亂,一檔檔養生保健的電視節目讓人辨不清真假是非,真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在中醫養生保健紅火的背後,標準的缺失、行業的不規範,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低等,讓關注養生之道者感到困惑。
困惑一:食療養生能否“百病皆除”
因為紅極一時的張悟本寫了一本瘋狂暢銷的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不少老百姓誤以為,學養生、學食療,就能“治百病”!“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更加注重延年益壽的方法。而目前還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少人希望借鑒別人的養生之道換取健康。”陳俊文分析,正是這些美好願望成就了養生熱。
因此,不少江湖騙子、“掛羊頭賣狗肉”的“專家教授”,抓住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宣傳所謂的“養生經”,斷章取義套用中醫理論,片面誇大食物功效。
在中醫,講五穀為養,蔬果為助,也就是說人體主要是靠五穀來維持,蔬菜水果是輔助五穀雜糧的,只吃蔬菜,或者把水果當成主食,本末倒置,身體何談健康此外,中醫養生分內養和外養,內養養的是精、氣、神,外養就是皮肉、筋骨。中醫特別注重的是內養,而現在所謂的養生專家,講的都是外養,比如怎麼吃,怎麼鍛煉。像張悟本提出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如果內養出了問題,用吃的方法來解決,根本是無稽之談。
食療養生有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但絕不等於“吃了某樣東西百病皆除”。辨識“張悟本”,方法很簡單:太絕對的養生說、食療說,絕對不可信!“急功近利”的養生學說非但不是中醫,恰恰是“反中醫”!
困惑二:養生能否“依葫蘆畫瓢”
中醫養生理論深奧,涉及生理、病理、心理等方面,是一個完整而漫長的系統,強調治病要“因證而異”、養生要“因人而異”,切忌盲目跟風,“依葫蘆畫瓢”。
人的一生分為“生、長、壯、老、已”,到了壯、老階段,功能開始下降,陰陽偏頗,可以適當使用養生藥物。但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養生保健要注意個體差異。中醫養生講究辨證論治,如進補就要通過望、聞、問、切,分清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再採用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方法對症下藥。年齡不同、季節不同、身體狀況不同,使用的保健藥物就會不同。
困惑三:休閒場所中醫保健是否可信
近年來,按摩、針灸、刮痧、拔罐等被視為國粹的中醫技法成為很多休閒會所、美容院、洗浴中心、減肥機構的推崇亮點,甚至連髮廊、足浴店也搭上“中醫”二字。拔罐本身是一種醫療手段,而今越來越多被用於保健。拔罐雖然在中醫學裡是一件很簡單的操作,但不能胡來,如果拔罐時間過長會出現水泡。從業人員需要瞭解人體穴位等一些專業性的知識。”
專業醫療機構與休閒場所的區別正在於此。醫生是在醫學診斷的基礎上,決定對病人採用中醫推拿按摩的治療手法。沒有資質的按摩人員只是學了些穴位和按摩手法,卻不懂醫理,不可能檢查出病人是否存在哪些系統性疾病。
針對一些不法休閒場所打著“中醫養生”的旗號從事色情服務,陳俊文教授提醒,消費者注意“三看”,一看環境,正規按摩場所應敞開透明,不會關得嚴嚴實實;二看資質,場所的經營證照及項目、保健師的從業證件要看清楚;三看手法,是否針對穴位,是否有一整套操作程序值得考究。
困惑四:養生可否等病了再養
中醫自古以來,重在“治未病”,強調無病防病。不少人自認為身體健康,體檢什麼病都查不出來,就不需要養生之道。其實不然。
相關數據顯示,不良生活方式,每年要奪走1200萬人的生命。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亞健康狀態。“中醫講究調理,並不是補藥,養生重在生活方式。”陳教授提醒,首先人要恬淡虛無,保持好的心理狀態;其次,起居有時。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已成為時代病,也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亞健康的成因之一。很多人熬夜打麻將、看電視、玩電腦,這種耗費對身體損傷很大,吃再多保健品也沒用。再次,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或胡亂節食,不偏食、營養均衡是養生的重要一環。最後是運動有度。中醫很早就有運動養生說,但強調“不可使之過極爾”。散步、太極拳、五禽戲、游泳等都是較好的運動方式。
總而言之,養生要科學理性,“最好的醫生是自己”,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比任何進補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