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的鑒別方法
羌活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獨活項下。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能。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風濕痺痛、肩背酸痛等病症。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 和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根莖及根。
產地與分佈 1.川羌:主產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的松潘、小金及綿陽地區的南坪、平武及雲南騰沖等處。此外,甘肅岷縣亦產。銷全國各地。
2.西羌:主產甘肅岷縣、臨夏、武威、張掖、酒泉、天水等地。銷全各地。
鑒別要點 一般認為蠶羌質最好,竹節羌及條羌稍次,大頭羌質最次;以產地分則以川羌質最佳、西羌次之。均以根條肥壯,有橫節紋、表面棕褐色,斷面有菊花心、香氣純正者為佳。
名典鑒別 1梁?陶弘景曰:“此州郡縣並是羌地。羌活形細而多節軟潤,氣息極猛烈。出益州北都西川者為獨活,色微白,形虛大,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2宋?蘇頌曰:“獨活、羌活今出蜀漢者佳。春生苗葉如青麻。六月開花作叢,或黃或紫。結實時葉黃者,是夾石上所生,葉青者是土腸中所生。本經雲二物為一類。今人以紫色者為羌活,黃色而作塊者為獨活。”3明?《本草蒙筌》:“羌滑多生川蜀,亦產隴西……本與獨活同種,後人分為二名。紫色節密者為羌,黃色成塊者為獨。今醫家用羌滑多用鞭節,用獨活多用鬼眼。”4李時珍曰: “獨活、羌活乃一類二種,以他地者為獨活,西羌者為羌活,蘇頌所說頗明。”5清?《本草從新》於獨活、羌活分別敘述:“古方惟有獨活,後人分二種,以形虛大,有臼如鬼眼,節疏色黃者,為獨活。色紫節密,氣猛烈者為羌活。並出蜀漢。”
快速鑒別 1.蠶羌:呈圓柱形,略彎曲,長4~10cm,直徑1~2cm,有時頂端殘留莖基。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具緊密而隆起的節,形似“蠶”狀,節上有疣狀突起的根痕。質輕鬆,易折斷,斷面有明顯菊花紋及多數裂隙,皮部黃棕色至暗棕色,木質部淡黃色,中央有黃色髓。氣特異,味微苦而辛。
2.竹節羌:較蠶羌略大、節間較長,似竹節狀。余同蠶羌。
3.條羌:根莖及根為圓柱形,長10~15cm,直徑0.7~3cm。表面棕褐色,有縱紋及瘤狀突起的根痕;近根莖處粗大,呈不規則結節狀,有細橫紋。質鬆脆,斷面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味同蠶羌。
4.大頭羌:呈不規團塊狀,大小不等,頂端具多數殘莖基,其餘與蠶羌類同。氣味較蠶羌略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