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氣最傷肝 神志安寧養五臟 | 養生知識網


 

A-A+

怒氣最傷肝 神志安寧養五臟

2020年12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有說法怒傷肝、思傷脾胃、恐傷腎。人在遇到一些事情使自己的情緒發生很大的變化的時候,有可能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如何避免這樣的傷害呢?

怒氣最傷肝 神志安寧養五臟

寵辱不驚 肝木自寧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高興的事與不高興的事,被人讚揚的事或被人批評的事;用百姓的話說,就是好聽的話與不好聽的話。被人寵著的時候,不要太興奮,否則會忘乎所以;被人貶低的時候,不要太喪氣,否則會沒有了志氣。特別是不可怒髮衝冠,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厲害。“怒氣傷肝”,怒會耗散肝血,助發肝陽上亢。肝陽上亢就會出現頭暈、目眩、失眠等,甚至中風惡疾。如果能寵辱不驚,肝氣就會舒條有序,神志就可安寧無恙。

動靜以敬 心火自定

動以養形,靜以養心。但養形與養心是互惠的,只有形體康健,心情才能舒暢;而心情舒暢,亦有利於形體的健美。喜靜則靜,喜動則動,動中思靜,靜中思動。動靜結合,身心才能自如。如果動靜失於常態,或者形體勞累,就會傷及心血;而勞心過度,血脈不能通暢,形體也會感到疲乏。所以說,血脈的流通,要有“動”以養形;精神的安定,要有“靜”以養心。動靜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脈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飲食有節 脾土安和

《黃帝內經》上說道,“食飲有節”是非常重要的長壽因素。胃主納谷,脾主運化,飲食有節,饑飽適宜,五穀才能化為氣血充養五臟六腑;反之,飲食無有節制,太飽則傷肺,太饑則傷氣,太酸則傷筋,太鹹則傷骨,太甜則傷血。特別是暴飲暴食,煙酒無度,就必然傷及脾胃,脾胃傷了,氣血津液自然會減少許多,何談健康!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膽大小腸)安康,節制飲食是第一要素。

調息寡言 肺金自券

“肺如鐘,撞則鳴,風寒入,外撞鳴,虛勞損,內撞鳴。”這是清代中醫名家陳修園對肺系疾病因素的總結。調息不當,外衛不固,風寒濕熱經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礙,就會發生氣管炎、哮喘等疾患。要使肺金得清,先要調和氣息,氣息調和好了,肺金自然安寧。中醫學認為,肺為發聲之腑,說話過多,會傷及肺氣與肺陰,出現瘖啞、咽痛、語怯等痛。所以說,保護肺腑,寡言少語與調息適度一樣重要,兩者均不可偏廢。

恬淡少欲 腎水自足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藏於腎。”腎主精氣,主生殖與人的發育。人的性慾,不可過縱,亦不可閉欲,而應當是有情少欲。特別是中年以後,房事生活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人的精氣神,精是物質基礎,腎精充足了,才能有元氣,元氣充沛了,才能有“神”。如果整天沉醉於色情之中,腎精的過度外洩,必然會使臟腑功能衰竭,免疫能力低下,物質基礎的“精”枯竭了,生命也就終止了。所以說“恬淡少欲”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

養生先養神

不患失 每個人由於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會的需要,人事的變遷,人的一生境遇,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作為社會一分子,對於個人的地位的高低,榮譽的大小,報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處之,怡然自得,則對養神十分有益。

尋寄托 《壽親養老新書》說:“凡人平生為性,各有所嗜之事,見即喜之。”龔廷賢《壽世保元》中亦說:“詩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提出發展興趣愛好是消除孤僻鬱悶的好辦法。有好琴棋者,有好書畫者,有好古玩者,有好花木者,各經嗜好尋求,自得其樂。充實的業餘生活,精神有了寄托,能“樂以忘憂”,修身養性,全神延壽。閒暇之時,到大自然中去欣賞那飛瀑流泉、奇峰怪石、綠樹修竹、芳草異香、蟲吟鳥鳴……使人頓感心爽神怡。良好的心理影響生理,機體各種生命節律與自然相和諧,無形中提高了生命質量、生命的活力,對養神增壽頗為有益。

重養性 古代醫家及養生家都強調“養生莫若養性”。養性,是指加強道德修養。晉代養生家葛洪云:“若德行不修,介長年累月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唐代藥王孫思邈也指出:“若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人們只要重視道德修養,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助人為樂,光明磊落,慈悲為懷,不生妒心。與人為善,心理自然處於愉悅平衡狀態,身體機能必然和諧,即可內外不為邪所傷而無。《內經》也提倡“恬淡虛無”、“清心寡慾”。是說要排除一切雜念,使心地清純如鏡。要求人們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事理通達,心平氣和,勿讓雜念利慾勞心費神。只有做到清心寡慾,沒有過多的貪求,才能減少“妄求”,不為身外之物擾動心神,以此而康泰延年。

中和者壽

中和是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精髓,儒、釋、道三家都極為推崇。古人說:“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平,就是要心境平和、寧靜。只有心境平和、寧靜,才能達到中和的狀態。中,指居中,不偏不倚;和,即和諧、協調、調和。《中庸·天命》中認為,心裡有喜、怒、哀、樂而不表現出來,就是中;雖然表現出來,卻能夠有所節制,就是和。所以古人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古人將中和提升到天地萬物根本之法的高度,並且以此為修身延壽的法則。古代養生家認為,在感情上經常保持中和的狀態,生活中就能不受情慾之弊的制約,不患得患失,這樣,人的精、氣、神就能保持從容和緩,人就會長壽。

養生需要大智慧

中醫養生博大精深中醫養生的精髓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則:

1.中庸之道:中庸原意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用於養生不外乎要求平衡適中,避免極端化、絕對化。如綠豆湯、茄子、柿子椒、白蘿蔔等本是好東西,可一些“偽大師”將其功用無限誇大,說其可替代藥物行使治療作用,這就成了十足的謬誤。

2.天人合一:養生要符合自然規律,要與時令、環境、社會統一協調。如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黃帝內經》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季節為例,人必須順應四季的規律,應時而動,別跟自然規律“對著干”。如“春捂秋凍”、“冬吃蘿蔔夏吃姜”等。

3.力求簡單:有人分析了近千名長壽老人的養生秘訣後,發現了共同的一點:簡單。唯有簡單才能長期堅持,最終獲得高壽回報。可見,“大道至簡”的人生哲學也適用於養生。難怪中醫強調,抓住本質,化繁為簡。

4.融於生活細節:一些人出門必坐車,上樓必乘電梯,卻在下班後匆匆趕往健身房。只有平時將養生生活化,融於吃、喝、拉、撒、睡、行、動、坐、臥、走等細節中,才可獲得“積小善而成大善”的最大效果。

5.與糾正惡習結合起來:一些人邊練瑜伽、吃藥膳、做氣功,邊照樣熬夜酗酒、飲食不規律,養生效果幾乎全被不良習慣抵消了。中醫講求“治未病”。“治未病”的要訣之一就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藥王孫思邈稱其為“養性”,此乃獲得健康的又一大法寶.

6.“審因施養”與“辨證施養”相結合:中醫強調養生不拘一法一式,突出個體化。你需要重點鍛煉形體,他需要著重調理飲食,我需要重點調理精神,而整齊劃一或盲目跟風的養生法則都是大忌。

結語:你知道什麼叫做中醫五臟養生嗎?那麼你是否學會如何運用五臟養生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標籤:【中醫養生】【養生保健】、【養生養神】、【中醫五臟養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