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水」和「補脾」密不可分
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這話不假,在自然界,雲雨均勻的地方,肯定生態環境好,植物茂盛,因為天地之氣交會得好。中醫講,“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就是說,太陰脾土是主管氣血的生化的,脾氣最終要將吃進去的食物、喝進去的水,化作人體需要的“雲雨”,雲雨蒸騰在上。
中醫的脾首先包括消化系統,還包括人體的正氣。中醫講,脾是“後天之本”,一個消化功能很差的人,體質肯定好不到哪裡去,即便他原來有個不錯的先天,也經不起日積月累的消耗,體質逐漸地就會變弱,成為脾虛的人。而中醫的任何一個臟腑如果虛到極致,都會影響到腎。腎是身體的動力,能源基地。腎虛的人,形象一點說,就是身體的火力不足,吃的喝的都不能被燃燒、被利用,身體成了一個“綠色通道”,營養物質都“酒肉穿腸過了”,皮膚乾燥、口渴之類的表現就是這種失調的問題之一。所以,要改善這種人的膚質,關鍵是要將喝進去的水用到皮膚上,通過補脾腎,把身體的“火”燃得旺一點,喝進去的水才能蒸發到頭面部。
對照以下症狀,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脾虛的人:
1、自己照鏡子看看舌頭,舌質顏色很淡。
2、月經不調。
3、比其他人怕冷。
4、軟便或便秘、經常脹氣或腹痛,人容易倦怠乏力。
對症補水才是正道
堅持吃溫補脾腎之陽的藥物,就會感到身體逐漸溫熱,口渴減輕,皮膚也潤澤了。它們不是直接作用於皮膚,但是可以使身體的水分上升到皮膚,是能解決根本問題的“保濕劑”、“美容劑”。
老年人總是容易口渴,身體偏虛的女性很多也是和老人一樣的氣虛、陽虛體質,往往是因為陽虛無力化水為氣才渴的,如果遍求諸方無效,很多溫補的藥物是可以活用做她們專有的“潤膚劑”的。比如漢代張仲景的“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李東垣的“補中益氣丸”,這些都是溫補的藥物。
如果你是個瘦人,可以喝蜂蜜水,至少讓這8杯水中,有2杯是有蜂蜜的,潤燥同時也能補充糖分。用溫水把蜂蜜調開,一次一兩勺,可以加一兩片檸檬提味,而且檸檬是酸的,中醫有“酸甘化陰”的理論,檸檬的酸和蜂蜜的甘相加,可以更好地增加補水效果。這兩杯蜂蜜水最好分別在早上和中午喝,使它的補水作用有個“接力”。
補水要講究時辰
“渴了才喝水”是很多人的習慣,特別是白領麗人,忙起來一天都可能忘了喝水,這是常態,一般是要渴得難耐才去喝。但是,人感到渴的時候,已經是身體缺水到了一定程度。
喝水的時候最好是定時的,這樣能保證水分的有效利用。一般情況下,每天在清晨起床後、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就寢前,這4個時間段是“最佳飲水時機”。如果這一天出汗較多、運動了或是洗澡、做桑拿了,更要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做,至少避免了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從皮膚搶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