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的穴位大全
養生導讀:小兒推拿是建立在祖國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常用推拿手法
由於小兒肌膚嬌嫩、神氣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時,特別要注意手法,強調輕柔、滲透,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運法、捏法、擦法、搗法、捻法、刮法、搖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幾百年的臨床實踐中,醫家逐步總結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稱的操作方法,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種手法在一個穴位或幾個穴位上進行,故現稱“複式操作法”,如黃蜂入洞、打馬過天河、運水入土等。
推拿穴位
1、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溝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稱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聞香臭時,按之可以通利鼻竅,使香臭得聞,所以命名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2、耳後高骨
位置:耳後入髮際,乳突後緣下陷中。
操作:兩拇指或中指端揉,稱揉耳後高骨。
功用:疏風解表。
主治:頭痛,驚風,煩躁不安
3、天柱骨
位置:頸後髮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稱推天柱;或用湯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降逆止嘔,祛風散寒。
主治:嘔惡,項強,發熱,驚風,咽痛等症。
4、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肩部筋肉處,屬足少陽膽經。
操作:用拇指與示中二指對稱用力提拿肩井,稱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稱按肩井,一般按兩分鐘。
功用:發汗解表,補益氣血。
主治:感冒,昏厥,上肢活動不利等。
5、腎頂
位置:在小指頂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稱揉腎頂
功用:揉腎頂能收斂腎氣,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或盜汗(白天或夜間汗多),解顱(指囟門應合不合)等。
6、掌小橫紋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側掌紋頭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稱揉掌小橫紋。
次數:100~500次。
功用:清熱散結、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於痰熱喘咳、口舌生瘡,頓咳,流涎等症,為治療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對嬰兒流涎劇烈者,亦有良效。
7、五指節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間關節處。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稱掐五指節,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稱揉五指節,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節能鎮驚安神,祛風痰,通關竅,掐五指節主要用於煩躁不安。
主治:驚惕不安,驚風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