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 宜服中藥生化湯 | 養生知識網


 

A-A+

產後媽媽 宜服中藥生化湯

2018年04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8 ℃ 次

服用產後生化湯,有加速子宮復元,減輕腹痛和促進乳汁分泌等作用。如惡露過多,出血不止,甚至汗出氣短神疲,辨證屬熱,則不宜原方照服,應辨證加減變通使用,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生化湯首見於《傅青主女科》一書,方由當歸、川芎、桃仁、黑姜、炙草五味組成。用童便、黃酒各半煎服。其功用是專治因產後血虛陰虧血瘀留滯等。瘀血除去,新血始生,若單用破瘀則血愈傷,單用補益則血反滯。故方中用芎、歸及桃仁三味攻舊血、生新血,佐以黑姜入血分協助化瘀生新,配炙草調和諸藥,使急中有緩,行中有補,補中有化,去舊生新,故名生化湯。

生化湯確係治療產後各種疾病的良方妙藥,如產後血暈、產後惡露不下、產後惡露不絕、產後血崩、產後發熱、產後自汗等證。以往生化湯臨床運用僅限於產後,現在臨床中抓住婦女“久多瘀”的特點,廣泛用於臨床,尤其在治療婦科方面疾病。如藥物流產後陰道流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安放節育環後陰道出血、痛經、宮外孕、葡萄胎、子宮肌瘤、不孕症、陰吹症、閉經、習慣性流產、中期妊娠引產等。臨床根據不同疾病的病機和病狀進行加減,靈活運用,均能收到較好的療效。臨床治用生化湯加減如下:

產後惡露不絕加益母草、澤蘭、地榆炭;產後血暈氣血雙虧加炙黃芪、黨參;煩渴加麥冬、五味子;汗多加桑葉、麻黃根;惡露已停,瘀不重者,破血之桃仁可不用或少用。腹中有塊而疼痛者,瘀血重者,或子宮縮痛加元胡、五靈脂、生蒲黃;產後血虛、宮寒腹冷加肉桂;產後血虛發熱加丹參、赤芍,或加減小柴胡湯,熱甚者可酌加黃芩、金銀花;胞衣不下、胎盤殘留,出血腹痛者,加益母草、牡丹皮、艾葉等,亦可與膠艾四物湯合方治療;產後食積不化加山楂;產後便秘屬血虛精虧者加枳殼、肉苡蓉。

“產後宜服生湯,芎歸桃草與炮姜。”生化湯不失為一個婦科常用名方,臨床辨證施治多取效。金元名家宋丹溪提出:“產後必大補氣血為先,雖有它證,以末治之,斯言盡治產之大肯。”張子和則認為產後慎不可作諸虛不足治之。傅青主雖同意丹溪治虛補損為主的治療原則,但亦感張氏之說未盡全面。這是因為產後氣血暴虛者因多,但因氣滯瘀停、惡露不停或瘀血未散等虛中挾實而導致其他病者亦不少,但最根本的病機是陰血驟虛陽易浮散而致病。傅青主合二氏之論,既不泥於丹溪之全補,亦不拘於子和之主攻,乃以治虛為主,兼去其實,治療亦為全面有效。此論切合臨床實際。

標籤:【生化】、【湯】【中藥】、【宜服】、【媽媽】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