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火災 謹防吸入性損傷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作為社會公民,我們應掌握一些救人及自救的基本知識,珍愛我們寶貴的生命。發生火災時,除了可以導致我們眾所周知的軀體燒傷外,常常合併吸入性損傷,導致病人死亡。有人做過統計,火災中被濃煙熏死、嗆死的人是燒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災中,被“燒死”的人實際上是先煙氣中毒窒息死亡之後又遭火燒的。因此,在發生火災時應如何防範吸入性損傷是至關重要的。
吸入性損傷是指熱空氣、蒸氣、煙霧、有害氣體、揮發性化學物質等致傷因素和其中某些物質中的化學成分被人體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和肺實質的損傷以及毒性氣體和物質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學中毒。吸入性損傷主要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熱損傷,吸入的乾熱或濕熱空氣直接造成呼吸道粘膜、肺實質的損傷;二是窒息,因缺氧或吸入窒息劑引起窒息是火災中常見的死亡原因,由於在燃燒過程中,尤其是密閉環境中,大量的氧氣被急劇消耗,而產生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可使傷員窒息。另一方面,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可產生一氧化碳,含氮物質不完全燃燒可產生氰化氫,兩者均為強力窒息劑,吸入人體後可引起氧代謝障礙,導致窒息;三是化學損傷,火災煙霧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粉塵顆粒和各種化學性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可通過局部刺激或吸收引起呼吸道粘膜的直接損傷和廣泛的全身中毒反應。
發生火災時,應如何防範吸入性損傷呢?
大量地噴水,降低濃煙的溫度,抑制濃煙蔓延的速度。
用濕毛巾或布蒙住口鼻,減少煙氣的吸入,關閉或封住與著火房間相通的門窗,減少濃煙的進入。
從煙火中出逃。如煙不太濃,可俯下身子行走;如為濃煙,須鋪匐行走,在貼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氣層中,煙霧較為稀薄。高層建築的電梯間、樓梯、通氣孔道往往是火勢蔓延上升的地方,要迴避。煙火上行,人要下行。
發現傷員後迅速使傷員脫離火災現場,置於通風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碳粒,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條件者給予吸氧,判斷是否有窒息劑如一氧化碳、氰化氫中毒的可能性。如檢查發現臉或頭等部位受傷並燒去鼻孔毛時,應懷疑其呼吸道被燒傷。若看到鼻腔和口腔粘膜紅腫,聲音嘶啞,發出“沙—沙—”的呼吸聲,並訴說呼吸困難、痰多,特別痰中混有黑色煤灰時,則燒傷就涉及到呼吸道了。此時一定要立即送至醫院急救。途中要嚴密觀察,防止因窒息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