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煎中藥 煎煮中藥常見術語
養生之道網導讀:如何煎中藥,煎煮中藥常見術語。煎煮中藥很有講究,中藥煎煮的方法直接關係到中藥的藥效。那麼如何煎中藥?煎煮中藥常見術語,下面一起來詳細瞭解下。
如何煎中藥 煎煮中藥常見術語
1、文火、武火
慢火煎謂之文火,急火煎謂之武文。前人有急煎取其生而疏蕩,久煎取其熟而停留之說。一般煎藥先武後文,即開始用武火,煎沸後用文火。如《本草綱目》載先武後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
2、先煎
介殼類、礦石類藥物,因質堅而難煎出味,應打碎先煎,煮沸後約10~20分鐘,再下其他藥,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生牡蠣、石決明、龍骨等。泥沙多的藥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質輕量大的藥物如蘆根、茅根、竹茹等,亦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後用澄清液代水煎煮其他藥物。
3、後下
薄荷、砂仁、沉香、大黃等氣味芳香的藥物,借其揮發油起作用,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煎好時下,煎4~5分鐘即可,以防久煮使其有效成份散發而降低藥效。
4、包煎
為防止煎後藥液混濁及減少對咽、喉及胃腸道的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復花、蒲黃等,要用薄布將藥包好入鍋煮。
5、烊化
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化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蜂蜜、雞血籐等,用時應先單獨加溫溶化,再加入取渣的藥液中趁熱攪拌,使之充分溶解,以免同煎時粘鍋煮焦,且粘附他藥,減少藥物有效成分而影響療效。
6、另燉
有些貴重藥,如人參、羚羊角等,為了保護其有效成分不被損失,可將其切成小薄片,隔水燉2~3小時,取汁服用。
如何正確煎中藥
1、涼水浸泡
取回的中藥應該先放入乾淨的容器中那涼水浸泡,一般浸泡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這時候中藥吸掉了很多水分,但是水平面應該還要高於藥材。
2、開始煎熬
將浸泡好的中藥連同泡中藥的水一起倒入砂鍋內,如果有煎藥專用的鍋就更好了,小火煎熬,砂鍋最忌以開始就大火,因為受熱不均勻,很容易裂開的。
3、濾出藥渣
第一遍煎藥,煎開之後還要小火煎熬10-15分鐘,然後將煎好的藥水倒出來,藥渣留在砂鍋內。
4、繼續浸泡,煎熬
用涼開水或者溫水繼續浸泡剛剛煎過的藥渣,這次的水不要太多,剛剛沒過藥渣即可。然後小火煎熬至水開後5分鐘,第二次倒出,留藥渣在砂鍋。
5、第三次浸泡,濾渣
第三次浸泡,煎熬的方法與第二次相同,只不過這次倒出的藥液的顏色會明顯的減弱。第三次煎熬之後濾出的藥渣基本就沒有什麼藥性了,可是倒掉了。
6、混合藥液,分為兩份
將三次煎熬的藥液混合在一起,然後分為兩份,分早晚兩次服用,第二次喝的時候應該加熱一下。喝中藥有時候是需要忌口的,當然不同的中藥要求不一樣,在喝中藥之前不妨咨詢醫生,要遵醫囑,效果才會好。
以上就是一些常見的中藥煎煮專用術語,想要瞭解更多的中醫知識,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喝中藥】、【中藥】、【煎中藥】、【煎中藥的正確方法】、【怎樣煎中藥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