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用 可治癤子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外用 可治癤子

2018年04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1 ℃ 次

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癤子、癰、丹毒等皮膚外科感染性疾病大大減少了,不過到了夏季,還是有不少人被癤子這個看似小卻很麻煩的小折磨著。

人體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細菌存在,在蚊蟲叮咬、局部擦傷、有痱子、經常受到摩擦和刺激,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時,可能引起感染發生癤子。有的人還會同時出現多個癤子或者反覆發生在身體各處,斷斷續續持續數月,常令患者苦不堪言。

由於癤子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西醫多採用抗生素治療,局部的處理是在紅腫疼的時候多用溫和的具有防腐消炎作用的魚石脂軟膏,膿腫形成後切開排膿,換藥。一般需要3周以上時間才能完全好,非常痛苦不說,還可能因感染嚴重,出現全身不適、畏寒、發熱等症狀。

中醫把癤子的疾病過程分為腫瘍、膿瘍、潰瘍三個階段,治療主要用外敷的方式。在紅腫初起的時候用消炎膏、五行散等藥貼上,早期可以促使炎症消散;當遇到已經化膿的癤子,用火針或洞式切口排膿,並在傷口外用藥物覆蓋;然後再用去腐生肌的方式促進癒合,5-14天即可癒合。

與西醫“強調無菌,保護創面”不同,中醫更強調用藥來促進表皮細胞、肉芽組織的增生和分化,促進創面再生血管的形成。西醫認為傷口不能有膿,有膿說明有感染存在。但中藥換藥後創面肉芽生長旺盛時,其黃稠無味的膿液分泌隨之增多,這裡面含有各種抗體、補體、纖維素及殺菌物質,是局部消炎、組織重建的重要條件。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拔毒生肌”、“偎膿長肉”。因此中醫外科對乳腺炎、丹毒、糖尿、各種化膿潰爛等外科感染性疾病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預防癤子,應做到以下幾點

  1. 講究皮膚的清潔衛生,勤洗澡、理發、換內衣、剪指甲。
  2. 避免皮膚破損,特別要保護硬領、腰帶等皮膚易損區。
  3. 皮膚被蚊蟲叮咬後不可搔抓,否則細菌入侵最易生癤。
  4. 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如濕疹、痱子和足癬等。
  5. 洗澡時,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壞皮膚表層的弱酸性環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
  6. 飲食宜清淡,不要吃油膩和辛辣食品。
  7. 愛生癤子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內服六神丸、牛黃解毒丸等清熱消炎藥,以清除體內的“火毒”。
  8. 家裡要防暑降溫,注意室內通風,避免老人、孩子、胖人因出汗過多而生痱子。
  9. 有反覆發作的癤子的人,所用過的用品要清洗晾曬消毒。

標籤:【癤子】、【可治】、【外用】、【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