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肝源性胃病 | 養生知識網


 

A-A+

辨證論治肝源性胃病

2021年09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原有胃病患者,合併肝炎感染,可使胃部疾病加重;原無胃病毒性肝類患者可以合併胃及十二指腸黏膜變,這類病變稱為肝源性胃病。本病常見表現為胃脘部疼痛、泛酸、噯氣、噁心、嘔吐等。臨床觀察表明,肝源性胃病有增多趨勢,有報告對56例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發現胃及十指腸黏膜損傷率高達92.86%,其中淺表性胃炎34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1例,單純十二指腸炎4例,萎縮性胃炎2例,胃潰瘍1例。有人對15例肝病患者進行胃黏膜活檢,證實血清hbv陽性者的胃黏膜內有hbsag的存在,特別是大三陽者,胃黏膜中hbsag陽性率高達80%~100%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肝源性胃病的機理可能有下面三種因素:(1)由於肝炎病毒具有泛嗜性,存在於胃黏膜內,其形成免疫複合物在胃與十二指腸黏膜基底微血管沉積造成局部免疫反應;(2)因肝功能減退,對激素滅活減少,造成內分泌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均可使胃、十二指腸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易於感染,進一步損害胃黏膜屏障;(3)胃酸及膽汁返流,容易造成胃與十二指腸的炎性改變,出現一系列消化道症狀及病變。

祖國醫學認為,胃為水穀之海,宜通降不宜壅滯。感染肝病後,濕熱夾挾疫毒,郁蘊於肝,肝失疏洩,致肝胃不和,出現脘脅疼痛,嘈雜泛酸,噁心嘔吐等;土不榮木,木郁失達,致肝郁脾虛,出現納差、腹脹等;久病脾氣虛弱,血行郁滯,加之肝氣鬱結,邪熱內擾,營衛郁遏,致使血瘀,出現胃黏膜糜爛或潰瘍,痛有定處,脈絡受損可見嘔血或便血。臨床治療病毒性肝炎時,辨證用藥應顧及脾胃,只有脾運胃和,正氣恢復,免疫功能增強,肝病恢復就快。肝源性胃病可從下面幾點辨證論治:

一、肝胃濕熱型:多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症見口乾口苦,嘈雜泛酸,納差噁心,上腹脹滿,大便秘結或便溏,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治宜清肝和胃。方用自擬虎茵湯加減,藥用虎杖、茵陳、梔子、蒲公英、制半夏、茯苓、生大黃、甘草等。黃疸重者加郁金、赤芍;濕邪重者加白蔻仁、薏苡仁;泛酸者加黃連、吳茱萸、鍛瓦楞子。

二、肝胃不和型:多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及急性肝炎。症見胃脘、兩脅脹滿或疼痛,噯氣吞酸,納少,噁心嘔吐,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滑。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柴胡、香附、制半夏、陳皮、枳殼、白芍、茯苓、甘草等。脅痛明顯者加川楝子、沉香;呃逆者加代赭石、竹茹;食積嘈雜者,加炒谷芽、炒麥芽、萊菔子。

三、肝郁脾虛型:多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恢復期。症見兩脅脹悶,胃脘隱痛,納差乏力,食後脹悶,便溏或大便不爽,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弦。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選逍遙散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藥用黨參(腹脹氣悶者用太子參)、白朮、柴胡、茯苓、白芍、砂仁、陳皮、木香、甘草等。肢倦氣虛明顯者加黃芪、大棗;納差腹脹者加雞內金、炒谷芽、炒麥芽、檀香;大便溏薄者加薏苡仁、山藥。

四、氣滯血瘀型:多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症見兩脅及胃脘刺痛且有定處,面色晦暗,黑便或大便隱血陽性,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張,脈澀弦。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方選血府逐瘀湯加減,藥用柴胡、當歸、枳殼、赤芍、紅花、劉寄奴、甘草等。疼痛較重者加延胡索、五靈脂;心悸氣短者加黨參、黃芪、丹參;肝脾腫大者加鱉甲、王不留行;衄血或便者血加生大黃、白芨、三七粉。

標籤:【胃病】【性】、【肝源】、【論治】、【辨證】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