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降的太迅速警惕缺血性中風 | 養生知識網


 

A-A+

血壓降的太迅速警惕缺血性中風

2021年08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降血壓別著急,你知道為什麼嗎?血壓高了容易中風,可是血壓降的快了,就更容易中風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降壓太快中風的原因吧!

過度降壓也會中風

年近七旬的王師傅患高血壓20多年了,並伴有高脂血症和動脈硬化症等.長期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尚可。入冬後他經常感到頭暈乏力,行走、站立時症狀加重,臥床休息時消失。去診所一量血壓:165/103mmHg! 他趕緊找出兩片硝笨地平(心痛定)舌下含化,再加服復方降壓片、北京0號,想快速降血壓一半小日寸後,他的血壓降至 20/ 70mrnHg,他心滿意足。但隨後頭暈加重,心慌、乏力、出汗.且右側肢體無力、半身不遂,口齒不清……家人急叫120到醫院一查、被診斷為“缺血性中風”,王師傅不解:我只是把血壓降到了“正常”,怎麼會中風呢?

人們大都知道,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很少有人知道,對有些老年患者,血壓降至“正常”,也會導致中風。

為此專家告誡:因為老年人常伴有頸動脈高度狹窄或動脈硬化,平時大腦就供血不足。過度降壓.可致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導致王師傅這次發的直接原因就是“過度降壓”。

中風分為兩大類:一類由高血壓等引起的腦血管破裂出血 “出血性中風”,如腦出血;另一類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和低血壓等引起的血栓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如腦血栓、腦梗死等,高血壓老人,一方面血管彈性下降,脆性增加,易致腦出血;另一方面血管內壁沉積著類脂質和膽固醇,長此以往導致血管內壁粥樣硬化和斑塊。此時如服用降壓藥劑量過大,導致血壓驟降、血液只能供應到腦動脈的主幹和分支,兩支動脈之間的腦組織邊沿區域就會出現“缺血灶”;加上低血壓時腦部血液過緩,血黏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從而導致缺血性中風。

專家告誡:

1、高血壓者,特別是有併發症的老年人,降血壓必須平緩,不宜過度、過快降壓.以免“矯枉過正”,導致缺血性中風。特別是老年人的血壓波動性大,更要常測血壓,密切注意觀察:

2、由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均可引起頸動脈狹窄或動脈硬化、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故長期患有“三高”者應到醫院檢查如頸部彩色多普勒和腦血管造影等,以確診是否有上述疾病。如有一就不能將血壓降到“正常值”,而應當比正常值略高,建議不妨控制在140-150 /90-100 mmHg。

3、當高血壓者出現站立、行走時眩暈、心慌、肢體無力等輕度“腦缺血”症狀時,不要急於服用降壓藥,尤其禁止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否則會“雪上加霜”,易導致缺血性中風,此時人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因為含服硝苯地平片後.舌下吸收快,降壓作用強,常常號致血壓驟降,特別是對老年性動脈硬化或頸動脈狹窄病人是很危險的,極易誘發缺血性中風。

最後告誡患有高血壓、腎臟病的中老年人,如常口服利尿藥,稍有不慎也會導致缺血性中風。夫塞米、氫氯塞臻等利尿藥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水腫,直接作用於腎臟,促進電解質和水的排出。若使用劑量過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體內水分大量喪失,血液呈濃縮狀態,引起黏稠度增加、血流變慢,易形成血栓,導致腦血管栓塞,即缺血性中風。故中老年人應慎用此類藥物,原有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應禁用。

中風的中醫食療方

1、預防中風食療

(1)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餚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

(3)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它能擴張血管,具有降壓和促 進膽固醇排泄的作用。若中風並發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中風病人飯後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6)香蕉花飲:香蕉花5克,水煎代茶飲。可預防中風及腦血管意外。

(7)芹菜汁:芹菜適量。將芹菜洗淨去根,搗爛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7天為一療程 。清理內熱,降壓安眠。主治中風、高血壓,對血管硬化亦有較好療效。

(8)小米麻子粥:冬麻子、薄荷葉、荊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將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細;砂 鍋內放水先煮薄荷葉、荊芥穗,而後去渣取汁,再將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內,加水煮成粥即 可。每日1次,空腹食。滋養腎氣,潤腸,清虛熱。可輔治中風以及大腸滯澀。

“腦血管意外”的治療誤區

腦中風通常被稱作“腦血管意外”,這一概念並不十分科學,反映了人們認為腦中風是突然發生而難以預防的觀念。另一個常見觀念是認為,腦中風是年紀變老的自然結果,無法防治。

誤區一

腦中風發病突然,沒有先兆腦中風多為突然起病,但並不意味著沒有預兆。發生前會有短暫腦缺血發作(TIA),發生於完全性腦中風之前的數小時、數天、數周和數月,有如下表現:突然發生的單眼或雙眼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面部或單側或雙側肢體的麻木、無力或癱瘓,表達言語或理解言語困難,眩暈,失去平衡或不能解釋的摔倒,吞嚥困難,頭痛(通常突然發生且非常劇烈)或某種不能解釋的頭痛,上述症狀發作持續數分鐘。不幸的是,正是由於發作時間短暫,症狀很快消失,易被患者所忽略。TIA被稱為“小中風”,常預示著可能繼發而來的嚴重中風,是腦中風的警告,應被當作急症及時處理。神經科醫生更應重視對TIA的認識,防止發展為完全性腦中風。

誤區二

腦中風僅發生於老年人群大約33%的中風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下,近年來更趨於年輕化。

誤區三

只重視藥物治療,忽視預防過分強調藥物治療而忽視腦中風的綜合處理,尤其是忽視預防,十分有害。腦中風的一級預防是指:對健康者可勸其戒煙戒過量飲酒,加強精神保健,健康飲食;積極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對高危人群,尤其是患有心臟病、心房纖顫者,可口服抗凝劑或抗血小板聚集劑預防卒中。口服抗凝劑華發令用於房顫患者的一級預防,可使發生心源性腦栓塞的危險性下降2/3以上。二級預防是指:預防已患TIA,腦梗塞者的再發。不少患者及家屬嫌麻煩,不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而一味追求“特效藥”或每年輸液幾針見效,長期以來在腦中風患者中流傳著每到春秋就必須輸液“疏通血管”的說法,並無科學依據。

誤區四

腦中風是不可治的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目前有兩大主要途徑:一為血管途徑,即溶栓治療;另一為細胞途徑,減輕缺血神經元損傷的保護治療。大可不必又回到“悲觀論”盛行的過去。

誤區五

腦中風並非急症腦中風是與心臟病發作一樣,應被當作急症在卒中後幾小時內進行治療。“時間就是大腦”。

誤區六

腦中風發生後受累腦組織的所有腦細胞迅速死亡。研究表明:缺血性腦中風發生後,在梗死中心腦細胞可因嚴重缺血數分鐘內發生不可逆的死亡。而在梗死中心和正常腦組織之間,存在一個“缺血半暗帶(penumbra)”腦血流下降但腦細胞仍可維持能量代謝,無論是溶栓治療還是神經保護治療,其目的就是挽救缺血半暗帶。

誤區七

泛化腦中風某些特殊治療的適應症對溶栓治療至今存在爭議,有一些相反的報道,主要的併發症是合併出血,增加死亡率。美國rt-PA溶栓治療的時間為3小時,歐洲為3~6小時。並不是都適應於溶栓治療。

誤區八

忽視腦中風急性期的康復治療長期以來,我國綜合性大醫院對腦中風急性期的患者注重藥物治療,幾乎沒有真正開展康復治療,錯過了康復的最好時機。不少患者只保全了生命,卻遺留了嚴重殘疾,最後只能返回家庭,不能回歸社會。國外24~48小時後即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語言治療等。腦中風的防治絕不只限於單一的醫院治療,而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血壓降的太快了也是很危險的,所以小編提醒大家降壓不要太著急,要慢慢來。

 

 

 

標籤:【低血壓吃什麼】、【低血壓的人吃什麼好】、【低血壓吃什麼水果好】、【血壓低怎麼辦】、【血壓低的人吃什麼好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