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諸證內治8法 | 養生知識網


 

A-A+

傷科諸證內治8法

2019年06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跌打損傷初期瘀血新成,導致氣滯或瘀而化熱,瘀不去則新血難生,氣不行則瘀滯不消,臨床上在按傷科常規處理的同時及早配合內服藥常可縮短程,達到較好的效果。

通腑逐瘀法

肢體瘀腫疼痛或胸腰蓄瘀,大便秘結,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或滑,具有裡熱實證者。若胸傷蓄瘀者,用大成湯(當歸、紅花、枳殼、厚樸、蘇木、陳皮、大黃、芒硝)加減;脅傷者用復元活血湯加減;腹傷者以雞鳴散加減;腰及四肢傷用桃仁承氣湯加減。

行氣活血法

適於傷後氣滯血瘀癰腫,但無實熱裡證。多見瘀傷疼痛,脹悶不適,嘔惡少食,大便不暢。活血祛瘀選復元活血湯、桃紅四物湯加減;以行氣為主時,選柴胡疏肝散、金鈴子散等;若行氣活血,可選用膈下逐瘀湯等。

清熱涼血法

適用於跌打損傷,筋脈皮肉受損,血熱妄行、毒火內攻、熱毒蘊結者,常選犀角地黃湯、兩地湯、牛黃清心丸;熱毒熾盛選五味消毒飲、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等,若內傷化熱吐血,舌紅,選用清苔湯、小薊飲子、十灰散,高熱者合用白虎湯。

和營止痛法

適用於患部氣滯、瘀凝、腫痛未完全消退者,調和血脈為要,可用七厘散(《良方集腋》)、和營通氣散、和營止痛湯(《傷科補要》)、逍遙散等。

接骨續筋法

此時瘀腫已消,或骨位復正,瘀熱漸除,以鞏固接骨效果為主,用壯筋續骨丹(《傷科大成》)加減。

舒筋通絡法

用於傷後情穩定而瘀血留滯於皮肉、筋膜、關節者,常用方有麻桂溫經湯(《傷科補要》)、大活絡丹(《理傷續斷秘方》)、小活絡丹(《局方》)、舒筋活血湯(《傷科補要》)等。寒濕入絡,遇冷發作者,用大紅丸(《理傷續斷秘方》)。

損傷後期,正氣已虛,補益為要。

補益氣血法

“久病多虛”,據《內經》“損者益之”,宜滋養氣血,氣血旺盛則筋骨強健。常選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物湯等加減。

補益肝腎法

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已受損筋骨的恢復與肝腎精血充足與否密切相關,補益肝腎可以加快病體的康復。常選用壯筋續骨丹(《傷科大成》)、生血補髓湯(《傷科補要》)、虎潛丸等。腎陰偏虛用左歸丸加減,腎陽偏虛用右歸丸、腎氣丸加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法使用時,應辨證與辨病結合,綜合運用,並不拘泥於一方一法。(

標籤:【法】、【8】、【內治】、【諸證】、【傷科】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