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知道什麼叫胎教嗎?
目前,有些人對胎教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有的人甚至不相信胎教。但實驗證明,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信息刺激,可以促進胎兒各種感覺功能的重複發育,為出生後早期的感覺學習打下基礎,這樣看來,你還會認為胎教沒有科學依據嗎?
胎教,近年來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胎教的科學解釋也越來越確鑿。雖然沒有人能知道胎兒在子宮內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但是胎兒並不是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
通過B超可以觀察到,胎兒在5周時已經有了自發的運動;到12周時,胎兒已經能活動上下肢體所有的關節了;14周時,胎兒可以在子宮內做踏步、倒立的運動,像個體操運動員一樣。另外,胎兒在子宮內已經具有了聽覺能力、視覺能力、觸覺能力、味覺能力。而胎兒在子宮內所有的運動、感覺、聽覺、觸覺、視覺、味覺等能力都為胎教提供了醫學基礎。
美國著名的醫學專家托馬斯的研究結果表明:胎兒在6個月時,大腦細胞的數目已接近成年人,各種感覺器官已趨於完善,對母體內外的刺激能夠作一定的反映,這就給胎教的實施提供了更佳有力的科學依據。
胎教的準確含義
廣義胎教
廣義胎教也稱“間接胎教”,指為了促進胎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發育成長,同時確保孕婦能夠順利地渡過孕產期所採取的精神、飲食、環境、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沒有健康的母親,就將不會出生強壯的胎兒,所以孕婦保持生理和心理上的良好狀況對胎兒有很大的意義。
俠義胎教
狹義胎教也稱為“直接胎教”,是根據胎兒各感覺器官發育成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機能、軀體運動機能、感覺機能及神經系統機能的成熟。
換言之,狹義胎教就是在胎兒發育成長的各時間,科學地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教育,如光照、音樂、對話、拍打、扶摸等,使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以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達到提高人類素質的目的。
所以,胎教以是臨床優生學與環境優生學相結合的實際具體措施,它會影響到胎兒以後的身心和智力的發展,准爸爸准媽媽從現在期就應重視起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