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保健 吃飯的七大宜忌事項
養生之道網導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吃飯的時候老是喜歡做一些事情,比如說看電視、邊吃飯邊說話等等,那麼這些做法對嗎?我們如何健康飲食呢?吃飯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禁忌事項呢?接下來請看小編的解答吧,讓我一起學習一下飲食保健的正確方法吧。
吃飯7大宜忌事項
吃飯的質量和習慣直接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吃了幾十年的飯,可是您真的會吃嗎?
1.不吃湯泡飯
許多人喜歡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湯),或者乾脆直接將飯泡進湯裡,吃湯泡飯。而這種吃法很不科學,不利於身體健康。
因為經常吃湯泡飯或邊吃飯邊喝水(湯),吃進去的飯菜往往是囫圇吞棗,沒有經過口腔的咀嚼消化便到了胃裡,使胃的負擔增加了許多。同時,由於水(湯)還可沖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受到了影響,久而久之,則會引起消化不良,易患胃病。
另外,由於消化不充分,也會降低胃腸對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2不認識鹽的危險
誰在品嚐味道之前不拿鹽罐子撒點鹽?遺憾的是這一習慣在我們中間已經根深蒂固。 大多數人除了知道鹽可以用來烹飪和調味外,並不知道鈉就存在於許多食品中,因為它被用作防腐劑。 因此,最好食用不經過加工的天然食品或含鹽量低的食品。 冷盤、肉腸、罐頭、乾麵條和一些調味品等是含鹽量高的食品。食鹽過量會增加患病的危險。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出血和骨質疏鬆。
3.邊吃邊聊好
我國傳統習慣中,有“食不言”的說法,認為吃飯時說笑,會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近年來,海內外專家提出一個新觀點,邊吃邊聊好,因為氣氛和諧、心情舒暢有利於消化。人在進餐以後,要借助消化液的功能,才能有最好的消化吸收。無拘束地談話進餐,大家都高興,此時,胃部消化液分泌能達到最佳狀態。
4.不在看書、看電視時吃飯
每當複習考試來臨之際,常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學生一邊吃飯一邊看書學習,或剛吃完飯就抱上書本。
人體內血液的“分配”也是遵循“多勞多得”的原則,當看書學習時,大腦處於“勞動工作”階段,血液便會多分配一些至大腦,以保證大腦的“工作”。就餐時,為了使胃腸道能更好更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血液流經胃腸系統就相對其他時間多一些,直至飯後30至40分鐘,這就是許多“飯後犯困想睡覺”的原因。邊吃飯邊看書或者飯後立即看書學習,既學習不好,還可能由於看書學習使得胃腸道的供血不足,影響消化,長此以往而導致胃腸疾病。同理,飯後馬上看書學習也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5.不談不愉快的事情
目前,在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些家長會一邊吃飯一邊詢問孩子的學習考試情況,當孩子回答說考試成績不好時便會招來家長的一頓數落或指責。這樣一來,孩子的情緒立刻一落千丈,胃口大減,從而導致了飯量和胃液分泌減少,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6.不吃早飯損害身體
最常見的錯誤之一是不吃早飯。特別是兒童有時候不知道早飯的重要性。取消早餐,就有在其餘進餐時間吃得過飽和選擇高脂肪及高糖飲食的危險。 健康早餐應包含脫脂的牛奶、酸奶或乳酪(3歲以下兒童應吃不脫脂的乳製品)和糧食製品,也就是說,應有燕麥片粥、全麥麵包、水果或果汁。
7.不注意各種顏色的食物相結合
應使各種顏色搭配並變換花樣。 這些飲食應平衡提供各種營養,如抗氧化的維生素、葉酸(特別是深綠色蔬菜含有這種成分),礦物質、纖維和植物化學成分。 每日要吃5份蔬菜和水果,盡量減少烹飪時間,這有助於預防癌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
詳解不宜吃湯泡飯原因
吃飯的時候,尤其是吃米飯,如果能泡一點菜湯,不僅味道不錯,還省去了喝湯的環節。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其實這種做法是極不科學的。??
常吃湯泡飯對你的胃來說是沒有好處的,尤其對小孩和老人不利。大家都知道,口腔是人體的第一大消化器官,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首先要咀嚼食物,充分利用這一道消化工具將食物初步分解消化,因為堅硬的牙齒可以將大塊的食物切、磨成細小的粉末、顆粒狀,便於下嚥,也方便下一步繼續消化吸收。同時更重要的是在不斷咀嚼的過程中,口腔中的唾液腺才有唾液不斷分泌出來,咀嚼的時間長,唾液的分泌就多。唾液能把食物濕潤,其中有許多消化酶,有幫助消化吸收及解毒等功能,食物在口腔中較好地得到初步消化和分解,胃的消化吸收工作就減輕了負擔,對腸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湯泡飯是湯和飯混在一起的,由於包含水分較多,飯會比較鬆軟,很容易吞嚥,人們因此咀嚼時間減少,食物還沒經咀嚼爛就連同湯一起快速吞嚥下去,這不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頭上的味覺神經沒有刺激,胃和胰臟產生的消化液不多,這就加重了胃的消化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病的發作。
就小孩來說,由於湯泡飯會有大量的湯液進入胃部,會稀釋胃酸,影響消化吸收。其次,小孩的吞嚥功能不是很強,如果長期吃湯泡飯,由於吞嚥速度過快,還容易使湯汁米粒嗆入氣管,造成危險。再者,吃飯本要細嚼慢咽才能食出滋味和營養,長期的湯泡飯會使小孩養成囫圇吞棗的壞習慣,不利於健康。
對老人而言,身體的各項機能遠遠不如年輕人好,消化吸收功能也同樣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弱,長期吃湯泡飯會比年輕人更容易得胃腸道疾病。但是為使食物能順利地吞嚥下去,老年朋友可以在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給消化道增加一點“潤滑劑”,以防止乾硬的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當然也可以將米飯適當地煮得鬆軟一點。
知道了湯泡飯對人體的傷害,以後就要多注意一些,別害了自己!
溫馨小貼士:
常言道:“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的必經之路。在吃飯前先喝幾口湯,就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另外,在吃飯中途不時地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
吃飯要細嚼慢咽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新疆調查食管癌的病因時,發現快食和熱食是當地的飲食習慣,日後在太行山區和廣東的潮汕地區也有類似現象,於是在當地宣傳細嚼慢咽。如今在快節奏的社會中,為了健康保健,在飲食上學點蝸牛的“緩慢哲學”仍是有益的。
祖國醫學對細嚼慢咽的養生作用也有不少論述,如《千金要方》:“食當熟嚼”,《養生庸言》:“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嚥下。”《千金翼方》主張“食無大言”,讓吃飯時專心細嚼,以利消化。中醫學有“脾開竅於口”的說法,提示口腔內食物的充分消化對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這與現代醫學的觀點也是十分一致。年邁之人,牙齒磨損、味覺減退、消化液分泌減少,為彌補消化功能退化的現象,老年人更需要慢吃慢喝,細嚼慢咽,切不可“囫圇吞棗”。
緩慢咀嚼,耐心品味,對防癌健身也有好處,對此叩齒,可使唾液分泌增加,中醫稱為“金津玉液”,有益長壽。慢吃可使食物溫度下降,不會燙壞食道和口腔黏膜,防止因反覆灼傷、增生而惡變。口腔的運動受大腦指揮,反過來又有信號不斷刺激大腦,增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咀嚼運動使面部和口腔、咽部諸多肌肉鍛煉,有利於美容。肝硬化的患者容易合併食道靜脈曲張,如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容易劃破血管,引起大出血。對於食道放療的患者,食道和胃腸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必須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大家今後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謹記那些主意事項,細嚼慢咽,這樣才能真正的吃出健康的身體,享受食物給我們帶來的營養哦。
標籤:【飲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