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講究三因歸一治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生講究三因歸一治

2022年08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養生有原則,這裡我們給你介紹的只是其中的原則之三:分別三因歸一治。那麼為什麼要說中醫養生講究原則的呢?下面,跟著我們的步伐去看看中醫專家是如何為你解說的吧!

醫事之要,無出三因

要談中醫養生的原則,我們還要瞭解導致我們生病的原因,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得病疾病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內因,還有外因。

古人把我們得病的原因分為“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三類,也就是三類病因的總稱,這在南宋著名的“永嘉醫派”的創始人陳無擇所著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就作了很詳細的論述。

陳無擇根據自己積累的臨床經驗,繼承了《黃帝內經》與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的三因說並作了進一步發揚。他認為:“醫事之要,無出三因。”

他將複雜的疾病按病源分為外因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內因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不內外因,也就是饑飽、勞倦、跌仆、壓溺及蟲獸利器所傷等原因(現代中醫也歸之為其他病因)。

這些都是致病條件結合發病途徑的分類方法。實際上內因主要是指人的正氣的盛衰情況,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它包括了體質、精神狀態和抗病能力等。正氣的相對不足,是發病的根據。至於氣候變化、疫戾病邪、外傷、蟲獸傷、精神刺激、過勞和飲食不節等,都是外來的致病因素,是疾病發生的條件。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我們發現蚊蟲叮咬也可以傳播一些疾病,比如腦炎、乙腦等,甚至還包括一些病毒性的傳染病。因此,如果疾病是通過這三個方面產生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三個方面格外注意,做到未病先防。

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中指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這一理論與《黃帝內經》裡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觀點一脈相承,均強調了疾病是可以預防的。

張仲景還提出:“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屋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遭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

在書中,張仲景指出了攝生養慎對未病前預防疾病有積極意義,並介紹了具體的預防措施。提示人體若能內養正氣,外慎風寒,與自然界四時氣候相適應,就可以抵禦外邪侵襲,避免疾病發生,這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所在。

那麼,要怎麼做呢?首先在情志上要做到一個平和,飲食上要做到一個合理,中醫裡叫謹和五味,也就是說合理的飲食結構,良好平衡的心態,再加上平時小心注意防止這些由於蟲獸、利器、碰撞所造成的意外傷害,那麼,我們自然就不會生病或者少生病,這也是養生需要遵循的一個原則。

養生不能離開中醫的指導

我認為養生的方法絕對不能離開中醫的指導思想,因為養生和保健與健身在概念上有著本質區別。養生的概念要寬泛得多,它是一個整體的而不是一個局部的範疇。

中醫是把人體分成很多系統,比如說五臟系統、六腑系統、經絡系統等。

中醫在給人進行診治的過程中,主要根據“望、聞、問、切”這四大原則。

當然了,在現代社會,中醫也會參考現代醫學的一些量化數據來作為輔助,然後再根據“望、聞、問、切”得出一個綜合的判斷。

實際上中醫給人看病,是在給你號脈,是在給你望診,再問你的病史,然後進行一個綜合判斷。

而不是像西醫一樣,又要化驗,又要拍片子,又要照X光,等等,中醫靠“望、聞、問、切”就完成了整個診斷過程。

通過診斷過程,中醫來綜合判斷你是屬於什麼樣體質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就要“排兵佈陣”了。

什麼叫“排兵佈陣”呢?就是把藥都看成是他的兵,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使這些藥在身體裡發生氣化作用,彌補身體的不足,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現代醫學與中醫學在養生、治病上,各自有各自的優勢,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效果。比如說,現代醫學找到了一個局部的病灶,我們就可以找到治療它的方法,從而使身體恢復健康的狀態。

那麼中醫呢?它不是這樣,它是通過你表現在外的症狀,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種相,所以有人曾戲言說中醫看病如看相,因為這些症狀它是“呈於內而形於外”的,它一定會表現出來。

中醫是通過這些外在症狀的表現,來找到陰陽失衡的原因所在,然後通過一個整體上的調整,使你體內的陰陽失衡的狀態趨於平衡,達到健康的目的。

為什麼說趨於平衡呢?《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這裡指的是重病,同樣道理也適用於其他情況,詳細的會在後面“過猶不及”中介紹。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名醫們早已有了一整套對待疾病的完整方法。

中醫說 有病要早治

《金匱要略》中提出:“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

這告訴我們若一時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須及早治療,防微杜漸,以防病邪深入於內,滅病邪於萌芽之時。

應該在經絡開始受邪尚未深入臟腑之時,及早治療;四肢剛剛感覺不適,即用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方法,使機體氣血暢行,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中醫告誡人們在疾病初發,邪位於淺表的時候,要善於抓住疾病的典型病症,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已成之病,以免貽誤病情,防止疾病由淺入深,由輕至重。強調早治已成之病,不但容易治癒,而且可以避免變化之端。

已病防傳

中醫同樣十分重視預防疾病的傳變,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有預見地認為:“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在這裡,張仲景依據臟腑病症的傳變規律,以治肝實脾為例,系統闡述了這一傳變規律,提出了治肝補脾,防止傳變的原則。指出在治療疾病時,應注意照顧未病的臟腑,防止疾病的傳變途徑,防其蔓延為患,使疾病向痊癒方面轉化。

同時,張仲景還提出對已盛之病,要採取積極的救治措施,防止病情的逆變,阻止病勢的發展。疾病初癒,要補養正氣,注意調攝,促進康復,防止原病復發或變生它病。

病盛防危

對已盛之病,應採取積極救治措施,防其逆變。

正如《傷寒論》中所說:“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指出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若能防患於未然,在關鍵時刻及時救治,多可轉危為安,阻止病勢的發展,使危重病人得到救治。

新愈防復

中醫對新愈病的調攝同樣非常重視,認為病復有食復、勞復、復感之分,《傷寒論》中提出:“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疾病初癒,人體陰陽平衡還沒有完全回復,機體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此時不注意調攝,不但會使病情重發,甚者可能危及生命。

這些治病養生的原則,我們的先輩說得非常好,就是你不要等從量變到質變了才去治療。

我認為當你的症狀出現了以後,這些症狀是在告訴你一個信號——你的體內在哪兒可能出問題了,但這個問題也許還沒有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我們應該趕快調理

防患於未然,不要讓小病積累成大病,就一定會獲得一個滿意的效果。比如說,不要等肌瘤已經形成了再去治療它,那時就晚了。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原來中醫養生的原則也是建立在防病治病的基礎上的。有病就要早早的去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使得病情擴張這就不好了哦!

 

 

 

 

標籤:【中醫養生】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