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解讀正確的刮痧方法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養生解讀正確的刮痧方法

2020年05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中醫養生導讀:刮痧是我國中醫一種古老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僅能夠疏通經絡,還能活血化瘀,對於一些循環不好的人很有益處,但是刮痧也需要依據不同人不同體質來運作。

刮痧注意事項

一、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

治療刮痧時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洩,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洩的毛孔直接人裡,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二、治療刮痧後飲熱水一杯

治療刮痧使汁孔汗洩,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後飲熱水一杯,個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

三、刮痧後洗浴的時間

治療刮痧後,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乾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洩,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四、不同種類的皮膚刮拭方法

皮膚患者,皮損處乾燥、無炎症、滲液、潰爛者(如神經性皮炎、白癜風、牛皮癬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損處刮拭,皮膚及皮下無痛性的良性結節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損處有化膿性炎症、滲液潰爛的,以及急性炎症紅、腫、熱、痛者(如濕疹、皰疹、疔、癤、癰、瘡等病症),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損處周圍刮拭。

五、糖尿病及下肢靜脈曲張者刮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減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瀉刮法。下肢靜脈曲張局部及下肢浮腫者,宜用補刮法或平刮法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進血液循環

刮痧的方法

1.頭部:頭部有頭髮覆蓋,須在頭髮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塗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後或從上向下刮拭。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髮際向後下方刮至後髮際處。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髮際處或從前額髮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後頭部:後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後頸部髮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頭部也可採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後或從後向前刮拭。頂枕帶及枕下旁帶從上向下刮拭。頂頸前斜帶或頂顳後斜帶及頂後斜帶從上向下刮拭。額中帶、額旁帶治療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區的刮拭採用厲刮法。

 

2.面部: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採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

4.胸部: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後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5.腰部: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個邊緣或3分之1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內臟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患者,應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關節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養生之道網小編提醒:不是所有人的體質都能刮出痧,所以刮痧不用強求。

標籤:【中醫養生】【解讀】、【正確】、【刮痧】【方法】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